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在地方高校转型中的创新性研究

2018-01-28陆玉发范开兵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4期
关键词:创新性互联网+互联网

陆玉发 范开兵

【摘 要】“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为了加快普通高校数字校园建设步伐,使校园网络和数字化教学设备得到了普及,促使校园内部系统整合与数据有效共享。在我国普通高校内呈现出以互联网为平台,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整合资源的战略,借助“互联网+”建设出“顶层设计、数据共享、应用集成”的信息化时代,满足高校师生的需求,同时也为高校师生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关键词】“互联网+”;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4-0046-01

一、“互联网+”的基本内容

1.“互联网+”的概念。

“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指的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以优化生产要素、更新业务体系、重构商业模式等途径来完成经济转型和升级。“互联网+”计划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入融合,以产业升级提升经济生产力,最后实现社会财富的增加。

2.“互联网+”的现有条件和创新性条件。

在已有的互联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用互联网奠定基础,依托信息化的建设形成引导社会的新常态、新格局。“互联网+”是创新2.0的互联网发展。“+”是传统行业的各行各业,“互联网+”模式,从全面应用到第三产业,形成诸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新业态,而且正在向第一和第二产业渗透。过去中国互联网十几年的发展,加通信是最直接的,加媒体已经有颠覆了,还要加娱乐、网络游戏、零售行业。当医疗遇上互联网,无论是智慧医疗、移动医疗,还是医疗信息化,互联网在医疗行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都已在从“辅助者”向“引导者”转变。

二、地方高校转型应用“互联网+”的必要性

1.“互联网+”应用于高校教育的关注程度。

(1)教育部对数字化建设的要求。

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2011-2020年)》,要求加快普通高校数字校园建设步伐,使校园网络和数字化教学设备得到了普及,促使校园内部系统整合与数据有效共享。2014年5月,为使整个教育结构更加合理,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意见,引导和鼓励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向应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

(2)高校对“互联网+教育”的需求性。

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一间教室、一个老师;但“互联网+教育”是一个专用的学习网站、一个用户端、成千上万的学生、老师任你挑、学校任你选,这才是高校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求、专业特色化的学习模式。要想建立这样的学习模式,高校办学定位应向应用型转型,转变新理念,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

管理模式的转变,高校传统的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如今的发展,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到来,网络受限、管理事物繁琐成为迎面而来的难题。高校急需应用“互联网+管理”的模式对高校进行管理层面的改革。

2.“互联网+”在高校中转型发展的作用。

当前,全国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力点,作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地方院校的办学定位,不仅关系到地方院校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到全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经济与教育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趋多元化,而地方院校面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运用“互联网+管理”的理念来做到“顶层设计、规范管理、数据共享、应用集成”为建设内容,根据自身的特色和差异性,摸索出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特色发展之路。

三、“互联网+”在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转型建设策略

1.“互联网+管理”的管理机制。

(1)建立畅通的校园网络体系。

完善和升级现有有线网和无线网服务质量,提高校园网速和反映能力,以满足管理、教学、科研等的需要。现在高校普片使用的网络为局域网,网络较慢、用网高峰期容易出现卡死状态,建立通畅的校园网络体系为“互联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以后的职能平台、互联网时代埋下伏笔。

(2)建立虚拟的数据中心。

针对学校底子薄、经费投入不足的现状,运用云服务,构建虚拟的数据中心,以满足教学和管理的需要。结合云服务的“云储存”和“云安全”为高校创建一个满足全校师生使用,但又分布在全校师生中的一个放心、安全可靠的功能,为高校创建一个“安全可靠、数据共享”的平台。

2.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向“校企合作”转变。

学校向应用型转变,主要有两个实质性的问题,一是应用型指明了转型的方向,既是一条道路,同时其转变也是一个过程;二是实现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主线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企合作主要为学生在学校进行知识学习,提高大学生的素养和专业的理论知识,在通过合作企业进行技能学习,通过这种合作方式,培养出适应地方性的专业人才。

3.注重硬件的基础作用、软件的核心作用建设。

“互联网+教育”需要结合相对新进的硬件设备,例如人工智能(AI)、VR等设备,同时在“互联网+管理”的软件系统进行升级,网络升级、管理理念升级等,在“教育加管理”的模式下满足地方性特色专业的发展,以课程特色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缺少的归属感;以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和人才进行规范化管理,对后期教育及管理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从繁到简、从难到易,逐步实现自动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

四、结语

“互联网+”在教育领域中引起了思想、观念、内容和方法等诸多方面的深刻变革,是推动当今世界教育现代化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以传教育方式同“互联网+”在教育教学中形成对比,突出信息化在教育及学校转型中的特殊性。

参考文献

[1]黄达人.大学的转型[M].商务印书馆,2015,4.

[2]黄丽英.“互联网+”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模式改革[J].时代融,2016,2.

[3]王飞.互联网思维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初探[J].广州化工,2015,43(24).

[4]蓝奇,马伏花.边疆民族高校工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世界,2014(16).

[5]魏格坤.地方性院校“互联网+外贸”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难点剖析[J].高教学刊,2016(10).

作者简介:陆玉发(1983—),男,普洱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城市燃气技术理论研究和数據处理。

范开兵(1996一),男,昆明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主要研究方向:建筑施工和管道运行。

项目来源: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教师类项目课题“云南省城市燃气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批准号(2018JS511)。

猜你喜欢

创新性互联网+互联网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