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的人民群众历史观及现实意义

2018-01-27张浩明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人民群众历史观现实意义

[摘要]人民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人民群众观的内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它仍是党遵循的基本路线。

[关键词]毛泽东;人民群众;历史观;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张浩明(1992-),男,汉族,河北省正定县人,太原师范学院政治系,硕士,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中共党史。

[中图分类号] D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8)01-0019-02

人民群众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先进性体现在国内外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方方面面,不论从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说,还是从新中国建立的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上看,抑或是古巴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这在某种程度上都反映着群众观对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和发展起着不可缺少的积极推动作用。

一、毛泽东人民群众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马克思、恩格斯等在进行深入分析后,科学的、创造的提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围绕这一观点,马恩对群众路线有过多次论述。在《神圣家族》中,他们提到“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扩大。”①他们也曾指出,“批判的批判什么都没有创造,工人创造一切。”②人民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在一定科学理论产生后,各国无产者为争取独立和自由,进行了长期的艰难的斗争。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列宁不仅从理论上阐释了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同时,他也把这一观点运用到实践中去,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能在中国这片大地上,得以传播和发展不得不说在某种程度上和中国传统哲学有着契合,并相互融合。群众观这一重要组成部分,也不可避免的和中国传统思想发生着碰撞和融合。群众路线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中起着决定的作用,而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也是在强调着重视人民的作用。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这是对群众观的发展,李大钊这一中国的第一位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更是提出了“民彝史观”。从李大钊的思想历程可以看出,中国有着传统的“民”的思想,所以,当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其不可避免的和中国传统思想形成交集,自然而然的早期革命党人很顺利的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并发扬光大,指导着中国革命斗争并取得胜利。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不是偶然,在某种程度上是受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这反映着两种哲学思想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在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上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毛泽东能科学的把群众路线运用到实践中去,自然是客观的受到两种观点的影响。毛泽东出生在中国传统的小农家庭中,从早年就受到中国传统优秀思想的熏陶,他在学习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时,就注重实践,重实际,强调把理论付诸实践,积极投身实践活动。从实践中实现自身理想人格,这便是吸收了儒家“即世間而出世间”的人生追求。在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下,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他很自然的便接受到实践的观点,并科学地运用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不得不说是受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并找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契合点。毛泽东所生活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作为仁人志士的他胸怀报国大志,愿拯救身处苦难的人民,对中国的前途进行了深入思考,意识到只有人民群众自己才能救自己,这才使他在中国革命斗争和建设时期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二、毛泽东的人民群众历史观

毛泽东灵活的运用群众路线,集中地反映在他诸多的著作中。

在战争年代,毛泽东曾论述,人民群众对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作用。在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也确实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共克艰难。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各个历史时期,其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即要求党员树立群众观念。毛泽东在1934年1月所作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便是对党员提出了要求,在文中他强调从标题中的两个层面做好群众工作,旧中国的中国人民生活在深重苦难中,只是简单的以口号发动人民群众奋起革命无疑是苍白的,要切实走到人民群众中去,从他们身边的吃穿用行点滴关心,这样才能走入他们的心中,老百姓也才会信服你。毛泽东以生动的实例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困苦,他也强调要从老百姓身边的小事关注他们,人民身边无小事,这样他们才“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作他们无尚光荣的旗帜。”③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群众路线运用的光辉典范。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建立中国最广大人民团结起来的爱国统一战线理论,帮助中国人民成功反抗日本侵略者,取得抗战的胜利,1937年《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等文章深刻强调了建立中国最广大人民的爱国统一战线,他说“全国人民除汉奸外,都有武装抗敌的自由”,④也正是这一时期,毛泽东系统地论述了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同时把它成功的运用到战争实践里来。要依靠人民群众,就是从党内自身先做起。1942年,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提到,对党员干部本身要进行改造,密切联系人民群众。通过整风运动,不仅净化了党的内部,也加强了党的领导能力,为更好团结人民群众打下了坚实的保障。这一时期的《为人民服务》一文,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反映,“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⑤在党的七大报告中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世界历史的创造者。”这种科学的唯物史观不仅使战争取得胜利,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不竭之源。如何进行群众工作,这一时期的毛泽东,提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科学论断。毛泽东科学的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提出众多真知灼见只依靠共产党员的实践是远不够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才是丰富的,只有充分依靠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才能切实落实好群众路线。当然,更重要的是到群众中去,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改造自身工作,是为了能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这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深刻内涵,也是群众工作的重要方法。延安大生产时期,正是利用科学的群众工作方法,广大根据地人民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力更生,解决了战时资源贫乏的问题,为前线军队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这种军民鱼水情的良好氛围,是党在战争时期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毛泽东在1943年《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一文中提出要“无例外地举行一次拥政爱民和拥军优抗的大规模的群众运动。”⑥进入解放战争时期,群众路线又增加了许多新的内涵。毛泽东在这一时期《论人民民主专政》阐述了政权是人民的,国家是要靠人民统治的。人民的国家是人民建立的,也依靠人民治理,在文中毛泽东深刻揭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这是对“人民”明确的界定,也是为今后依靠人民开展群众路线提出了要求。在文中也明确的提出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也是中国的国体。endprint

三、新时期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的共产党人面对新形势,站在新阶段对全体党员进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这既是提醒全体共产党员不能忘记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向广大人民群众传达一个积极的信息,党永远要把这一优良传统发扬下去,习近平曾说:“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他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面对一些共产党员出现的问题,他提出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这反映了虽然群众路线在战争年代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但在和平建设时期,群众路线依然有战略高度的方法论指导意义。在新阶段,人民群众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贫富差距拉大,环境、医疗、教育、就业、住房等诸多新问题困扰着人民群众生活的各个层面。在这些众多的问题下,再谈群众路线依然具有着重大现实意义,所以在十八大上,进一步丰富了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例如提出“五位一体”的新要求,明确提出“两个翻番,两个同步”等,这些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深入,也是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新时期的群众路线,具体方法是不能再把以前的成功经验照搬硬套,但实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总体方法指导原则没有变。但应注意到,当前的社会面临的矛盾越来越复杂,如果仅孤立的运用群众路线,这是行不通的。应该把群众路线综合运用至工作的方方面面,在继承中创新,这样才会领会到群众观的实质。总之,做群众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新一届领导集体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丰富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内涵,它着重强调了要保持官员和人民群众的有机统一,重点对官员提出了新形势下新要求,这是以往群众路线中没有的新内涵,这适应了新阶段,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真正在群众路线问题上做到与时俱进。

不论从历史抑或是现实上看,群众路线在各个时期都保持着其强大的生命力。不同的时代,群众的涵义不同,群众路线也有着不同的定义,但它的精髓却是一脉相承的,不论在任何时期,群众路线都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法宝,在指导着革命和建设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可以说,群众路线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因此,群众观在过去,当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未来它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深远指导意义。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第125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第327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906页.

⑥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868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

[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

[6]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7]杨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民群众历史观现实意义
村志在乡村文化承传中的现实意义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历史观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从天长市人民群众看军队改革所作出的思考
毛泽东群众路线与当代价值研究
网络党建工作研究
习近平的历史观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颠覆与重构——当代新历史小说的历史观
思索《鲵鱼之乱》生态危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