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加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2018-01-28梁振聪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助学金助学入学

梁振聪

(广东金融学院,广州 510521)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在不断地发展,人均收入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在一些偏远地区,仍然存在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近几年,教育部门提倡高校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但对于学校来说,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存在一定的难度。据调查发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入学前会开具组委会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但由于学校方面无法对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进行走访,难免会出现一些作假行为,从而会忽视一些家庭经济真正困难的学生情况,这也是高校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我国各地区的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有所不同,各大高校无法用统一的标准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衡量和认定。

目前,大部分高校把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家庭一般困难学生,另一种是家庭特别困难学生。通常来说,家庭一般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是家庭整体收入较低,并有一定金额的债务问题,家庭一般困难的学生只能承担学生部分的学费和生活费,无法一次性全部缴纳。在对家庭一般困难学生的认定上,大部分高校规定父母双方有任意一方失业或者下岗的,该生为家庭一般困难学生;家庭成员中患有重大疾病需要大笔医药费的,该生为家庭一般困难学生;兄弟姐妹中有两人以上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该生为家庭一般困难学生;家庭在短期内遭受过重大变故导致财产损失的,该生为家庭一般困难学生。家庭特别困难学生是指家庭整体收入微薄,无法支撑家庭的基本开销和生活,更无力承担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家庭特别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是国家烈士子女、孤儿、单亲或者父母亲有重大疾病的为家庭特别困难学生;来自偏远地区,当地水平十分落后的,该生为家庭特别困难学生;家庭所在地区在近期发生过重大自然灾害的,导致家庭生活水平明显下降的,该生为家庭特别困难学生。

二、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在资助中遇到的问题

1.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在对各大高校的贫困生资助调查中发现,各大高校在奖学金和助学金的分配上并不合理,大部分高校将资金主要用于教学上和师资团队方面,导致奖学金和助学金的金额过少。由于高校中奖学金和助学金的金额过少,无法真正的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导致学生在入学后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同时还需要在课余时间打工进行勤工俭学,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学校方面应该扩大奖学金和助学金的比例,尽量减少学生的压力,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入学问题。在调查中还发现,高校在学生助学贷款方面的制度并不健全,由于各个地区银行和信用社的规章制度有所不同,对学生进行助学贷款的申请标准也不相同。学生在进行助学贷款申请时,时间周期较长,手续较复杂。由于学生对银行和信用社的要求并不了解,在申请表格填写时需要反复的盖章、签字,浪费相当长的时间。导致学生的助学贷款不能及时的申请,影响学生学费的缴纳,甚至会影响学生正常入学。

2.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不合理

一般来说,大部分高校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分为两种,一种是家庭一般困难学生,另一种是家庭特别困难学生。学生在入学前会开具家庭经济困难证明,证明一般由学生家庭当地的政府部门或者是组委会进行开具。学生在入学后,学校方面无法对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学生开具证明的真假也就无从考究。单从学生方面的说辞和证明上来认定,难免会出现失误。由于学校方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资金有限,甚至还会导致家庭经济真正困难的学生无法得到资助。目前,我国的相关部门并没有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制定相关的认定程序和认定方法,同时在财政方面也缺少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具体流程。正是由于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缺少相关的认定标准,导致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不合理。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学生由于在组委会或相关部门有认识的家属或者朋友,很轻松的就可以开具一份家庭经济困难证明,与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严重不符,这会严重影响高校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由于高校中的资金有限,还会影响真正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得到的资助。

3.无偿资助导致学生生活上产生依赖性

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高校对于学生的资助都是无偿的,并不需要学生进行返还。但正是由于这种无偿的资助,导致学生在生活上存在较强的依赖心理,学生认为即使家庭经济困难,学校也会在经济方面进行资助,无须担心日后的生活和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缺少上进心理,在学习上并不用工,在生活上也很少会主动的进行勤工俭学,同时还会产生侥幸心理,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会产生消极的负面的影响。学校方面应该对无偿资助政策进行改革,改变原本的无偿资助方式,变无偿为有偿。比如对于助学金的发放政策,可以要求学生在工作三年内进行偿还,并且在偿还利息方面进行调整,偿还时间越短利息越低,偿还时间越长利息越高。这样一来,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还会减少学生对于学校助学金的依赖,激励学生向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

三、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

1.开通绿色入学通道

开通绿色入学通道,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减少入学手续,由于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办理助学贷款时耽误了很长的时间,在办理入学时可能会比其他学生要晚,对于此类学生,可以开通绿色入学通道,减少学生办理入学手续的时间。在办理开学手续时,需要交纳各种入学费用,部分家庭经济较困难的学生由于助学贷款还在申请中,无法及时的缴费,对于此类学生可以开通绿色入学通道,尽量减免学生的入学费用,或者允许学生在助学贷款申请成功之后再进行缴费,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顺利入学。对于绿色入学通道的管理,各大高校应该采取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减少学生入学时的阻碍。对绿色入学通道进行管理,首先应该简化学生办理入学时的手续,将绿色通道政策与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联系在一起,简化学生的入学手续,减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入学费用和生活压力。可以在学校的生活部设立学生咨询电话和热线电话,及时为学生解决生活上遇到的问题,尽量减少学生的生活压力,使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开通绿色通道,保证绿色通道的畅通,对学生的学习也有较大的帮助。

2.落实助学贷款的相关制度

国家的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经过研究分析,在2013年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奖学金和助学金进行了调整。每人每年的申请额度小于等于八千元,由于全日制本科的学费较高,每人每年的助学金申请额度由原来的六千元提高到八千元。全日制研究生的助学金申请额度提高到一万二千元。近年来,国家鼓励大学生应诊入伍,国家对于应征入伍的大学生应该给与一定的补偿,对于应征入伍大学生申请奖学金和助学金的政策应该与其他学生有所区别。各大高校应该根据国家新的助学贷款制定标准,努力做好大学生的助学贷款申请工作。落实助学贷款的相关制度,可以保证学生无后顾之忧,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

3.实施勤工俭学政策

学校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只是解决了学生一时的困境,并不是长久的办法。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情况,首先要使学生树立自力更生的意识和观念,高校大学生的课时并不是很多,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勤工俭学,勤工俭学既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意识,还可以使学生减少对于学校助学金的依赖,勤工俭学政策是高校大学生资助体系的一项重要工作。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现状,就要为学生提供自力更生的机会,但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机会很少,各大高校中勤工俭学的岗位有限,勤工俭学的岗位薪资较低,无法满足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勤工俭学。

学校方面可以增设多个勤工俭学岗位,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工俭学的机会。并在勤工俭学的岗位薪资方面进行调整,鼓励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勤工俭学,学校可以参照当地的工资标准,提高勤工俭学学生的薪资报酬。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单位进行合作,鼓励大学生在课余时间进入企业进行实习,一方面可以赚取相应的报酬,减少经济上的压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

为了减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压力,各大高校应该建立完善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加强高校内勤工俭学政策,落实高校内助学贷款的相关制度,同时还要注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疏导问题,减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压力。

[1]杨庆实,刘珊红.论我国普通高校学生精准资助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J].山东工会论坛,2017,23(3):97-101.

[2]武立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调查研究——基于北京部分高校本科毕业生的问卷调查[J].思想教育研究,2016(3):106-110.

[3]董安康,韩运华.新时期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思考和探索[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4,31(8):52-55.

[4]齐征,齐兰芬,张妍,杨春芳.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教育资助调查与建议[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2):17-20.

[5]张梦菲,张淑东.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思考[J].现代交际,2013(12):224-225.

猜你喜欢

助学金助学入学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入学面试
入学第一天
关爱·帮扶·助学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
The Value of a University Education
扎实帮困助学造福贫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