APP下载

高职中药专业考试教学改革模式探讨

2018-01-29雷蒙蒙

考试周刊 2017年59期
关键词:提高教学质量

摘 要:目的:对高职院校中药专业考试教学改革模式进行探讨。方法:通过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教学研究、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对目前的中药专业考试方式进行改革。结果:分析并总结出一系列考试教学改革模式。结论:中药专业的专业课程以考试形式为主要考核方式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高职院校中药专业;考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中药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文化修养,适应现代化中药生产、销售一线岗位需要,掌握中药生产、经营、鉴定、调剂、管理所必需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基本理论知识,面向医药生产企业、药品零售企业、中药房、医药公司等企业,从事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质量管理,中药材种植、炮制、鉴定、经营和管理,以及中药的制剂、调剂、生产、质量控制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一、 中药专业的课程考核主要有两种形式

分别是考试和考查,根据职业素养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的情况不同而灵活运用闭卷、开卷、多项综合考试等考核方式。以教研室为中心,参透课程教学内容为基础,摆脱传统指定教材的固有模式,由各门课程任课教师出题,教研室主任组卷,由二级学院教学负责人组织教学质量管理人员充分讨论并审定后,报教务处审批。鉴于目前大多数以考查作为考核方式的专业课无法引起学生的重视,使考查这种方式流于形式,无法达到真正的考核目的,最终浪费学时和教学资源。为了真正提高高职中药专业学生的实际水平,除职业素养课外,所有专业课都必须采取考试形式进行考核,考试时间仍控制在120分钟之内。同时,为了完成每学期所有课程的考试,在各学期末安排两周时间专门用于各专业课考试。必须注意的是,考试方法和考试范围、内容等要在该课程开课前告知学生。课程的最后成绩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其中,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提问、课堂笔记、作业、实践操作、出勤率等方面,原则上不超过总成绩的40%。职业素养课以思想政治课、体育课、英语、语文等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思想素养、职业文化为主要目的的基础课,其考核多以考查评定为主,可采用百分制,亦可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分级评分。

二、 考试方法差异化设置

为了提高高职中药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巩固各专业基础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并为学生进入专业核心课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可对中药专业学生在专业基础课学习结束后,组织实施专业基础课理论综合考试,并纳入学生毕业条件之一。考试可根据国家执业中药师资格考试大纲的考试范围命题,涉及的专业基础课包括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学基础、中药化学、人體解剖学、药用植物学等课程知识,考试总分为120分,其中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学基础各占30分,中药化学、人体解剖学、药用植物学各占10分,题型均为选择题,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进行考试,可作为检验中药专业学生基础学习阶段水平的评判依据。

三、 专业核心课考试模式教学改革

专业核心课是展示中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水平的关键课程。该类课程的考核内容应多样化,包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实践知识、专业技能水平测试等方面。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考试可根据国家执业中药师资格考试大纲的考试范围命题,涉及的专业核心课包括中药鉴定技术、中药炮制技术、中药药剂学、中药调剂技术、药事管理与法规等课程知识,每门课可单独考试,总分为120分,题型均为选择题,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进行考试,可以对中药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基础理论知识进行较好的检验。专业实践知识的考核,是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补充,以实践操作为主,由课程负责人或教研室主任组织专业课教师制定实践操作考试范围考试内容,随机抽考1-2项,考试时间根据考核内容确定,总分100分,现场打分,60分及以上视为合格,并计入各课程最后总成绩。专业技能水平测试以中药学、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药剂、中药调剂五门课程为主,包含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进行综合实践操作考试,由各课程负责人经过充分的讨论后,制定一套全面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考试内容,报二级学院和教务处备案审批后,在毕业实习前完成专业技能水平测试,总分100分,60分及以上视为合格,如按照所抽取题号的处方调配中药饮片,并写出所有中药饮片的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等;或按照所抽取题号的一组中药进行辨认,写出对应的中药正名并分别进行合理炮制。

四、 考试管理改革

为了规范考试管理制度和学生成绩评定过程,须制定各项严格的管理文件,对考试组织、考试环节、阅卷评分、试卷分析、成绩登记、考试规则、监考职责、试题库等均须做出详细的规定。所有考试统一由教务处组织实施,统一安排。试卷分析和成绩册等必须由各二级学院留存至至少学生毕业后一年,学习成绩由教务处归档永久保存。

五、 目前存在的问题

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教师课堂反馈、专家座谈中,不难发现一些问题。例如,教务处对课时的规定,使得一些课程课时的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了其他专业课课时;有的课程对实训室建设的要求非常高,对于正在追赶超越的高职院校难度较大,在实践操作方面无法达到要求;有的企业希望实习生来企业后会直接使用各种制药设备,有的企业希望实习生来企业后会熟练地认出中药并快速准确地调配处方、审方,有的企业希望实习生来企业后会熟练操作各种检验检测仪器,这些企业都给我们提出培养专业方向特长生的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孙敏,李晓南,范俭雄,等.医学课程考试方法改革实践与思考[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2]于虹,张艳军,胡淑敏.关于深化中药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2,21(1):23.

[3]林泽燕,林美珍,巫庆珍.高职高专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3):88-89.

[4]储晓琴,桂双英,尹登科等.中药药剂学的教学改革探索[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2,12(5):398-399.

作者简介:

雷蒙蒙,陕西省渭南市渭南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打造阳光体育,让高中体育教与学相得益彰
体验式教学之初探
浅谈如何提升现代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技能大赛对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探讨
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提高实习带教质量
抓好化学课改 提高教学效率
合理利用教学方法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思考
新课程下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