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拳击文化构建的探索

2018-01-28徐泉森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普及校园运动

徐泉森

1. 拳击运动在我国高校开展的具体情况

拳击运动是一项对抗性较强的体育项目,从上世纪初进入我国后,在我国发展之路充满了荆棘,甚至在一段时间里,拳击被禁止开展。随着中国开放的大门逐渐打开,拳击运动又开始进行复苏,到2008年奥运会邹市明获得第一枚金牌,拳击运动才开始在中国真正的兴起。高校,是高等教育体系之中直接育人的场所。高校的体育课程分为专业教学与公共体育教学两大类,公共体育主要是完成国家规定的体育教学内容,以教会学生正确体育技能及锻炼方法,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而体育专业则是培养体育专业人才,体育及教育行业从业者为主要目的。我国高校之中,开展的体育项目众多,但是根据了解发现,关于拳击课程的开展较小众,公共体育教学只之中,很少有把拳击作为其选项课程,而在体育专业之中,只有在专业体育院校之中才有拳击专业的开设。所以从当前我国拳击运动在高校开展的总体情况来看,还处于一个发展初级的阶段。

2. 高校拳击文化构建的价值意义

2.1 对于学生

2.1.1 身体层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在我国高校的教育体系当中,体育课程不可或缺,除了让学生学习运动技能,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外,其另一个目的就是通过体育课程来对于大学生身体素质进行强化与提升。拳击运动是西方科学思想的一种体现[1],所以拳击运动对于人身体锻炼具有着极高的科学依据。拳击是一项对人体机能全面锻炼的运动,除了运用拳法进行格斗及步伐进行闪躲外,拳击的一系列训练方法对于人的力量、耐力、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有着明显的锻炼作用,特别是拳击运动对于女性身体的改造作用尤为明显[2],许多女性都把练习拳击当成了身体塑形及其减肥的一种重要手段。所以在高校之中进行拳击文化的普及与宣传,有助于更多学生参与到拳击运动之中,使大学生们接受到拳击训练与学习后,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强健体魄。

2.1.2 精神层面—完善学生人格

立德树人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3],通过教育方式,对于学生的人格进行完善与提高是在高等教育阶段的重要目标之一。 拳击是一项极富有精神内涵的体育运动,高校拳击文化的普及不仅可以使学生身体上接受拳击带来的影响,而且可以在精神上学习到拳击的独特价值内涵。学生在拳击学习之中,可以很好的体会到拳击运动之中那种面对困难,永不退缩的精神。特别是拳击文化之中那种促进人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精神追求,是当前我国大学生极为需要的精神动力。构建高校的拳击文化体系,可以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人格进行完善,在精神层面提升大学生的意志品质。

2.2 对于学校

2.2.1 丰富校园体育文化

校园体育文化是学生从事体育锻炼与各项体育活动开展的基础,每个学校根据自身开展的体育运动情况及项目优势都有自己的体育文化内容。高校体育文化需要多元性的发展[4],把拳击运动纳入到高校的体育文化之中, 使拳击运动在校园之中广泛开展,并形成文化体系,这是对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一种极大丰富,可以使高校体育文化向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2.2.2 创新高校文化建设

我国高校拳击运动开展较晚,普及率低。所以在我国大部分高校之中还没有形成有规模的拳击运动文化氛围,在上文已经提到拳击对于学生身体与精神层面的积极促进作用,拳击文化在校园之中普及对于整个高等教育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且当前拳击运动在高校待起步的阶段里,对于拳击文化在校园之中进行布局与构建,是对于整体性高校文化的一种创新。

2.3 对于拳击运动

2.3.1 拓宽发展领域

让拳击运动进入高校,并构建其文化体系可以看作是对于拳击运动发展领域的拓展。拳击可以说是较早进入我国的西方体育项目,但是因为发展历程中的波折,其开展的领域范围主要集中在专业的竞技体育或者职业体育领域。高校,可以说是拳击在我国发展的一个新领域,如果拳击文化能在高校进行得到推广与普及,那么中国拳击文化版图之中,又将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2.3.2 增强参与人群基数

近些年来在国家高度重视及拳击工作者的努力下,拳击运动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奥运夺金及职业拳击开始逐渐的发展都是我国拳击运动在我国兴起的主要表现形式。一项体育运动在一个区域或者一个国家开展的如何,参与人群多少是衡量的重要标准。我国近些年来的拳击发展主要还是集中到了竞技体育领域,所以整体运动参与人群基数较低。如果在高校之中能广泛开展拳击运动,那么就可以很好的利用学生群体的来增加拳击运动的参与人群基数。

3. 高校拳击文化构建的路径

3.1 建设高校拳击比赛体系

因为拳击运动在高校普及程度较低,同时也因为拳击对抗性较强,所以当前在我国无论是省级还是全国的大学生竞赛体系之中,有关于大学生拳击的赛事起步照比其他项目较晚,而且在现有的有关于全国性大学生拳击比赛中,没有进行普通本科组、专业组的区分,所以参赛学生大多都是来自体育院校的专业或者半专业学生。而真正意义的中国大学生拳击比赛,则是在2017年底由重庆市大学生体育协会主办、西南大学承办的重庆市大学生拳击锦标赛,该赛事严格尊重学生体育竞赛的相关规定对于组别进行了划分,所以吸引了众多普通大学生的积极参与,该赛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央视体育频道对于该赛事还进行了专门的报道。体育竞赛体系的完善,可以很好的促进体育项目在高校的推广,所以对校园拳击文化进行构建,离不开大学生拳击比赛的依托。所以要在今后考虑如何在教育或者体育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下,对于国家级、省市级、甚至是校级的大学生拳击比赛建设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在组别设置、学生安全等方面给予重点考虑,使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拳击比赛。同时,大学生拳击比赛体系的完善,能给众多大学生、特别是非体育专业学生更多在赛场之上展示自己的机会,这样能更好的促进其参与到拳击运动中去,从而使拳击这项运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为构建高校拳击文化打下重要的参与人群基础。

3.2 普及拳击知识

拳击之所以在高校发展缓慢、开展范围一直处于小众的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对于拳击运动的深层了解,从而产生了错误的认知。诚然,拳击运动是一项对抗较为激烈的运动,属于典型的同场对抗类项目,所以在训练与比赛中会出现有相关损伤的发生,但是因为缺乏对于拳击的了解,人们往往夸大了拳击对于人体的伤害程度。其实,从各类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发生的频率来看,拳击是一项非常安全的运动,因为拳击规则完善且对于运动员有着很好的保护措施,所以真正的拳击运动伤害事故极率较小,特别是奥运拳击体系,也就是常说的业余拳击之中,更强调了对于运动员的安全保护。所以在高校之中要构建拳击文化,普及科学的、正确的拳击运动知识,使高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及其家人能对于拳击运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才能消除拳击运动在高校发展的壁垒。在高校普及拳击运动知识的途径有很多,可以邀请一些拳击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校园进行专题讲座,更可以利用当前便捷的自媒体,在学生群体中进行正确拳击知识的宣传。另一方面,体育教师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直接授业者,也是宣传与普及拳击知识的重要群体,可以通过集中学习、培训的形式使高校体育教师对于拳击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与理解,让他们在校园里传播正确的拳击运动理念,从根本上消除学校及其学生对于拳击运动的误解,为拳击文化的普及消除思想上的壁垒。

3.3 开展拳击课程

拳击课程的开展,可以说是构建高校拳击文化最为重要的部分,也是最为具有实践性的方式。在上文之中已经提到,当前拳击在我国高校之中开展的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高校无论是公共体育教学还是体育专业都没有开设拳击课程。所以要进行高校文化的构建,进行拳击课程的开设是当务之急,因为拳击课程的逐渐开展,才能使学生真正有组织性的参与到拳击运动中。拳击课程的开展不受场地、器材限制,几乎我国的高等学校都有条件开展拳击运动。在师资方面,因为武术运动在高校的普及程度较高,每所学校都有从事武术散打的教师,散打与拳击有许多相同之处,所以这些武术散打教师通过拳击的短期培训,都可以基本掌握拳击的技术、训练方法等内容,完全可以胜任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在高校积极开展拳击课程,可以使学生切身的投入到拳击学习之中,是高校拳击文化构建最为核心的部分。

3.4 拳击俱乐部进驻高校

在高校之中构建拳击文化除了大学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很好的借助外力的协助,特别是当前高校与地方企业积极合作,进行开放式办学的时期里。当前许多社会的拳击俱乐部已经形成较大的规模,在教练师资、拳击市场化发展等有着较强的资源,高校积极的与拳击俱乐部进行合作,把一些资源丰富,较为成熟的拳击俱乐部引入高校之中,能很好促进高校拳击文化建设的步伐。如重庆文理学院就与鼎霸体育文化公司的校企合作,在该校建立了第一个高校拳击俱乐部等一些列活动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央视体育频道对其进行了专题性的报道,同时俱乐部的落成为促进其学校拳击运动的普及与构建学校的拳击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在构建高校拳击文化时,不能忽视社会的力量,把具有较强实力的拳击俱乐部引进高校,协助校园拳击的开展与文化的构建。

4. 结语

因为高等学校在社会发展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所以构建高校拳击文化,是我们拳击运动发展的一个重要布局,同时也是我国拳击运动发展及国家拳击文化形成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把拳击运动更好的在高校推广,并构建起文化体系是拳击运动发展与高校文化建设的一种双赢。

猜你喜欢

普及校园运动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不正经运动范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天文知识普及
引导发展 推广普及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