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体育课篮球教学的探讨

2018-01-27马名扬

运动 2018年13期
关键词:体育课篮球体育

马名扬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健康第一”的健身热潮,已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投身于体育活动中。而在这当中,因NBA、CBA及CUBA等国内外联赛的巨大影响力,更多的学生选择以篮球活动作为主要的体育锻炼方式。但由于在高校体育课堂的篮球教学中,教师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机械的刻板授课,使得体育课非但不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技术动作,还会造成学生对篮球项目的热情消退。因此我们需要对现阶段的体育课篮球教学模式进行探讨,看其能否满足学生需求并重审体育课教育功能的影响。

1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阅读了大量教育学、体育学方面著作,并查阅了多个学校学报和相关体育类期刊,对现阶段高校体育课篮球教学进行探讨。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校体育课的教学任务

教育一词始见于《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教育在这里的意义被理解为:不应只限于教书育人,身边的人能够因为君子的启发、引导,而有所作为也算是一大乐趣。当今社会对“教育”一词泛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符合促进个体身心发展而进行的满足社会需求的实践活动。而当今对“体育”一词的解读是建立在教育的解释范畴内的,但体育更着重于通过组织对个体身体的活动来输出教育的意义。这其实就是体育教学的双重任务,也是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双重要求。单方面的注重教学致使只对考试内容进行机械性强化训练的学生拿到满意的分数,而发展更为全面均衡的学生考生成绩反而达不到理想。教师要明确我们所要培养的不是专业运动员、校队队员,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参与体育活动锻炼身体、丰富体育知识、规避运动风险,并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所以,现阶段高校体育篮球课的任务到底是教什么、应该怎么教,课程中对学生身心的培养应该怎么分配,是体育教师们需要不断地探索的。

2.2 注重社会与学生需求

根据过往调查显示,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最主要的是为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其次是娱乐身心能够缓解压力,最后是沟通人际关系,增强交往。而这几点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满足的,这说明学生是有极大兴趣选择体育活动的,且希望在体育活动中有多方面的收获。而在社会需求中,因当前社会发展之迅猛,节奏变化之快,对员工的身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多企业已将员工体检测试纳入常规考核中,并与年终奖金相挂钩,而因身体原因承受不了工作节奏的或是久劳成积的案例比比皆是。这一方面说明高校体育课没有发挥出教育的主要作用,没有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另一方面;社会对于学生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态,才能更好地胜任工作,才能在工作岗位上有着更好的发挥,并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2.3 高校篮球课转型方向

篮球体育课程作为高校体育基础课,其主要任务理所应当是教育功能。但在满足教育功能的同时,我们不应忽略其作为实践型课程的特殊性,不能忽略体育活动所特有的娱乐性、竞技性等。教育部于2002年8月曾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在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并多次强调要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但在经历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颁布以来,高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注重于对学生身体条件的发展,而忽略教育的基本功能,这其实只是满足了短期时间内学生应付体质测试的方法,而无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健康理念,导致学生毕业后极少或远离体育活动。因此我们要思考在开展课程的过程中,如何才能满足课程要求和学生兴趣。既要坚持教育功能的主线,又要强调体育功能的特性,做到兼容并包,协同发展。兴趣是影响体育教学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不能局限在自身的教与学生学的刻板往来中,摒弃以往“三基教学”这种生硬刻板的传统方法,通过多变的组织形式,尽量多的体育游戏、对抗性比赛对学生进行教学目的的开展,加强课程的启发性与活动性原则,加深学生兴趣,让学生频繁地参与到课程活动中,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进行课堂基本部分时加入篮球游戏进行调节,使学生提高对篮球活动的兴趣。在比赛中可提高趣味性,如要求进攻球队传球必须达到8次,防守球队必须完成1次换人防守。而在课程考核评价中,教师也不要再一味地以技术动作完成水平和身体素质作为标准来看待学生动作是否标准,细节是否规范,而应当进行更为全面和均衡的考核测评,逐步把学生对课堂项目的认知水平、课堂练习投入程度、比赛参与程度、个人意志品质融入到考核评价中,形成连续性综合性的考核评价方式。让学生既锻炼了身体,又发展了兴趣,并形成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意识,使其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受用终身。

3 结 论

高校体育课篮球教学虽然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有所收获,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需求的不断改观,应逐渐脱离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束缚,要有所发展、更新、完善。在坚持“健康第一”的同时,既能以学生兴趣为主导满足其娱乐性、竞技性、集体性,还能顺应时代发展培育社会所需要的德体皆优的学生。让学生不以此为体育锻炼的终点,要为终身体育、全民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体育课篮球体育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街头篮球文化
体育课上的“意外”
快乐篮球进山乡
讨厌的理由
我们的“体育梦”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