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的实践辩证法思想研究

2018-01-27彭利凯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对立统一系统思维

[摘要]实践辩证法是新时期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解读,顺着这一路径从主体与客体维度,理论与实践维度,时间性与逻辑性维度,对立统一与系统性维度,对习近平的实践辩证法思想进行解读。希望以此发掘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辩证法在中国的创新性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实践辩证法;对立统一;系统思维

[作者简介]彭利凯(1987-),男,汉族,湖南郴州人,中共北湖区委党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 B0-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8)02-0018-03

实践辩证法是新时期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新解读。实践辩证法哲学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前全部哲学的根本是实践的观点和贯穿于实践的辩证的观点。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对之前所有哲学革命的遗产,也就是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的合理部分。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天才的猜测到了世界辩证运行的规律,这是费尔巴哈机械唯物主义所不能到达的高度。但是正如恩格斯所说,黑格尔只是从形式方面来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所以没法合理解释现实感性的人的活动,以及由现实的感性的人的活动引发的整个自然世界和人自身的变化。马克思的实践观点找到了思维与存在的连接点——实践,同时又克服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抽象形式,引起了整个哲学的革命。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解读习近平的实践辩证法思想。实践辩证法把实践分为几个维度,重点分析以下几个维度:

实践是人这个主体运用工具对自然界这个客体进行社会性的改造。由此可以看出,实践必然要涉及到实践的主体和客体。

一、主体与客体维度

(一)以人为主体,以人民为中心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就是实践的主体,而且只有人才能成为实践的主体。但是主体不是抽象的,实践的主体包含着自己的需求和目的,也不可避免的带有社会性,因为人从事生产劳动等实践必须是社会的实践,人必须通过社会这个中介来获得和满足物质需要和情感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也就产生了实践的主体性评价,也就是什么样地实践是好的实践。从个人来说,满足自己需要和目的的实践就是有益的实践,从社会来说,为大多数人谋福利的实践才是有益的实践,也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思想突出了这样一个标准,就像习近平说:小康不小康关键靠老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都体现了以人民为评价中心的实践观。

(二)尊重客观现实,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客体表现为人实践的对象,实践的对象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毛泽东把实践活动分为三种:生产劳动、变革社会关系、实验。相对应的客体也可以分为三种:生产劳动对象,社会变革对象和实验对象。作为国家治理层面习近平面对的主要是需要变革的社会现状。习近平尊重社会现状,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个论断表明习近平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尊重社会现存状态,并在这个前提下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习近平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也是在深刻认识资源配置的客觀规律下提出来的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积极解放。

实践辩证法,是指人的实践过程贯穿着辩证法,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理论与实践、时间性与逻辑性、对称与非对称性的几个辩证的范畴。

二、理论与实践维度

(一)实践的问题导向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矛盾的突出表现,是实践的导向。习近平的实践辩证法有着鲜明的问题导向。2016年6月28日,习近平第一次提出“四个自信”。这其实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的一种反思。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在中国生根发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以往总是从人民对道路的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来探讨这个问题,却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契合性。如果不彻底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契合性,就没法继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纵深。习近平提出文化自信与其他三个自信也即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是继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的需要,是继续深化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需要。

正是因为小康社会还没有完全建成才需要攻坚克难,正是因为少数腐败分子破坏了中国的政治生态平衡才需要高压反腐,也正是因为大水漫灌式的扶贫没有达到理想效果才提出了精准到人精准到户的精准扶贫。习近平的这些问题意识集中体现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压反腐和精准扶贫的各项新政中。这些措施有效的解决了中国当前社会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突出矛盾,深得老百姓的拥护。

(二)强化理论指导和文化的基础作用

习近平非常强调理论的指导。在经济新常态理论的引领下,正实现经济结构合理调整和增加方式的集约化增长,通过确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开创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通过伟大的中国梦理论不断的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心聚力。通过这些理论明显的感觉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不断的迈向现代化。

习近平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同时又特别强调文化作为孕育理论土壤的重要性。他提出四个自信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理论创新,必将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实践的运动中产生理论,把先进的理论固化就是制度,但是进一步挖掘会发现先进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和文化的契合。文化是实践的前提,如果没有文化只有实践,那实践跟动物的生存方式就没有两样,更不可能产生先进的理论的,同时文化也是实践产物,是以往实践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产生离不开西方的文化传统,同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传播也离不开中国的文化传统。习近平对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几个方面的思考蕴含着深刻的洞见,必将为我们处理好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方面的关系提供指导。endprint

三、时间性与逻辑性维度

(一)历史性和时代性的辩证统一

实践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表现为实践总是处于一定历史阶段的实践,同时正是因为实践处于一定的历史阶段,所以它具有所处特定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中国目前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努力探索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提供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党的领导集体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江泽民成功的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向了二十一世纪,而胡锦涛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正处于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中实现第三步的过程之中,从这个角度看,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在毛泽东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是一种历史的继承。但是,中国现在所处的阶段又不可避免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正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指出的那样,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过去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已经由“站起来”、“富起来”正转变为“强起来”。习近平指出:“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民族复兴的能力和信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也是一种发展。而三个前所未有则鲜明的指出了建设当前社会主义社会的时代特征。时代特征赋予了我们极大的能动性,正是在这一能动性下,习近平提出了两个百年的现实设想,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提出了四个自信的深刻总结。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全方位建设。所以习近平提出的战略构想和治国理政的新思维既包含了历史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二)逻辑性和历史性的辩证统一

按照哲学的观点,历史是向前推演的,逻辑是向后推演的。但是最后必将实现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比如说自然界对人类来说是先存在的,先有自然界才有人类,这就是历史的先在性,但是从逻辑上来看,是先有人类才有自然(世界)。因为只有人类认识了世界才有世界的存在。所以逻辑与历史在当下实现统一。类似的从历史来看可以看到先有毛泽东那一代人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才有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再有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一步深化发展。这是历史的先在性。但是另一方面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也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四个自信,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在不断的增加中国化的社会主义的新内涵,在逻辑上具有先在性,也就是说目前的特色社会主义是有史以来最完备的社会主义。在逻辑上具有优越性。对当前社会主义的认识能够提高对以前社会主义的认识,能够更深刻全面的评价以前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能够对以前的历史有种理论的自觉。但是不能因此就否定以前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前的历史。因为按照逻辑来说它是不问时间只问对错的。所以它中间会剪裁掉很多多余的曲折的部分。但是历史不是这样的,历史充满了偶然性和曲折性。不能因为逻辑的正确就否定历史的曲折。不能因为寻找到了正确的逻辑(在当前中国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否定过去的历史,认为过去错误的尝试就是没有价值的。具体的表现在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历史否定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历史。同样的,不能用五位一体否定三位一体、四位一体,不能用五大发展理念全盘否定过去的发展模式。意思是说不能否定错误的尝试也有正面的价值。习近平对毛泽东功绩的评价,对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历史地位的客观评价深刻体现了习近平对历史性和逻辑性统一观点的运用。

四、对立统一与系统性的维度

按照传统辩证法的理解,辩证法主要是关于事物发展的学说,由质变量变、对立统一、矛盾的否定之否定三个规律组成,而对立统一的矛盾观是三个规律的核心。整个传统辩证法说到底是以矛盾论为中心展开自己的理论体系。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系统论在自然社会科学的异军突起,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传统辩证法的片面性,因为传统辩证法只是抽象了事物发展的对称性和线性历程,沒法解释联系的非对称和非线性。按照以上几个维度可以看到习近平在传统辩证法上的实践智慧,但是在很多方面习近平的实践辩证法深刻的又鲜明的体现了新时代的辩证法——系统论的思维。

(一)从非此即彼到合作共赢

按照系统论的辩证法,事物不是一分为二的非此即彼而是一分为多的相互合作。在传统辩证法角度看来,量变是从属于质变的,量变的目的是为了促成质的飞跃,但是系统论不这样认为,系统论认为量变的目的是对质变的维持而不是突破。在这样一种新的辩证法思维下。习近平提出了合作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新的外交观念以区别于对抗对立的传统国际思维。合作共赢就是要维护二战之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而且是对和平与发展的进一步深化。和平与发展没有突出合作共赢的同心协力,而合作共赢更能体现对和平和发展这个现状的巩固。一带一路也是在协调合作的基础上提出的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构想。不论是合作共赢还是一带一路,都是在不改变人类和平共处现状下提出来的,并没有打破人类和平这一质的规定性,反而深化和巩固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二)从强调结构到强调功能

按照矛盾的观点来看,事物的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统一却是暂时的有条件的,斗争的目的是要用一种性质的东西消灭另一种性质的东西,从而产生质变。在这样一种观点下更多的是强调结构和成分的合法性。比如之前强调公有制成分的纯而又纯。当然强调结构并没有错,习近平也没有忽视从结构层面上来研究社会的发展。比如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五位一体的理念就是对整个人类与自然结构的细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也揭示对社会建设、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三个方面有机构成。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把整个事物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分为结构和功能两类而且强调功能,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比如说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思维,就是看到了市场对解放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功能,而不再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因为不管你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和结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放人、实现为人的发展。类似的,再比如说绿色、创新、共享、协调、开放五大发展理念是对单纯的追求GDP总量的发展模式的一种突破。同样的习近平把中国梦概括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个层面也是基于功能上的定义。

通过以上几个维度的分析,可以看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观,同时也强调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强调理论(文化)与实践的辩证统一,特别是强调文化作为孕育理论的土壤的基础作用,强调历史和逻辑的辩证统一,同时也可以看到习近平对系统论思想的深刻见解。通过这些维度的分析,可以看出习近平治国理政措施鲜明的实践特点和辩证性。习近平的实践辩证法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深化,同时也是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解决新问题新挑战的新思路。这些新思维是新一代领导集体宝贵的智慧结晶,必将带领我们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也必将推动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最终将不断的开创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和伟大成就。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

[2]杨晶.论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哲学的创新性运用和发展[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4.

[3]王连喜.论习近平以人为本全面深化改革的哲学观[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4.

[4]姚满林.论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4.

[5]杨卫军.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哲学底蕴[J].学习与实践,2016.endprint

猜你喜欢

对立统一系统思维
以系统思维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
系统思维视角下的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研究
商科学生系统思维能力提升对策探索
极限思想的辩证思考与理解
分布式系统中的辩证对立统一概念与方法
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