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今交融展新貌

2018-01-27关颖鸥

中文信息 2017年12期

关颖鸥

摘 要:古今碰撞,中西交融,社会在发展,观念在更新。今后将向我们展开语文教学的新天地,在对“应试教育”反思的过程中,人们较多的以西方如美国、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等国的教育,来比较中国乃至东方的教育,以蔡元培、陶行知、叶圣陶、丁肇中、杨振宁等大家的教育思想来抨击“应试教育”的弊端。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各有优势长短。避短扬长,去劣取优,应该是未来语文教学的思路。

关键词:传统和现代 东方和西方 避短扬长 语文教学的思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2-0-01

一、思想:接收向创新转化

1.营造创新环境,少限制,多宽容。不可“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

2.激活创新意识。这是创新的动力系统。课堂的教学程序安排、教学语言运用、教学媒体选择、教學活动组织、作业训练设计都应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和好疑多问。

3.开发创新智能。如;①质疑。真正的学问应该在“问”,学习“怎样问”,课堂教学必须有质疑问难的过程。②求异。用例不胜枚举。就“一”而言,就有一词多义,一义多式,一题多文,一句多解,一语多镜等。③逆向。有逆向思考,逆向主旨等。如“近朱者未必赤”,“为‘狼来了叫好,”,与《陶者》主旨相逆的改诗:“十指不沾泥,屋上无片瓦;陶尽门前土,鳞鳞居大厦。”《蜘蛛和蚕》中的“蚕”营造自己的安乐窝不该获奖,《狐狸和乌鸦》中的乌鸦听坏话也上当,《意想不到的灾害》论证“好事引出坏的结果”等。④跳跃。课堂教学不能“天衣无缝”,面面俱到,应留下许多空白让学生自学与填补。如,生字新词的难点选择,某些语句火者段落的举一反三,作文练习中的想象补白等。⑤类比,也是求同。《蝙蝠和雷达》、《鱼和潜水艇》、《青蛙的眼睛》《落花生》、《白杨》等都是“类比”思维训练的好课文。⑥想象。如浮想、扩想、续想、联想、设想、拟想、喻想、猜想、推想等。⑦模仿。模仿中包含着创新,许多文学名著也都是模仿的产物。“仿读”、“仿说”、“仿写”也应是语文训练常用的手段。

二、内容:知识向生活贴近

1.生活是“生”的,生机盎然,无时不在。学习新知识应多以学生身边的生活切入,让学生发现新知识产生的规律。课文揭题与体验,口语训练导入与演讲,作文取材与教学,都应避免程式化和学术气。有位教师教“通知”,以早上校长叫他通知学生开会引入,让学生想办法,怎样使每个学生都知道开会这件事,由种种“通知”办法,引出“通知”,最后写出了规范的通知。通知的作用、格式也自然地掌握了。

2.生活是“活”的,要活动,要操作。要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教学“活”起来。一位美国人给中国孩子上自然课《蜗牛的习性》,没讲一句话,学生却掌握了蜗牛的习性。有位教师上《找骆驼》,选择了许多学生“喜闻乐动”的形式,如齐站、同演、互议共决、异说等。判断骆驼啃过的树叶究竟是“多一块”还是“少一块”,就是让学生用游戏“剪刀石头布”来裁决的。

3.生活是有“情”的。喜、怒、哀、乐、忧、恐、惊,语文无疑是饱含情感的学科。古今中外,人事物景,无不浸透着作者编者的情感。干巴巴的说教,孤零零的分析,只能把学生逼近“言恶学科”的黑名单。

4.生活是有“用”的。应强调知识的应用性、综合性、开放性。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消息见闻、辩论争议、自我亮相、感想体会、总结汇报、通信便条、布置设计、说明介绍、过程描述时经常遇到和用到的,作文便可以进行这些“有所谓”的训练,不至于“无病呻吟”。

三、规矩向民主开放

西方的课堂,学生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有时还和老师“打”成一片,学习积极性却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反观我们的课堂,教师居高临下,学生正襟危坐——叠手放桌或背手挺身。若有学生为了吸引老师注意,举手请命“嗯嗯”,肘突撞桌“咚咚”,踮脚尖拉长身子,不举手频频“插嘴”,则领导责教师,教师训学生,以至于学生噤若寒蝉。规矩是有了,但学习积极性却没了。

主动学习是最好的学习习惯之一,任何对规矩的评价,都应以此为衡。起立,何必千篇一律“老师好”;上课老师可坐学生位,必要时有“指点”,而学生则上讲台当“老师”,不解时才“求援”;答问,举手发言该提倡,蜂拥讲台与老师辩论也可张扬;讨论,学生前后左右结对可以,“东北”“西南”联合也并非不可。坐久了,可“送”一二分钟埋头闭眼;动口多了,就动手写一写;动脑多了,就听一听配乐——因为换一方式就是休息。师生平等关系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

四、手段:丰富向简洁回归

一道题目是一段历史,一篇文章是一个世界,一首短诗,饱含人生哲理,一个图形,布满体面点线。在讲《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老师大讲用词准确、语句多变、语言动作、性格特点,时间花不少而学生昏昏欲睡,本单元最重要的训练——有声有色复述故事却淡忘了。

丰富应该向简洁回归。如低年级语文,应着重要求学生把音读准,把字写好,穿插自然的说话训练;高年级阅读教学,重在把语言文字化为自己头脑中的情境。一篇课文,精妙之处触目皆是,突破一点,力求“牵一发而动全身”。确立“以朗读为中心”组织阅读教学,也可收到较好效益。朗读可以知内容、清层次、解含义、可以悟感情、明善恶、冶情操,可以联“生活”品佳句、启才思,可以显情态、学交际、练口才。标点符号、字词句篇、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朗读都能奏效。

五、评价:分数向表现倾斜

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曾推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教学经历的节目。这位教师初登讲台,豪情满怀,培养的学生畅所欲言,善于交际,自办刊物有声有色。可一统考,他的学生排名倒数,奖金被扣发。他不得不“悬崖勒马”让学生死记硬背,“大运动量训练”,学生反感,教师内疚。第二年,他的班竟名列前茅。奖金来了,这位教师却走了。事实上,学生对特级教师的课颇有好评,认为注重学生表现:兴趣活动、发言表演、质疑问难、讨论争辩、动手操作、观察实验、想象延伸、求异创见、编报办刊。这样的课轻松有趣,学起来“有劲”。古今碰撞,中西交融,社会在发展,观念在更新。今后将向我们展开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胡虹丽. 坚守与创新: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2]尹继兰. 对联与语文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