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育人:价值寻绎与实践铺陈
——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

2018-01-29/张

江苏教育 2018年39期
关键词:管理者育人班级

/张 烨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下称《指南》)围绕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条主线,明确提出了中小学开展德育工作应遵循的四条原则,着重细化了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目标、实施内容及实施途径,为中小学德育工作者未来一段时间有序、有效开展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本文试图围绕《指南》中强调的管理育人的实施路径和基本要求,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映现的管理思想,展开班级管理育人基本思想和实施路径的阐述。

一、有规则的自由:班级教育管理的价值原点

从现有的学校教育组织形式来看,班级仍然是目前我国中小学进行知识传授、开展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班级管理是班级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激励和创新等职能的实施来分配、协调班级资源,从而实现班级预定目标的行动过程。班级管理的核心指向是要求管理者在充分发挥制度管束作用的基础上,有效挖掘管理本身的育人功能,高度重视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性,为学生搭建成为合格公民而开展社会化和个性化实践的平台,这就需要如《指南》中所倡导的:制定班级民主管理制度,形成学生自我教育、民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但就目前的班级管理活动来看,班集体中诸多管理行为的实施基本上还是由班主任所把持,师生间交流后产生的彼此能接受的管理机制和运作范式还只是流于表面的应付,社会本位、教师本位等意识形态造就的角色差异决定了管理规定的内容和形式都由教师控制。这种超强的组织管理束缚了学生自由权利的发挥。20世纪以来,在世界范围内虽然有很多专家尝试改革以“管”代“理”的传统班级授课制模式,如美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使用的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和设计教学法;我国20世纪60年代进行的个别化、集体化教学、活动课时制等新教育组织形式的实验。但由于传统教育组织形式的高效、快速、经济、规模培养人才的优势,使得教育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无法找到更合适的方法取代班级授课制。在实践中,管理规限是教育组织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教育活动避免干扰、控制学生的问题行为、集中组织学生开展高效活动所起的作用毋庸置疑。刘云杉博士在其博士论文《我是一位受教育者》中,从多个角度对制度化结构中的班级管理文化对学生产生的桎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前台”文化视野中的“角色逼近”提升了教师在班级中的强势地位,弱化了作为学生个体现实生活的生活原型;情感管理造成了班级管理中学生意义世界的缺失;班级管理者通过对学生身体的钳制来达到对学生精神的教化等,这些观点以点带面,用教育哲学的逻辑分析方法揭示了当前班级管理无论是在意识形态层面、教育组织层面,还是在师生关系层面上暴露出来的以权威代替意识、以控制代替思考的管理倾向。

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家哈耶克认为:学校应该像一座美丽的花园,学校的教师应该像真正意义上的园丁,让花园里的每一朵花都有它自由生长的空间是园丁应尽的责任,如果园丁老是用限制性的方法束缚花朵生长的话,那这样的花朵永远也不会长得花繁叶茂;而学校的教师如果也是一味地用规范性的手段强制、束缚学生的话,那学生的成长也永远不可能达到他本身潜能能够发挥的高度。《指南》也指出:要积极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贯穿于学校管理制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因此,无论是从应然理论层面还是实然操作层面上讲,班级都应该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人文精神的场所,学校教育也应该是回归、体现生活原型的一种“在场对话”,班级管理更应该是使人的理性能够从容、和谐、自觉展现、调动的实践活动。一线教师、学校领导甚至教育主管部门都应以一种人性化的眼光来观照学校、班级管理行为的推进,让学生在“非替代性”实践中,改善班级管理的生态环境,创设和谐、民主的班级文化场,使其能刚柔并济,在尊重、理解人的前提下来正确指引个人前进的方向,进而感受“人文阳光”的关怀而健康成长。从这个角度看,班级管理又是教师和学生通过协商来调整班内的各种人际关系,建立师生间的伦理契约,并以此来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主体意识,有效地实现预定教育目标、提升学生生活质量的过程。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和维护教育活动的内部组织,解决内部发生的问题和缓解外部施加的压力,形成学生能力的稳定性,建构合理的师生关系,促使教育结构能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下保持平衡发展的状态。

二、有温度的省思:班级教育管理的实践远点

班级管理自身具有调适功能,它能在工作机制的运行过程中通过结果与目标的对照、自身与他人的比较、自我反思等路径来调整管理的方式、策略,这种方式、策略既指向班级管理中的每个对象,也指向班级群体及班级管理者自身,只有当作为客体存在的班级个体或群体的发展状态反馈于班级管理主体时,班级管理者才会运用有效的预警机制来审视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策略的合理性,并在即时反思的基础上运用符合育人逻辑的范式来查明原因,纠正偏差,明确班级各个岗位教师的育人责任,规范学生的言行,进而提高班级管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自觉性。

1.为教以德:教育管理理念的时代改良。

作为培养人的教育管理首先应该是一种伦理行为。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关系的行为规范,既是人际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社群组织发展的未来走向,其中教育管理者本身所具有的道德指向则是这种人伦关系发展的底色和基调。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在《论语·为政》中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管理者要想取得“众星拱之”的效果,就要从自己做起,即要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有机统一。因而,作为执行教育政策和推进教育行为而出现的班级管理工作者仅有制度所赋予的权力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要提高班级管理者个人在学生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是建立个人权威的关键所在,这恰如《指南》中所要求的“培育、宣传师德标兵、教学骨干和优秀班主任、德育工作者等先进典型,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教师”。只有班级管理者具备了优秀教师所拥有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怀、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后,才能用自带光芒的软实力和自然性影响力照亮学生前行的方向。

另外,班级管理者在管理学生过程中当施以仁政,要努力将“仁政”作为治理班级的基本准则,积极采用仁爱之心及道德教化的手段去感化学生,通过柔性的道德和刚性的规范相结合的方式来推进教育管理,把道德和规则作为规范和维系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调控手段。在具体的实践中,班级管理者要“以人为本”——把人当作人,要始终关心学生学习、生活的现状,用道德柔性的感化力量触动学生的内心,使其能心悦诚服地接受管理,继而形成自我教育、民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并形成一个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协调的伦理秩序的班级场景,同时,也能让班级管理本身所具有的育人功能水到渠成地得以展示和落实。

因而,班级管理人员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遵从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寻绎班级管理的出发点、触动点和生长点,“鼓励师生在轻松、平等的氛围里团结协作,共谋发展;通过深刻的体验,在自由和无压制的状态中展现自己天性中最率真的一面”[1],进而达至全面了解学生,加强班集体管理,强化集体教育,建设良好班风的管理境界。

2.唯才是用:教育管理策略的实践孵化。

人力资本作为教育管理最重要的资源,在各个层级的管理行为中都应受到高度重视。承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先哲们早就强调:人是万事之本,做事要得人,找到了合适的人,困难的事情也可以办成,找不到合适的人,容易的事也办不成。孔子有“为政在人”,“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的论述,因此,班级管理者开展集体建设的关键在于用好人,即举贤才。贤才的标准有三个:一是要‘学而优’,学识出众;二是善于通达权变,在内政外交方面能独立行事;三是不求全责备[2]。而在实际用人过程中,班级管理者不能简单敷衍、马虎了事,要从组织发展的愿景和实际需求出发,因事设岗、因材用人,用人所长,避人所短。个中须经历“考察人”这一重要环节,“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即要了解一个人到底是什么样子,则要看他行为指向什么目的,这个目的背后的动机是什么,他现在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如何。另外,班级管理者要有博大的教育胸襟和高远的人生格局,在用人过程中要强调赦小过,不要揪住人才的短处不放;另外,要有所知,即要熟悉、了解所用之人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个性特长,不要过分拘泥于任人唯亲的担忧,而放弃有着长期合作的人不用。

为此,教育管理者要想管好一所学校或一个班级,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学校或班级情境中,要广泛挖掘贤才,多方观察他们,把贤者能人纳入到自己所知的圈子里来;另一方面,要把用人安排锁定在有所知、有所控的范围之内以减少风险。只有这样,班级才能创设“能者上,庸者下”的良性用人机制,也才能将用人的过程作为一种榜样示范和教育激励的行为,帮助学生找到自身发展与他人存在的差距,进一步激发学生朝着既定目标不断努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3]。

3.和谐至上:教育管理环境的生态运作。

教育管理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和而不同”,这正如《论语》所提到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之说。孔子认为:礼之用,和为贵。可见儒家治国和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以和为贵”,其出发点与归宿,都在一个“和”字。在“和”的方法论上,便是“中庸之道”。儒家把中正适度作为认识事物合理性的普遍的方法论准则,这正好符合和谐的基本特征,使矛盾双方比例处于某个特定范围或区间内相生相长,“我们现在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把各种矛盾的比例、发展的速度和程度,调整到‘度’上”[4]。

在实践中,班级管理者要努力营造一种宽松、温馨的对话氛围,有效架构一条平等、互动的沟通渠道,通过和谐的对话来有效地培植对话主体间(师生、生生间)的社会共同感,形成主体间性,并通过对话促成对话者不断反省、检验这种共同感和主体间性,从而促进班级管理资源的有机整合和团结氛围的有效生成。在管理实践中具体表现为教师能从小事做起,关心人、理解人、促人成功,营造一种政通、人和、气顺、宽容的良好心理氛围,通过管理者与下属间类主体关系的确立,来塑造双方彼此依赖、认同的班级管理对话“文本”,在积极的对话中,管理与被管理者双方均作为真实的活生生的主体投入于教育中,“各自敞开自我,接纳对方,互相倾诉,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在场,共同参与,共同卷入此时此刻真实的教学活动之中。”[5]从而创造适合于每一个个体愉悦成长的精神场域。

4.以信为本:教育管理法则的人文表达。

诚信法则是教育管理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范畴。孔子认为,作为管理者如能把恭、宽、信、敏、惠这五种品德推行于天下,便是做到“仁”了。孔子认为“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孟子则提倡做人应该努力做到仁、义、礼、智、信的和谐统一,他们都认为“民信”比“足兵”“足食”更重要。在具体操作中,儒家先哲都提倡管理者要做到“言行一致”,即所谓“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寡言而行,以成其信”(《礼记·缁衣》)。总之,他们认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要按言行一致的原则去做,要努力做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曾子杀猪”这个小故事可以说明儒家先哲对诚信的重视。

为此,在现行的教育管理中,我们也要极力倡导“诚信育人”的良好氛围,鼓励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真诚相待。在具体的操作中,管理者要在对教师、学生实然人性把握的基础上,把目标指向教师、学生善行的开发,对教师、学生抱有较高的期望,创设支持性、鼓励性的诚信环境,消解“习得性”无助感,经常激励学生,唤起师生潜在的道德良知,激发他们的善行,把人固有的善端发展到身体外面去,使人人都成为诚实之人、守信处事之人。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教育管理的本质是治人,前提是“人性”,方式是“法治”,关键是“择人”,组织原则是“人伦”,最终目标是“安人”,管理的一切措施都应该围绕着“人”来实施,人既是以班级为单位的管理育人的中心,也是凸显管理育人成效的价值旨归。一线德育工作者只有有效把握班级管理中“学生日益增长的对美好教育的需求与教育管理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积极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人性发展规律,全面落实《指南》的精神要义,合理实施、合情推进,才能夯实中小学德育工作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的坚实基础。

[1]张烨.学校德育:构建意义的生活世界[J].现代教育科学,2004(23).

[2]赵志军.管理思想史[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44.

[3]胡锦涛.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N].人民日报,2005-2-20.

[4]张井.和谐社会的真谛[N].南方日报,2005-3-9.

[5]谭斌.论教育中关于“生活世界”的话语[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1(1).

猜你喜欢

管理者育人班级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