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体育组织社会化发展路径研究

2018-01-27李亮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社会化高校学生体育

李亮

中共十八大提出两个100年的概念,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2020年要使教育率先实现现代化。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高校体育教育,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在发展目标、条件以及总体要求层面均存在许多问题。面对大学生体质不断下降、体育办学条件不足以及高校体育功能渐弱与边缘化的困境,提升大学生体质水平与加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刻不容缓。

随着体育社会化、市场化发展,与体育相关的娱乐、健身、社会交往等功能渐渐被大众所认识与接受。在参与形式、学习与生活方式等方面,高校学生体育组织是最接近大众体育,最贴近家庭和社会生活的。高校学生体育组织以学生体育协会(包括社团、俱乐部)为主要存在形式,其中体育社团迅速发展是高校体育发展的一个普遍趋势。高校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具有很高的积极性,参加体育社团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而且能够增加与同学们的交往,提升心理品质与社交能力。在哈佛大学,体育不只是具有锻炼身体的功能,更多是作为一种社交功能而存在。体育运动甚至可以作为考察个人在团队中的交往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参与意识的一种指标。现今,我国高校体育正处在一个改革与发展的新时期,关注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的变化过程,尤其是这些组织所带来的社会化现象,将对高校体育改革与体育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1.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的时代可能性

1.1 体育文化意识形态发展提供社会化良机

社会化是事物不断发展的过程与达到某种状态的结果,也是一种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的社会现象。体育社会化是使体育运动得到更多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关注,并使得体育活动成为生活中一种普遍现象的过程。从社会学的层面理解,可认为现代体育发展与普及是社会化推动的结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体育社会化建设也在不断推进,因此需要在保证政府对体育事业投入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和群众需要,遵循市场规律推动体育社会化发展。

现今,我国的体育社会化发展正经历由“大政府小社会型”向“小政府大社会型”转变,体育事业形成由国家宏观指导、社会组织与个体共同参与的局面。同时,国民也逐渐形成了体育社会化的意识形态。组织社会化理论与其研究范式密切关系。有效组织社会化是组织依据组员特点采取措施,而组员则根据组织环境变化应用相关社会化策略匹配的过程。高等教育市场化以及社会化理念在大学校园内不断渗透,学生体育组织正处于一种公益性与有偿性相结合的过渡阶段,对于社会化不再陌生。同时由于体育具有很强的社会服务性,体育的社会化发展也被越来越多的高校主体所接纳。

1.2 瓶颈与创新意识并存酝酿社会化突破

高等教育“社会化”、“市场化”以来,我国各高校在校人数急剧上升,造成了高校学生需求过剩和现有资源不足的矛盾。高校社团作为公益性的组织,促使高校文体活动频繁开展,而其中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的多元化运作也成为发展主流。

但是通过逻辑分析和实地调研发现:高校校学生体育组织运行与发展正处于一个亟待突破的瓶颈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2.1 学生体育组织活动设施与经费严重不足。现有的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的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于组织内成员的会费与活动报名费,部分高校根据本校经费预算象征性的给予一些行政经费支持,其他经费来源少之又少。有限的组织活动经费,从根本上制约了高校学生体育组织活动开展,同时也大大削弱了体育组织的效率和功能。而且目前从一般高校的基础体育设施占有率来看,在满足正常体育教学场地需求后,学生体育组织活动的有效时空空间被极大地压缩。

1.2.2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管理形成“共管”与“小管”的尴尬局面。实地调研发现,多数高校的学生体育管理机构失职,存在组织结构不全、管理缺乏规范化等问题。以学生体育组织活动为例,在活动场地申报环节需要经历多重环节,如团委申报、学生处登记、体育部确认、指导教师签字、学生会备案等等。学生体育组织搞一次活动,往往要提前一月到数月就开始进行准备工作,场地使用“共管”现象突出;而与场地申请恰恰相反的是:对学生体育组织活动过程中涉及的监管与责任环节,出现各级管理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管理水平较低,对学生体育组织事务从不过问,甚至抽不出来出席学生组织活动开、闭幕式的时间,多方“小管”现象严重,最终使得学生体育组织发展举步维艰。

面对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的发展瓶颈,高校的管理层首先需要意识到的问题就是解决学生体育组织的经费。在高校教育现有经费还未能顾及学生体育组织活动经费和保证学生体育组织公益性本质的前提下,推行社会化运营方式,对解决经费问题大有裨益。借鉴“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国家体育社会化方针,高校学生体育组织也可采取分阶段发展策略,寻求部分“实体性”理性突破以及引入社会资本。

高校体育走向成熟的阶段性产物即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社会化是一个从“外”到“里”影响以及从“里”到“外”体验的动态过程,能够通过对外互动,使得学生体育组织成员增强社会适应力,使学校体育育人功能得到彰显。高校学生体育组织可以使学校周边社区成为组织社会化的桥梁,充分利用社区的物力与人力资源。同时,也可以在恰当地时空环境下,将社区潜在的体育服务市场引入学生体育组织运营,并辅以一定商业运作模式。如此,既开创了高校学生体育组织自营性新模式,也满足了社会文化多元化需求,形成双赢局面。

2.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策略分析

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过程,涵盖校内行政管理职能部门及学生组织主体与校外的政府、企业、学校、社区等,包含高校管理层的宏观评估与学生组织的微观运营。本质上,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的因素由组织内部与外部的背景变量构成,因此,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策略大致可归纳为以加强根本为主导的内部策略和以建构格局为主导的外部策略。

2.1 内部策略:加强学生体育组织自身内涵建设

2.1.1 弱化学校行政对学生体育组织控制,强化引导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是由于高校的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时,应运而生的。在团体组织上,由于学生体育组织受学校团委、学生处、体育部门以及学生会等众多部门管辖,繁琐的层级化管理往往弊大于利,极大地制约了组织活动的开展。学校管理层应该遵循学生自愿参加、自由活动、自己管理,使学生拥有独立自主的管理决策权,形成合理监督与充分尊重结合的氛围,弱化对学生组织的掌控,给学生体育组织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笔者认为行政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社会化活动可调控性。学校作为学生体育组织的依附,相关职能工作部门担负着监管学生组织活动的责任。因此,适度的跟踪与评估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活动过程很有必要,而且客观的评价能够促进学生组织的可持续性发展。

②把控发展方向。学生体育组织的公益性是其本质,有别于社会营利性体育组织,不能改变为学生服务的本质是其社会化前提。

③巧妙运用奖励杠杆。高校行政化管理是公信力较高的公共管理平台,其褒贬能够较深的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因此,在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过程中,学校应从正面引导学生体育组织发展,健全学生组织社会化褒奖机制。

2.1.2 提升自身组织品牌核心竞争力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自身的品牌建设的核心是要被社会认可、接受,主要涉及到组织宣传与组织公信力两个领域。从组织宣传角度看,网络及新媒体时代,各类社会组织宣传、活动以及信息获取的重要工作是推动宣传,进行信息化建设。

在大学生群体中,以互联网作为自身信息来源以及与外界(校外)信息互换途径依赖,远远高于其他传统媒介。实地调查中发现,很少一部分高校学生体育组织拥有并且利用专业的互联网平台来宣传与运营组织活动,而仅限于简单的网络通讯工具和社交载体,如QQ群、微信群等。在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进程中,打造组织品牌活动是硬实力,而建设组织网络平台则是软实力的表现。利用现代网络以及新媒体技术来搭建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管理、宣传、交流、沟通、营销等功能的平台,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工作的发展与运营。

从组织公信力角度看,学生体育组织要打造品牌活动内容,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加强建设社团服务能力,使公众体育需求得到满足,树立组织形象;加强对外活动,构建组织与社会机构承诺机制。这些措施将使得学生体育组织最终利用自身智力优势实现为社会、企业、社区提供体育发展服务,争取经费和其他领域的支持,推动体育组织基本运营方式朝市场社会化方向转化。

2.2 外部策略:“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格局建构

2.2.1 “引进来”:促进先进经验沟通交流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引进来”环节主要包括引入智力支持与资金支持,而其中以引入智力支持为主,资金支持为辅。这一环节主要活动形式是创造校内外先进组织与个人对本校学生体育组织传授与交流知识、经验与技能的机会。在活动内容方面既可以采用传统的讲座以及联谊来呈现灵活多样性,也可以采用竞赛形式,甚至是户外拓展运动的模式。

除此之外,学生体育社团也可以利用自身智力和高校场地设施,加强与校外(社会、社区等)组织的横向联系。如在寒暑假期间,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可以向学生体育组织开放,学生体育组织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并根据当地社区需求特点,引入社会力量开展各类体育培训,以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到学校体育组织来,力求达到双赢局面,推动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向社区纵深化发展。

2.2.2 “走出去”:实现营销与服务功能

学生体育组织的发展不能仅限于校内,在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走出去”环节,核心任务是增强学生组织对校外(社区、校外等)与校内的营销与服务功能,宣传学生体育组织并为组织活动筹集经费是其主要目的,同时以有偿运营的形式为主,兼顾公益性。社会化与市场化进程促进了高校学生体育组织向实体化发展。部分学生体育组织已开始参与社会各类活动,并进行类似经营性体育表演的行为,在扩大宣传与锻炼自身能力的同时,也使组织经费渠道拓宽。

而当前高校学生组织活动面临的主要困境活动是经费匮乏,筹集经费便成为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的重要职能,主要通过学生体育组织进行“实体化”有偿经营活动,以及品牌活动(项目)外包,形成政府、社会、企业“购买”服务模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大众对体育需求日趋多元化与个性化,而今恰好政府也在进行公共服务职能的转型,为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提供丰富了体育资源(如高水平教练、体育社会指导员、裁判员以及各种各样的体育表演等);学生体育组织参与其中,既获得了直接的经济利益,为组织活动开展筹集了经费,并且兼具教育功能,给大学生创造了接触与了解社会的条件。因此,有效利用社会体育资源来补充高校体育资源的不足,既是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体育组织发展的新路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体育市场经济逐渐成熟与完善。但是,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还处于尝试阶段。虽然我国有学者认为,可以借鉴美国高校体育联盟实现高校体育竞赛市场化运作,以此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是我国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必须符合我国的国情、大学的校情及文化背景。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社区和校园发展,通过满足社会多元化的体育需求为主要形式来实现社会化。

因此,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的发展需要科学地划分发展阶段,理顺各种关系,进行正确决策,还需要更多的学生们不懈的努力。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应处理好短期发展与长期规划的协调关系。学生体育组织要重视组织文化、品牌、业务等的传承,应具有长远发展规划与目标,避免组织建设低层次高重复。同时,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应处理好公益性与有偿性的关系。其本质属性是公益的,学生体育组织不能因为进行社会化与市场化运作而迷失本性,沦为营利性组织和个别系统赚钱的工具。

参考文献:

[1] 林柔伟; 谢冬兴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J].体育科技 , 2016,06,23.

[2] 沈阳. 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发展研究[J]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09,18.

猜你喜欢

社会化高校学生体育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我们的“体育梦”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