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一样的评课

2018-01-29赵长河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王老师重难点单调

赵长河

观课、评课是常见的教研活动,但是在日常观课、评课中,一些老师碍于情面,不愿意直接指出问题,大大削弱了评课的作用。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看到了不一样的评课。

骈老师上的是高三一轮复习课“函数的单调性”,教学目标是“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会用二次求导求函数的单调区间”。评课开始,就点将数学同行王敏老师进行点评。我注意到的细节是,因为是“同行同入校”的因素,王老师的评课少了客套的话语,主要是商榷和讨論。评课过程中,还时时夹杂着王老师、骈老师的对话,针对疑难问题和关键问题,王老师质询,骈老师回答。经过多个回合的讨论,他们最终达成了共识,骈老师采纳了王老师的建议。

因此,我想到了,以后的观课、评课,能否少一些客套的话语,多一些开诚布公的表达,例如“这个环节如果是我来处理,我想这样做,理由如下……”这样的观课、评课,绝不是否定上课老师,恰恰体现了一种严谨负责的教研态度。甚至,这样的教研态度和行为,可以上升到一个学校的文化层面。

在温故知新环节,骈老师提问并带领学生回顾了“求一个函数的单调区间的一般步骤”。观课后,有老师作出下列提问:

1.在3道题的解答过程中,这5个步骤似乎没有按步强调。有没有强调的必要?

2.这5个步骤中哪一步是重难点?老师又是如何突出的?后来在说课中,我们知道第三步是重难点。学生到了这一步,常常不知道如何往下继续进行。

3.这个“一般步骤”,与数学建模有什么关系?如有生活中相关联的数学问题,有无上升到建模的可能?

4.“一般步骤”体现的常规方法与特殊方法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处理?

5.不同题型应如何灵活运用“常规方法”与“特殊方法”?选择题适合“特殊方法”吗?

这样的提问,可以促进上课老师和听课老师的研究意识,从而提升研课的实效性,增加教师的实际获得。

这样的提问也应该成为一种评课的“新常态”。希望用这样的“新常态”,取代每次停留于一般课堂环节评论的“旧常态”。即使教师这样的“新常态”的提问,因为专业的隔离而没有进入到专业层面甚至有“误读”的缺憾,但因为有了授课老师的专业解答,总能取得融通理解的听评课效果。

编辑 _ 于萍endprint

猜你喜欢

王老师重难点单调
奇妙的旅行
数列的单调性
有趣的动物
数列的单调性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
旋转摆的周期单调性
我们班有多少人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