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对新时代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启示

2018-01-27杨明娇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修养党员干部

[摘要]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作为党员干部个人而言,就必须加强党性修养。通过重温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加强党员干部的修养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针对性。当前党员干部加强修养,主要是做到坚持“四个统一”,即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崇高理想与担当实干的统一和守规矩与“慎独”的统一。

[关键词]党员干部;修养;四个统一

[作者简介]杨明娇(1982-),女,南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党建课题“高校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及其实效性研究”赣教党字[2012]50号文件。

[中图分类号] D2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8)01-0044-02

1937年,刘少奇在延安马列学院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公开演讲,同年8月在延安《解放》周刊上连载。这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的关于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系统理论。今天,重温这篇文章,对于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的党员干部加强自身的修养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一、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刘少奇指出,共产党员的修养要在革命的实践中修养和锻炼,而这种修养和锻炼的唯一目的又是为了人民。这深刻地揭示了一个道理:党员干部的修养必须使党性与人民性统一起来。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本质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但是,在现实中,有些党员干部却将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与人民性割裂甚至对立起来。对此,务必要坚决抵制。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具体来讲,就是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中、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和在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上将两者统一好。

二、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统一

刘少奇指出,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能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这也揭示了理论与实际的关系,两者必须统一起来。

理论是否联系实际,不仅是一个哲学上的认识论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理论终究是思想的力量,不能直接改变世界,理论必须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并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转化为推进社会发展的力量。但在现实工作中,一些党员干部却经常会有理论与实际联系不起来的情况。如经验主义,否定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决策和具体落实工作上,按照老经验老办法行事,不结合时代的变迁进行创新,其结果必然是工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重视经验,但绝不局限于经验,更不能唯经验论。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首先,要将学习理论作为基本前提。如果没有掌握科学的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就无法联系实际。陈云曾指出,“如果书没读懂,就不要急于去联系实际,弄得牛头不对马嘴,还不如把书上的东西读懂。读懂就是消化”。其次,要注重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充分运用习近平提倡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等理论思维对重大现实问题“加以考察,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阶段”。总的来讲,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用毛泽东教导我们的方法来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统一。

三、坚持崇高理想与担当实干的统一

刘少奇指出,我们共产党员,要有最伟大的理想、最伟大的奋斗目标,同时,又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最切实的工作。这是共产党的特点。如果只有伟大而高尚的理想,而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切实的实际工作,那就不是一个好共产党员,那只能是空想家、空谈家或学究。相反,如果没有实际工作,没有伟大而高尚的共产主义理想,那也不是好共产党员,而是碌碌庸庸的事务主义者。他告诫党员,只有把崇高的理想、切实的工作和实事求是的精神统一起来,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共产党员。

習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应该说,党员干部的理想目标是非常明确的,能否实现理想关键是看担当实干。不担当、不作为、不实干,在党员干部中还是存在的,不仅贻误了发展时机,也损害了党的威信。

担当实干需要能力,需要智慧。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在各项工作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所以,光有担当实干的精神还不够,还必须具备遇到困难能破题的本领,否则就是盲目的担当,就是蛮干,干不出实效。有时在困难面前裹足不前,根本原因也是本领问题。所以,要增强担当实干的“本领”。增强本领,首要的是提升学习力。孔子在《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学而优则仕”,这句话大家都知道,但是,在这句话的后面,还有一句话,那就是“仕而优则学”。后面这句话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说明了从政为官者要想业绩突出,有所作为,必须加强学习。学习,就要为提升工作水平服务,为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服务。当前,务必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的统一。增强本领,关键是提升创新力。要用创新的思路谋划发展,用创新的精神凝聚力量,用创新的措施破解难题。增强本领,最终必须落实到执行力上。要做到遇到问题不回避、碰到困难不退缩,做事有始有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四、坚持守规矩与“慎独”的统一

刘少奇指出,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同时,要在党内斗争中团结党,提高党的纪律和威信。同时注意处理守规矩和“慎独”的关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首位。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规矩不仅包括了党纪国法,也包含了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讲规矩更多的是他律。“慎独”,更多强调的是洁身自好,是自律,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更有助于加强党员干部的修养。讲规矩是底线,是每个党员干部必须做到的,讲规矩首要的就是讲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慎独”,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八小时以内”,还要管好自己的“八小时以外”;不仅要在公众场合做好榜样、发挥表率作用,在独处的场合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法违纪的事情。惟有从一点一滴做起,于“无人见处”下功夫,才能够坚持纯洁的党性原则,才能够坚持“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才能够达到“慎独”的境界,做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做一个让党和国家放心、让人民满意的优秀党员干部!

[参考文献]

[1]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2]习近平.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

[3]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ndprint

猜你喜欢

修养党员干部
党员干部新书架
党员干部新书架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党员干部要姓“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