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2018-01-29曲日初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12期
关键词:肺叶胸腔镜出血量

曲日初

非小细胞肺癌是临床最常见的肺癌疾病,约占所有肺癌类型的8成,可分为腺癌、鳞状细胞癌和大细胞未分化癌三种类型,以低热、咳嗽、淤血、疲乏、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等为主要症状表现,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安全[1-2]。手术治疗是现阶段控制非小细胞癌发展进程的主要手段,具体效果因人而异。为深入探讨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我院对收治的非小细胞癌患者分别予以传统开腹式手术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8~75岁,平均(51.6±1.2)岁,病程3~15个月,平均(8.1±0.7)个月;观察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30~77岁,平均(51.6±1.5)岁,病程4~16个月,平均(8.4±0.8)个月。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和疾病类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案

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胸式手术,给予观察组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具体步骤为:指导患者取侧卧体位,气管插管完成后,予以复合麻醉,于腋中线第8肋间入路,观测孔直径为2 cm;操作孔直径约2~3 cm,入路位置为腋前线第4肋间。在电视胸腔镜的指引下,沿纤维方向对切口进行钝性分离,明确肿瘤所在位置,切除肺叶,按照从前至后,由下到上的方向切除;切割血管、支气管时,需使用切割缝合器,术后留置胸管。两组术后均行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根据患者病理分期确定化疗方式。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 20.0统计处理文中数据,手术指标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12.6±14.7)min,术中出血量为(328.7±42.1)ml,切口长度为(15.4±1.8)cm,引流管留置时间为(4.4±1.2)d,住院时间为(13.2±1.5)d,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89.6±17.2)min、(165.4±36.5)ml、(3.9±1.2)cm、(3.2±0.9)d和(9.6±1.8)d,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29,P=0.000;t=18.536,P=0.000;t=33.621,P=0.000;t=5.060,P=0.000;t=9.171,P=0.000)。

3 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相比于小细胞癌,其癌细胞生长分裂速度慢,扩散转移晚,多由吸烟、职业和环境接触、既往肺部感染、电离辐射所致,此外,大气污染、遗传易感性等因素同样会增加发病几率[3]。非小细胞肺癌病理分期不同,临床表现也有所差别:早期症状以胸部胀痛、痰血、咳嗽、低热为主,晚期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体质量下降和疲乏无力等表现,同时可能伴随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表现[4-5]。

化疗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常用方式,只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患者正常细胞,因此应用价值不明显。放疗可产生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脊髓炎和放射性食管炎等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6]。

外科手术治疗目的是彻底切除原发病灶和转移淋巴结,或切除绝大部分病变组织,为后期治疗方案的实行创造有利条件。传统开胸式手术可抑制癌细胞进一步扩展,缓解临床症状,但术中创伤明显、出血量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难以为广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所接受[7-8]。

医疗技术水平迅速发展使得电视胸腔镜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得到推广应用,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为手术人员提供更清晰的操作视野,可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围组织器官的损伤,增加手术精确度,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快速好转康复,加快愈合速度,提高治疗效果[9-10]。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明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给予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可改善手术指标。

[1] 张艳苗,顾玉海.低氧微环境与非小细胞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4):746-749.

[2] 朱敏,任雁宏,刘艳,等.非小细胞肺癌脑膜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J].中国肺癌杂志,2016,19(8):533-538.

[3] 张真榕,梁朝阳,冯宏响,等.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生存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6,23(13):872-878.

[4] 张伟,何建军,许静,等.721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J].现代肿瘤医学,2016,24(15):2393-2397.

[5] 覃帮能,刘触灵. 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的临床价值[J].重庆医学,2017,46(31):4406-4408.

[6] 袁琪,林勇.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淋巴细胞恢复的影响因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1):29-31.

[7] 杨扬,王启,刘延风,等.胸腔镜与开胸手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率的比较[J].中国内镜杂志,2015,21(3):225-229.

[8] 朱小波,张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42例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0):97-99.

[9] 杨欣,曾兴建,付娟.电视胸腔镜与传统手术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心肺功能影响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11):1087-1089.

[10] 李晨雨.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对比[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2):67-69.

猜你喜欢

肺叶胸腔镜出血量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128层螺旋CT显示肺叶间裂的最佳重建方法及其临床价值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67例脑出血患者超急期中风急症证候与出血部位、出血量的关系分析
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心脏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出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