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母知“因果”孩子明“事理”

2018-01-29□洪

家长 2018年11期
关键词:导师学会考试

□洪 明

教育是让人明理,但生活中有的孩子不太讲理,这与父母直接相关。不讲理孩子的父母有两类:一是自己不讲理,二是有理却讲不好。其实,讲好理的关键是分析因果关系,因为任何事物或现象都不会孤立存在于世界,都有引起它的事物或现象,学会分析因果关系是一个人理性思维能力的核心。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将为许多错误埋下隐患。从孩子学习认识事物开始,父母就要引导孩子认识因果,明白事理。

不纠结“果”,而要改变“因”

从小我就注意培养女儿从多方面分析问题,尤其是遇到问题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因此,她的思维方式总体比同龄孩子要理性些。但孩子的思维毕竟还不太稳定,有时候难免出问题,尤其是对学习的认识。

女儿的学习一直很顺利,基本上位于班级的第一梯队,这是我所期望的。但这种情况到了初中以后慢慢地发生了变化。

初中之后不久的一次考试,女儿的成绩排在班里第9名。女儿顿感有些紧张,主动表态:这次成绩不够理想,有下滑趋势,今后一定要更加努力。哪知道接下来的考试不但没有进步,还倒退到了第15名,大大出乎我们的预料。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初中后许多孩子加大了课外补习的力度。女儿还是停留在小学阶段的学习状况,哪能跟得上大家的步伐呢?女儿伤心起来,但我很理性地对她说:“你要为这个结果而感到高兴!”

“为什么这么说?您怎么这么狠心!”女儿一听便恼了。

“你说考试像不像人的体检?”我先没有接招。

“差不多吧!”女儿谨慎地说。

“体检之后是知道真相好还是假象好?”我开始设置“圈套”了。

“当然是知道真相好,这还用说?”

“好的,考试就像体检,目的是告诉你真实的学习状况;如果你的学习已经下降,这时考试如果没有告诉你真相,仍然告诉你很好,这不是在害你吗?这不就如同一个人得了病,但体检告诉他身体很好,这不是一样的道理吗?所以,你要感谢这两次‘体检’告诉你学习的实情。”我的说理全面推出。

“可是我无法接受这个成绩,太丢面子了。”

“我知道考试的结果对你很重要。但你不要纠结于这个‘果’,它仅仅是你平时学习情况的表现,要想改变它,关键在于分析导致这个‘果’的‘因’是什么,再寻找解决办法。”

“可是我还是这么努力的呀!”

“你要知道,初中的学习已经不同于小学了,不能以原来的努力程度对待学习。就如同一个人开车,从小区出来很慢,到了主干道就不能这么慢了。如果到了高速公路还这么慢,那怎么可以呀?当然,搞好学习不仅要更加努力,还有很重要的是方法,你需要寻找更有效的方法对待这么多学科。”

“我知道了。”大致明白之后的女儿断然止住了这个话题。

同样的“因”,可以用不同的眼光看它

一天下午,一阵急促的门铃声响起,赶紧开门一看,女儿满头大汗地站在门口,一进门便气愤地说:“今天真是太倒霉了!”

“怎么个倒霉法?”我赶紧帮她卸下沉重的书包,关切地问。

“刚刚两个电梯都坏了,我是爬上15楼的!”女儿说着,一头倒在沙发上,“先不说这个,说说最倒霉的事情,上午我的导师(她们学校没有班主任,只有导师)升官了,接替她的是我们都很讨厌的那个新老师,真够倒霉的!”

这个老师曾经是他们那个地方的市高考状元,但教起书来很不用心,老是抱怨孩子们笨,结果导致师生关系很紧张。但我不能这样解释,还是得耐心地开导孩子:“你没听说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吗?年轻老师有年轻老师的好处,未必处处不如年纪大的老师。学生也要学会发现老师的闪光点,学会适应老师。”

“但他很特别,不仅书教不好,还老是抱怨社会不公平,我们真没有找到他的什么优点。哦,听同学说学校本来是想把他赶走的,不知道为什么还没走。”

“说话别那么难听,什么赶走。既然没走,就是你们的老师。人家是北大毕业的,能差吗?况且……”

“可别说北大的,能教好书才是‘硬道理'”,不知道女儿从哪学来的新词,“如果我一个人说他不行倒也罢了,你可以去问问,同学几乎没有一个说他好的。”

“能教好书需要过程,也要双方配合,要给他时间。他确实有不少毛病,但我觉得他也在改变自己,比如上周就给每个家长发了短信,征求意见,改进教学,这不就是进步吗?学校之所以没有让他离开,还是有所考虑的。另外,一定要改变认识一个人的方法,方法改变了,这个人也就变了。”我慢慢开导着孩子。

“反正我们上课都听课,但就是懒得问他问题。不过他解题确实很快,什么题目到他手里很快就解决了,他就是说不出来。”女儿开始寻找老师的优点。

“老师没有耐心,爱抱怨社会,爱说你们‘笨’,爱吹牛,这确实是事实,也是你们不爱他的‘因’。但你们越是不爱他,越是加剧这个‘因’。他固然需要改变,你们也需要啊。同样的‘因’,有时候改变一下认识的方式,就会发生变化。”

“怎么改变呢?”

“首先要设身处地地为他想想,要有同情心。自认为是个名牌大学博士,应该有更大的舞台,但事与愿违,所以有点儿抱怨社会;自认为博士教中学还不是小菜一碟?但事与愿违。他现在内心也很焦虑,想改变自己,但一时没有找到好办法。他现在成为你们导师了,想改变自己,需要你们认可他,积极配合他。”女儿虽然年纪小,但基本道理她还是能够大致明白的。

“学校给我们换一个不就得了吗,为什么牺牲我们这么多人。”这个阶段的孩子考虑问题喜欢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表现为很自私,要给他们时间。

“换一个当然可以,但是对于老师来说将会留下一生的伤口。这个社会不是只为你们存在的,你们要学会理解和适应。同样的‘因’,有的人往好处想,有的人往坏处想,这就是你‘心情’决定的。”我又补充一些。

“好吧,我可以同意你的意见了,看来我还是需要对导师‘多往好处想想’。”在我的耐心开导下,女儿的认知彻底发生了改变。

猜你喜欢

导师学会考试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V eraW an g
学会分享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爱情导师
36位导师的创业建议
学会分享
准备考试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