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啦啦操与健美操教学的有机结合

2018-01-28沈惠红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侧重于参与者环节

沈惠红

目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的Aerobics(健美操)教学已从根本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希望可以找到匹配于社会需要并与生活相结合、适应学生成长的教学体系。依附于教学改革,高校体育教学遵循改革的基本原则,即以创新观念为基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现阶段Cheerleading(啦啦操)运动广受学生的追捧,把Cheerleading渗透至体育教学环节,不但能够深化体育教学,同时还可以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文章将以试论啦啦操与健美操教学的有机结合作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予以深入的探究,相关内容如下所述。

1. 啦啦操与健美操教学结合的意义

以国内近年来所承办的体育赛事大多渗透了Cheerleading元素。进行表演的运动员,经此项运动展示其激情,因此在赛场上运动员把自己的激情展现给观众。本人认为,Cheerleading、Aerobics教学结合的主要价值包括下述几方面:(1)可以彰显运动员的青春朝气,同时具有积极向上的寓意,而且Cheerleading、Aerobics相结合,可以深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学生在表演过程,不但能够彰显其造型的美感,同时配合活力四射的音乐及动作,使整体运动更具时代感。而在此过程中,道具的使用会为人们带来一种不一样的视觉盛宴。因此在欣赏的同时可以体会到青春的朝气及积极向上的精神。(2)Cheerleading、Aerobics相结合,可以体现参与者的真实个性,同时能够深化参与者的自信心。在表演时,所有参与者都会将其感染力传递给在场的观众。

Cheerleading、Aerobics相结合,其运动形式更富有活力,且具有激情,学生为观众呈现的即为最热情最奔放的一面,所以这会从根本深化学生的表现力。同时,教师在教学环节,有意识的把各种风格的音乐渗透至教学,那么学生就会根据相应的节奏进行表演,多元化的节奏形式会让学生拥有强烈的表现欲。

而Cheerleading要在表演的同时体现美感,需具备较强的协调性,这需要参与者拥有团队协作意识。Cheerleading即为一项集体的运动,其更侧重于整体效果,特别是个别相对典型的动作,需要多人协作才可以完成,因此团队协作能力是参与者所需具备的基础条件。而学生经不懈的练习,团队意识自然会有所提高。

Cheerleading是比赛表演的一种形式,其寓意球队获得胜利,因此具有一定的鼓舞作用,不过若想深化鼓舞的有效性,那么就要持续的予以创新。所以,编排Cheerleading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而设计,在侧重于动作的连贯性及美感的基础上,还要具备较强的个性。而在Cheerleading、Aerobics教学相结合后,学生就会获得大量的编排机会,学生在编排的同时会拓展思维,长此以往创新能力随之得到提高。

2. 啦啦操与健美操教相结合的有利因素

Cheerleading之所以可以轻松的与Aerobics教学相结合,是由于二者具有相同点,而相同点即为深化二者有机结合的主要因素。

Cheerleading、Aerobics对学习者的身体姿态要求基本相同,主要包括:挺胸收腹、绷腰直膝。同时,Cheerleading、Aerobics都需要学习者双眼有神、体态直挺,姿态端正,手位准确。同时Cheerleading、Aerobics都侧重于动作与音乐配合的默契性。众所周知,Aerobics教学环节,老师要引导学生怎样可以一边做动作一边配合乐曲,只有在动作与音乐配合默契的情况下,才会体现Aerobics的艺术表现力。同样Cheerleading也要求动作与音乐的协调性,因此,二者具有较多的共同点,在教学过程中可讲授共性知识与技巧。而且,Cheerleading与Aerobics的技术动作要求相近。二者均为艺体类项目,因此技术动作有较多的相同点。举例说明,Cheerleading、Aerobics都对学习者的转体、跑步以及高踢腿有一定规范,也就是动作需要达到标准,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美感,进而确保观赏性。而Cheerleading、Aerobics的典型技术动作要点均为柔韧、平衡以及协调性。学习者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才可以达到标准。

不论Cheerleading亦或Aerobics,都是以锻炼协调性为主要运动,Cheerleading、Aerobics均需学习者的身体肌肉群可以达到高度的配合,进而提高学习人员的灵活性及运动能力。同时,二者的最终目即为希望人们通过运动强健体魄,进而加强身体素质。而且,Cheerleading与Aerobics都是团体艺术项目,具有一定的表演价值。

3. 啦啦操与健美操教学结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上述我们提到,Cheerleading与Aerobics结合即为一项具有较强表演价值的体育项目,运动员经表演展示自我,进而使观众体会到运动的感染力。在组织的同时,可以彰显自身的价值。在表演的时候,运动员们依附于音乐,身体随之律动,在动作结构中彰显情感及个性。在教学环节,老师在设计课程的基础上,要侧重于学生情感表现力的培养。此运动要依附于音乐节奏,激发学生的表现力,学生在音乐中体现青春活力。老师在教学时,可将差异化风格的音乐渗透至到表演中,进而强化节奏的律动,在律动中,体现各种动作组合。老师在教学环节要刻意的将此类元素讲授给学生。依附于此观念,学生能够在乐曲中体现出快慢相间、动静有序的运动模式。同时,老师在教学环节要对学生肢体动作的表现力予以全面的培养。Cheerleading与Aerobics在表演过程中,主要是参与者利用肢体动作去彰显意蕴。学生在练习时,可依附于个体的灵活性以及柔韧性予以练习,而教师在教学时也要侧重于动作规范的训练,同时依附于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去设计教学计划,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指向性的教学,因此深化学生的个体化特性。

众所周知,Cheerleading、Aerobics均为团队运动项目,二者在表演的同时需要参与者密切的协作。老师在一般训练环节,要侧重于对学生团体协作性的练习。高校在设计Cheerleading、Aerobics结合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深化对学生组织能力的培养。作为团体项目,不论是在训练亦或在排练阶段,都要侧重于整体队形队列练习。参与者需予以必要的协作交流,同时在学生练习动作时要相互交流。Cheerleading、Aerobics结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切记,二者存在一定的区别。在动作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前者整个过程需加入口号,因为这些口号可以激励运动员的行为,进而让运动员产生积极精神。而且,口号在音乐的衬托下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同时与动作配合,因此这些细小元素在一般教学中要予以相应的训练。老师把Cheerleading结合至Aerobics运动中,其目的即为使学生在快乐活跃的分为中进行体育锻炼,让学生可以强健体魄,同时深化动作技能。

4. 啦啦操与健美操教学的结合方式

上文阐释有很多有利因素可以使Cheerleading融入至Aerobics教学中,不过若方法不正确,那么也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老师需全面考虑,择取最佳方法,进而使Cheerleading与Aerobics教学有机结合。

老师可以根据既有的Aerobics教学模式予以教学,仅在教学初期,渗透一些有关Cheerleading的知识,其中可包括Cheerleading的文化底蕴、Cheerleading的基本技术动作、道具以及口号等。Aerobics的动作教学可以以Cheerleading的组合动作为基础,在教学环节穿插Cheerleading的动感音乐及动作口令。老师完全可以将Cheerleading作为Aerobics教学的热身运动,这样学生学习健美操之前,不但能够进行热身,同时还可以让学生逐渐掌握Cheerleading。

同时老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对Aerobics教学构架予以有针对性的调整,因此留出一部分时间为学生讲授Cheerleading。由于Cheerleading与Aerobics的技术动作有大量的相同点,因此老师可以同时讲解两种运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比教学法,分别为学生讲解Aerobics与Cheerleading的相同点及不同点。在此基础上老师再有指向性的对某一点进行重点讲解,长此以往,学生对这两种运动都会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老师完成讲解后,要全面深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几个小组的学生根据Cheerleading的动作特性,编排一整套Cheerleading动作,其余的小组则练习Aerobics动作,在各小组都编排完Cheerleading动作动作后,通过比赛的形式予以表演,完成表演后,让其他小组的学生予以评价。这样不但可以将Cheerleading很好地渗透至Aerobics教学中,同时还可以深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完善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5. 总结

综上所述, 针对Cheerleading、Aerobics教学的有机结合,老师要在教学环节,第一时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内容予以有针对性的调整。择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深化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针对两种教学有机结合,教师要提升课程的设计能力,因此可以更好的进行教学,进而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侧重于参与者环节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门限秘密分享中高效添加新参与者方案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妈妈是一座山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文学的两股劲儿
基于代理的多方公平交换签名方案
空巢青年
海外侨领愿做“金丝带”“参与者”和“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