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征文化资源的现代教育传承路径探析

2018-01-28范维黄正廪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长征路长征红军

范维 黄正廪

1. 长征史话

在中华民族处于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和国家的崛起,带领革命志士寻求中华民族翻身求解放的前进道路。以毛泽东领导组织开展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并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随着各起义部队在井冈山的会师,红军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面对当时的革命形势,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科学论断,并根据井冈山的地理特征,采用灵活多变的游击战、运动战打垮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进攻,取得了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但随后由于李德、博古把持了中央的军事指挥权,否定了毛泽东“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到第五次“反围剿”,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错误指导思想。红军在人数、武器装备、军事素养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凭着一腔热血和视死如归的精神与敌人开展阵地战、正规战,将红军的优势变成了弱势,给敌人以发挥优势长处的机会,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被敌人包围压缩,红军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困难。

为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前途,为了十万中国工农红军的生存发展,面对当时严峻的革命形势,“走”成为跳出敌人包围圈必须选择的生存途径。1934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8万6千余人的红军队伍,被迫实施战略大转移。红军从瑞金开始出发,经福建、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宁夏、陕西等11个省,最终抵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吴起镇,行程2.5万里,史称“2万5千里长征”。毛泽东在1935年12月《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中肯定了红军长征的价值,表明“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而告终”。

2. 长征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长征,是一个由被动转移到主动开辟新路径的革命发展历程。由最初的被迫离开井冈山,到“遵义会议”后主动北上抗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领导集体有了正确的发展目标和前进方向。慢慢长征路,形成了丰富的长征文化,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红军长征时期产生的红色文化遗产是多元的、丰富的,包含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我国红色文化最宝贵的革命遗产,是激励先进,鼓励后进的青春教育经典文化。

2.1 长征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

长征文化资源,既是对长征时期红军留下的革命遗址、遗迹、纪念碑、纪念馆等物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又是对长征路上红军经过的山山水水,以血染的风采述说红军当年的革命故事,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长征文化资源的开发建设,既是物化资源的开发建设,也有非物化资源的开发建设。物化资源的开发建设有多个方面,有湘江战役、遵义战役、娄山关大捷、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穿越大草地、腊子口战役等;有会议会址、红军长征纪念馆、红军烈士纪念馆、红军烈士纪念碑、红军长征纪念碑等;有红军使用过的武器、生活用品、印章、会议决议、文件、医书、马灯、标语、宣传画、浮桥门板、竹筏、红军办公室、居住民居等,它们成为长征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史证。

非物化资源的开发,来自于红色文化精神层面领域,包含长征时期的四渡赤水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走过无人区草地以及可歌可泣的红军故事,它是长征精神的延续与发展。弘扬长征精神,就是要呈现红军坚定的革命信念、崇高的理想、积极的心态、乐观的态度、克服困难的决心、视死如归的勇气和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时代价值,它们都是长征文化重要的开发资源。这种文化资源,也包含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今天的改革开放、建设“中国梦”、“一带一路”发展、“健康中国”战略发展的传承与融合,体现的是蓬勃发展的积极进取精神。对长征文化资源的挖掘,重在呈现红色文化价值,培养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革命信念和追求真理的积极向上精神。

2.2 长征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对长征文化资源的现代传承,要从物化遗产资源进行提炼、升化,化作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将长征文化资源转化为干好本职工作的精神财富,要把它化作建设“中国梦”重要的精神力量。加强长征文化的现代教育传承,通过户外拓展体验,将物化资源凝练形成一种积极、拼搏、进取的前进动力。近年来对长征文化资源的开发,主要体现在重走长征路、唱长征红歌、开展长征红色旅游、开展长征红色体育文化活动等诸多方面。

2.2.1 长征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开发利用

长征革命文化遗址、遗迹的开发利用,是对革命先辈历史的铭记,是时代赋予的红色文化精神传承,也是教育青少年最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加强长征文化教育基地的建设,具有划时代的里程意义。在长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过程中,重在物化资源的保护,红色精神文化的呈现。近年来,全国重点建设12个红色基地,打造30条红色精品线路、开发208个红色教育基地,形成集区域构建、个案营造、多元拓展的红色教育发展新格局。在长征路上,形成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黔西红色基地区域”,遵义会议是红色革命走向胜利的标志性转折会议,是以“历史转折,出奇制胜”的决策行动;以滇北、川西为中心的“雪山草地红色基地区域”的重点红色文化教育区域,雪山草地呈现的是“艰苦卓绝,革命奇迹”的勇敢顽强精神。以此为中心,逐步向长征文化的周边地区进行联动发展。通过长征文化教育基地的重点建设,推进长征文化教育基地的历史呈现、价值展示和教育警示,引领人们了解红军长征故事,透过遗址、遗迹、英雄人物、英雄事迹教育今天的人民,铭记革命历史、爱好和平、积极拼搏、敢于担当、明正清廉,以青春和热血建设好自己美丽的祖国。

2.2.2 长征红色文化户外活动资源的开发利用

长征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是一种长途跋涉的生存文化。这种文化呈现的是一种崇高的理想、坚强的革命斗志和视死如归的精神。长征路上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述说红军长征的故事。红军长征经过的江河,有湘江、乌江、赤水河、大渡河、白龙江等;翻越的大山,有夹金山、梦笔山、打鼓山、长坂山、岷山、玉龙山等,并翻越数百公里的茫茫大草地;开展的战斗,有娄山关、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強取天险腊子口等,它们都是长征文化户外活动生存体验最重要的文化资源。开展红色户外活动,是对革命先辈长征历史的缅怀与回顾,形成教育、体验和精神文化传承一体化。开展长征路上生存活动体验,既能感受历史承载的责任,铭记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又能警钟长鸣,和平年代也需要努力拼搏,树立革命理想和磨炼崇高的意志品质。

3. 长征文化资源的现代教育传承路径

长征文化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红色文化的桥梁和纽带。在红军长达2年的长途征程中,以血的教训、生命的代价凝练一个又一个不朽的丰碑;又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乐观态度爬雪山、过草地,呈现一个又一个征程的辉煌。长征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奋勇向前的时代号角,从行动、从心灵深处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才有二弹一星、载人航天、奥运健儿在奥运赛场的奋力拼搏,才有改革开放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局面。加强长征文化资源的现代教育传承,对缅怀革命先烈、重温革命历史、重走长征路、传承长征精神具有划时代的开发价值和教育意义。

3.1 凝聚红色精神、走好长征路

重走长征路,重在重温长征革命历史,牢记革命先辈在战争时期艰苦朴素的崇高理想、革命信念和高尚品质,追求革命先辈勇往直前、视死如归、前仆后继的精神品质。正是这种长征精神的凝聚,才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事成为后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精神支柱,才有改革开放建设成为自强不息、独立自主的世界强国;重走长征路,就是需要后来人亲身去感悟、感知那伟大的历史行程,以艰辛的旅途历练,去体验那血火岁月中饥寒交迫、足行千里的坚定革命意志和精神毅力。长征成为中华民族追求解放的伟大壮举,是用血肉之躯凝练的精神长城,对说好长征故事、传承长征精神、发展长征文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近年来,各地掀起重走长征路的红色浪潮,以红色文化旅游、红色户外健身运动等多种形式感悟长征文化精神。通过长征户外健身活动,能够很好净化人们的心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这对和平年代安于现状的人的内心世界,是一种鞭策、一种激励,也是一种警钟长鸣,能够很好的激发人们历史使命责任的担当。

3.2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长征红色体育竞技展示活动

长征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多元的,重在长征文化的现代传承发展。在没有硝烟的战场,长征文化给予人们体验的,是传承它的革命性、教育性、实践性、继承性、科学性和创新性,并以崭新的视角呈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展长征红色体育文化活动,是将长征文化的奉献精神与体育元素的健康价值融为一体,并将长征时期的体育活动、英雄人物、经典事件有机的融入到体育竞技平台,表达、呈现长征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对长征文化的体育开发,已经成为红色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越野跑、掷手榴弹、护送伤员、急行军、爬铁索、翻雪山、过草地、送军粮、攀岩、登山、重走长征路等红色体育项目。

还可以根据长征文化特色区域与地域文化的结合,开展长征红色体育运动品牌,重在纪念长征途中的某个特色事件,如在长白山开展“国际长征体育运动会”,则充分利用长白山的冰雪资源,开展滑雪接力、拉爬犁和越野挑战赛,旨在重温红军长征爬雪山的艰苦经历和顽强精神。而在贵州遵义开展的“娄山关·海龙屯”国际山地户外挑战赛,则是将当年的娄山关大捷与“海龙屯”土司文化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成为国际性的山地户外红色体育活动,内容有35公里障碍越野跑和65公里竞速越野。这些活动的开展,既是对革命先辈和先烈的缅怀,又是对今天幸福生活的珍惜。

3.3 构建以长征文化户外旅游为导向的现代健身运动体验

长征旅游健身活动的开展,是对长征文化的有效继承和发展保护。长征路上的山山水水、红军纪念馆、纪念碑、红军烈士塑像、展览馆及相关物化遗产,都是革命先辈青春的流动、血的浇灌,面对这些永恒的符号,不得不去深思、凝聚、遐想。通过长征文化“一带一路”的践行,将长征历史故事和魅力无穷的祖国大好河山有机的结合起来,从精神世界、灵魂深处去感悟、感知那些红色峥嵘岁月,一群又一群鲜活的生命为了崇高的革命理想前仆后继、视死如归。通过长征红色旅途跋涉,感悟红军长征的点点滴滴、青春战火,体验红军长征征程的艰辛、饥寒交迫、坚强意志,从内心深处燃起对革命先辈的无限崇敬,将这种健身体验净化作建设“中国梦”的精神动力,以实际行动诠释、传播长征红色文化精神,讲好长征故事。积极组织、参与长征红色文化健身旅游活动,能够达到锻炼身体,促进参与者内心世界的健康和谐发展。能培育参与者的革命热情,感悟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品质,起到树立崇高理想、坚定信念,达到树立理想、净化身心、培育品质,对促进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发展具有划时代的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长征路长征红军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回望长征路
追忆长征路
追寻长征路
少寨红军桥
十送红军
走好新的长征路
再唱十送红军
倔强的小红军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