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涡阳县河长制工作现状及对策

2018-01-28杨兴明

治淮 2018年10期
关键词:排污口河长河道

杨兴明 徐 杰

2016年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组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标志河长制改革工作正式启动实施。自河长制工作全面推行实施以来,安徽省涡阳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河长制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六大”工作任务,积极推进河长制工作。笔者通过参与河长制工作实际,结合自身体会,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河长制工作提出问题和建议。

一、基本概况

20世纪70年代,涡阳县实施的“3231”工程,全民兴修水利,形成了涡阳县灌排水系的基本框架。近40年来,河道灌排工程为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但由于河道缺乏有效的管理,河湖确权划界不清晰;河道乱搭乱建、乱排乱放、乱堆乱倒、乱挖乱占等问题日益突出;圈河造地、平坝复耕、沿河建房等问题时有发生。河道综合功能逐步弱化。

二、工作成效

1.加强宣传动员工作

涡阳县采取三大宣传举措,提高宣传实效。一是在县广播电视台开辟“河长”专栏,普及河长制知识;二是印发河长制工作“明白纸”;三是在各河段重要位置设立公示牌,公布河段管护范围、姓名职务、职责和联系方式,接受群众监督和举报,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水环境治理的良好氛围。目前,县级公示牌安装113块,镇级公示牌安装418块,村级公示牌安装572块。

2.加强组织体系建设

成立县级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五个工作组,具体负责日常指导、协调、调度等工作。编制完成了河湖名录,298条河道建立了县、镇、村三级河长。建立河道巡查员、河道保洁员、河长制办公室联络员基层网格化体系。以“三单”制为工作抓手,建立河长制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

3.加强制度体系建设

制定出台《涡阳县全面推行河长制信息报送制度》《涡阳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县级河长会议制度》《涡阳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督察制度》《涡阳县全面推行河长制信息共享制度》《涡阳县全面推行河长制考核问责及激励制度》及《涡阳县全面推行河长制2017年度考核办法》等工作制度。同时,建立县级河长制办公室有关工作制度,明确五个工作组职责。各镇、街道、经开区相继出台镇级制度,河长制制度体系正在逐步建立,有效推进了河长制工作深入开展。

4.加快编制“一河一策”实施方案工作

涡阳县采取单一来源方式,确定省水科院为具体编制单位。为协助该单位工作,县水务局成立3个复核工作组,设计17张调查表,全面开展河道现状调查工作。目前,6条县级河道“一河一策”实施方案已经编制完成,并通过县政府评审,镇级“一河一策”实施方案编制工作也即将完成。

5.加强河道违法乱象专项整治

一是开展沿河沙场、码头专项整治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效。二是完成城区柳沟、界洪河、南城河、涡楚河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三是正在开展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工作,已完成20个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务。四是涡河、包河、武家河网箱渔具已全部清理完成。五是包河、武家河水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三、存在问题

1.河长责任意识有待加强

尽管涡阳县已经建立起覆盖县、镇、村三级河长体系,但部分河长对河长制工作的思想认识还不够,思想上还停留在原有的工作惯式,认为管理河道就是水务部门的工作,河长只是个虚名,没有真正理解“河长制”实施的意义。加之责任制压得不实,河长主动抓工作的责任意识不强,组织领导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2.河道确权划界进展缓慢

全县纳入河湖管理的河道共计298条,其中县级河道6条。根据县政府《关于印发涡阳县河道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涡政〔1998〕49号)文件规定,涡阳县应划界面积6万多亩,已划界面积为11834.12亩(已划界河道为涡河)。由于河道管理范围内存在大量耕地、宅基地等,河道管理范围土地一直产权不明晰,给确权划界工作造成很大难度,也制约河道确权划界工作进度。

3.河道水质状况不稳定

经过近年来持续的水污染治理,涡阳县河道水质状况不断得到改善,扣除上游客水污染因素,涡阳县涡河等6条县级河道水质总体维持Ⅴ类水以上,四个省控水功能区检测结果均达到合格标准。但由于农业面源污染、居民生活污水、垃圾秸秆等污染源尚未治理或没有彻底治理,仍有部分企业偷排污水,对河道形成污染的危害依然存在,河道水体非常脆弱,持续提升水环境质量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4.水污染防治形式不容乐观

一是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务艰巨。全县2017年共普查登记入河排污口71个,其中企业排污口13个,乡镇居民生活排污口50个,县城规划区排污口8个。2017年涡阳县共整治完成排污口20个,2018年,涡阳县还要整治完成排污口21个。但由于县城老城区市政管网基本都是雨污合流,要实现雨污分流,需要对市政管网进行科学规划和施工,工程投资将非常大,施工难度也非常高。集镇居民排污口整治同样面临污水管网覆盖不到位及收集处理难等问题,进一步加重排污口整治的难度。二是农村面源污染进一步加剧。由于缺失科学的监测手段和有效的管控措施,农药、化肥仍然无节制的使用;农作物桔秆和农村垃圾处理成本不断增加,秸秆垃圾乱扔乱倒的情况还没有得到明显改观。三是企业偷排污水现象时有发生,环保监测、监管还存在一定的盲区和薄弱环节,破坏环境违法成本低,助长一些企业偷排污水的行为,执法惩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

5.河道缺少系统规划治理

一是田间灌排系统瘫痪殆尽。“两工”取消以后,乡镇自发兴修水利的工作热情大不如前,田间灌排设施水毁及填埋复耕非常严重,田间灌排系统损毁殆尽。2017年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涡阳县出现持续降雨,平均降雨200多毫米。由于田间沟渠排泄不畅,加之“村村通”工程排水设计不合理,路基又高,有些地块形成人造“池塘”,不仅农作物大面积受淹,而且涝水滞留时间比以往增加3~7天,大豆等在地作物普遍受灾,有的地块几乎绝收。二是大中沟治理缺乏系统规划,上下游治理标准及规模不统一,左右岸堤防设施不完整,对河道形成不了有效保护屏障。部分河道断桥、堵坝较多,河道建房及淤积等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整治,造成水系不贯通,河道蓄排水功能整体下降,对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等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6.河道执法监管能力依然薄弱

一是“九龙治水”困局还没破解。由于涡阳县河道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进展缓慢,机制尚未建立,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配合,往往一些工作只有县政府牵头才能整合力量,把问题解决掉,有些问题迟迟不能化解,积小成大,最后形成突出问题隐患。二是水政执法力量薄弱。目前,只有水政监察大队承担全县水政执法工作,办公经费和设备缺乏,无法满足河长制工作需要。

四、建议措施

1.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以排污口整治为重点,继续抓好排污口整治工作,采取截污纳管措施,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务,规模以上排污口实行在线监测;继续实施县城及集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扩大管网覆盖面,做到集镇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达标排放;继续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整治,进一步提高农药、化肥检测、监测水平,科学引导农民合理施肥用药,最大限度减少对土壤、水体污染;继续开展畜禽养殖场、渔业养殖、船只生产、沙场码头等污染源专项整治,逐步规范河道管理秩序,营造良好的河道水生态环境。

2.打好环境卫生整治攻坚战

以改水、改厕和垃圾整治为主抓手,继续把岸上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向河道水面延伸,整合农村保洁队伍和资金,划片包干,加大河道水面保洁工作力度,实现农村清洁工程全覆盖。要把河道保洁工作与农村清洁工程同部署、同督察、同考核,进一步改善河道水环境质量。

3.打好退耕还林攻坚战

认真贯彻十九大报告关于启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决策部署,加快完成涡阳县河道划界工作。在此基础上,把河长制与林长制结合起来,坚持沟渠、路、林综合治理,积极引导和部署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为河道筑起绿色屏障,逐步实现“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生态目标。

4.打好智慧河道管理系统建设攻坚战

积极采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整合河道断面水质监测、排污口在线水质检测、遥感卫星监测及河长制APP系统等数据、图片信息资料,构建河长制信息平台,实时掌控水资源、水污染、水岸线、水环境、水生态动态信息,科学决策和及时解决河道管护问题,全面提升河道管理保护信息化水平。

5.打好河道综合执法体制机制改革攻坚战

按照有组织领导、有管护范围、有法制支撑、有巡查机制、有智慧化管理平台、有执法监管主体的基本构想,积极构建“六位一体”河长制管理体系。目前,已完成县、镇、村三级河长体系建设;完成河湖名录编制,298条河道纳入名录管理考核;修订了《涡阳县河道管理暂行办法》,出台《河道管理十条禁令》。同时筹建河长制信息化、APP系统平台,尽快建成智慧河道管理系统。要重点推进河道综合执法体制机制改革,组建河道综合执法办公室,建立河道综合执法三级应急响应机制及执法人员库“双随机、一公开”出警机制,进一步提高执法处置水平,扎实推进河长制工作。

6.打好河道管理用地产权改革攻坚战

涡阳县河道管理范围存在大量的农耕地、宅基地及居民住房,造成河道确权困难,不利于河道管理。要大力实施河道管理用地产权改革,建议纳入国家河长制工作总体计划,加大征迁、安置经费投入,大力扶持管理用地产权改革。涡阳县要结合美丽乡村、美丽集镇建设,提前谋划,统筹兼顾,做好沿河居民搬迁工作,同时加大违法建房查处工作力度,坚决禁止新增违法建房发生,逐步还原河道自然现状,实现河道永续利用和有效保护■

猜你喜欢

排污口河长河道
我国将于2023年完成长江黄河等七大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排污口排查
山西省总河长、副总河长(总湖长)及省内主要河流省级河长的公告
浅析沅江市推行河长制模式
河道里的垃圾
从法律视角看“河长制”对水污染防治的作用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治理城市黑臭河道的方法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合理规划入河排污口布局 严格纳污总量控制
淮委研究部署淮河流域推进河长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