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肥厚型心肌病围手术期护理

2018-01-29苏丽华易春玉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41期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出院

苏丽华,易春玉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 广州 510080)

肥厚型心肌病的发病原因至今未明,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心室壁肥厚不对称,心室内腔变小,常侵及室间隔,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等,其分为梗阻性与非梗阻性两种类型,有较高的死亡风险,是造成运动性猝死的一大原因[1]。此次研究分析肥厚型心肌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得出在围手术期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有利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恢复健康,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2017年间26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男13例,女13例,年龄21~54岁,平均年龄(39.12±7.74)岁,体重42~82千克,平均体重(48.92±9.52)千克。所有患者符合肥厚型心肌病诊断标准,都有运动后头晕、心悸、胸闷等症状,甚至晕厥的病史,并且通过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没有显著效果,处于10.70~18.81kPa的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等。26例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左室流出道疏通术,其中3例合并瓣膜置换手术,2例合并瓣膜成形术,术后早期5例出现心律失常,其中3例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安装临时起搏器,1例出现频发室性早搏,1例出现快速房颤,使用胺碘酮后恢复窦性心律。

1.2 方法

26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均进行以下护理:

1.2.1 术前护理(1)入院后进行护理评估,按心功能分级及病情分级护理。(2)肥厚型心肌病人病人心输出量减少,脑供血不足,容易头晕、昏厥。入院时行跌倒风险评估,指导患者预防跌倒措施。(3)指导病人减少活动,预防感冒及呼吸道感染,术前吸烟病人戒烟,呼吸功能锻炼,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情绪激动。(4)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关注检查结果,完善术前准备,做好皮肤清洁,术前健康指导。(5)护理人员要注意病房环境护理,确保病房通风,空气洁净,并且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与湿度,全心全意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有利于病情治疗和康复的环境。(6)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病情与生命体征变化,监测心率频率、节律、血压、脉搏、体温和呼吸的变化[2]。如果有必要,对患者进行心电监出现护,发现患者异常,要及时向医生汇报,并事先做好急救准备工作。(3)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由于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比较复杂,治疗恢复的周期长,患者容易产生忐忑不安、焦虑急躁,甚至是恐惧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会对病情产生不利影响,还会让患者对治疗产生抵抗情绪,不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面对患者的心理障碍,护理人员要语气温柔,主动积极地和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具体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安慰鼓励,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起对抗疾病的信心,让患者最大限度配合治疗,确保手术顺利。

1.2.2 术后护理(1)术后持续监测循环系统的各项指标,有创血压、CVP、尿量及引流量,及时了解术后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和有效血容量的变化,每30-60min观察及记录一次。动态监测病人的心率、心律、血压、CVP和心电图变化,维持血压稳定,防止血压波动过大,应根据每个年龄段的正常血压值调整病人的血压,成人应保证动脉收缩压100mmHg,脉压30mmHg,平均动脉压75mmHg。术后持续有创血压监测,循环稳定,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减少后可改为无创监测。每30~60min测量一次。当血压出现变化时,应仔细分析原因。(2)密切观察心率、心律变化,如放置临时起搏器,观察是否起搏或自主心率,输出电压,触发灵敏度,发现异常及时纠正处理。(3)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及四肢末梢循环情况,术后遵医嘱抽动脉血气分析,及时了解乳酸、酸碱平衡和肺气体交换功能。(4) 观察记录每班尿量情况,保持尿量1~2ml/kg/h。(5)做好输液管理,保持出入平衡。根据患者血压、CVP、尿量情况进行输液。如,动脉收缩压<80mmHg,CVP<8cmH2O,尿量<0.5~1ml/kg/h,并出现相应临床表现,应考虑为容量不足引起的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及时遵医嘱快速补充胶体扩容,(6)术后遵医嘱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有效改善心功能,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用药过程中精确计算药物的用量,应用静脉注射泵持续静脉注射,保证用药的均匀和精确;在监测过程中注意保持静脉通道的通畅,观察药物的效果。(7)手术、缺血、缺氧可引起心律失常,术后早期心肌组织水肿和心肌细胞电位不稳定,易诱发心律失常,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易诱发心律失常。术后血钾维持在4~5mmol/L,根据血气分析钾离子浓度结果静脉补钾,补钾过程应密切监测患者心电图变化情况,2h复查血气分析,以维持正常的血钾浓度。

(8)出现心律失常患者遵医嘱给予静脉应用胺碘酮,根据患者的体重,以1mg/kg/h的速度微泵泵入,持续6h;再改成以0.5mg/kg/h的速度微泵泵入。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当心率少于70次/min,则需暂停用药。胺碘酮容易引起静脉炎,注意用药观察。(6)观察呼吸节律、幅度和双肺呼吸音。血氧饱和度低于95%要查找原因,纠正缺氧情况。(7) 每班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敷料情况。(5)护理人员也要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让患者食用清淡、易消化,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低盐低脂的食物。同时要食用一些纤维素食物,以促进排便,不进食刺激性食物。(6)在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发放有关肥厚型心肌病的健康宣传手册,宣传肥厚型心肌病的诱因,以及预防措施等等[3]。护理人员还要向患者讲解健康知识,以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以免加大心脏负担。同时,护理人员要定期随访。

1.3 观察指标

制定患者身心状况调查表,分为状况良好、状况一般和状况差三个项目,统计各项人数;统计治疗成功出院人数;观察并发症情况。

2 结 果

在围手术期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后, 26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身心状况良好22例,身心状况一般3例,身心状况差1例;26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全部治疗成功出院,并发症少,且情况不严重。

3 讨 论

肥厚型心肌病常见于青壮年,这种疾病往往有家族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通常有晕厥、心前区闷痛、劳力性呼吸困难、心悸、易疲劳等症状[4]。以患者为中心,全面细致、有针对性、合理有效地对肥厚型心肌病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对加快患者恢复健康,让患者尽快出院,有很大的帮助。本研究显示,经过合理有效的护理后,26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围手术期身心状况良好,26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全部治疗成功出院,术后早期出现5例心律失常,经对症处理后好转,这表明在围手术期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有利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在围手术期进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给予针对性合理有效的护理,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康复,尽早出院。

猜你喜欢

肥厚型心肌病出院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探讨小剂量胺碘酮与倍他乐克联合在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家族聚集性明显的肥厚型心肌病
超声心动图诊断乳头肌肥厚型心肌病1例
MRI对肥厚型心肌病左右心室整体功能变化的研究
第五回 痊愈出院
补硒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效果研究
丙种球蛋白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