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向与选择:豫南H乡端午节的“复活”

2018-01-26张放放

卷宗 2018年36期
关键词:复活选择重构

摘 要:我国的主要传统文化是围绕着农业形成的一整套农耕文化,改革开放后,工业逐渐取代了农业的主导作用,我国的传统文化所赖以生存的空间也就发生了改变,而传统文化也就此消逝或重构。端午节作为一种“不实用”的节日渐渐被H乡民淡忘,在端午节成为法定节日后,端午节被重新重视,民众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其文化内涵也进行了重构。端午节的复兴不仅仅赖于政府的重视与引导,也是民间做出了选择。

关键词:传统文化;端午节;重构;导向;选择

1 豫南H乡端午节复活的背景

中华传统文化在民间的发展可分为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和21世纪出到现在两个阶段,之所以这样分,是因为前者传统文化在民间面临着被忽略消逝的危机,后者是被重视重构的阶段。在改革开放前传统文化基本保存完好,虽然经历了战争与文革,但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并未受到危机性的冲击。而改革开放后,西方大量的文化、思想冲入中国的每个角落,中国的传统文化被“现代化”的提倡后掀起的欧美风、日韩风逐渐侵蚀,本民族的文化受到轻视。直到21世纪文化产业的提出才开始重视自身文化,民间也开始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1.1 改革开放-20世纪末传统文化在民间的发展状况

电影《百鸟朝凤》讲述了80年代吹唢呐是陕北民间红白喜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且唢呐匠在民众中的地位也较高,人们也尊重着围绕唢呐的一些礼俗讲究,但是一些洋乐器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渐渐地唢呐被认为是落后的,有些人不愿再请唢呐,干脆用大号、小号等外来乐器团代替,唢呐的生存空间变得狭小。这部电影反映了真实的改革开放以来传统文化受到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文化的冲击,生存环境越来越恶略,无论是曲艺、手工艺还是建筑都在以欧式、美式为标准,这种趋势在90年代愈演愈烈。1997年费孝通先生于年在北大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开办的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文化自觉”,呼吁在接受外来文化的时候也要创建反省自身文化,并提出了文化的“多元一体”[1]。

人们的文化是人生活的一种工具,如果人类社会发生变化,文化要么被淘汰,要么重构来适应变化的空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引来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农耕时代渐渐退出舞台,关于这个时代的文化也被认为是保守、落后的。近代以来,西方世界特别是欧美国家率先进入现代化进程而走向发达,从而凸显了其文化样态的先进性或者说是实效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方世界特别是中国等国家因循守旧而致落后挨打,从而引发了民众对本民族文化的反思直至把社会落后的原因归咎于文化的落后,全盘西化论、民族文化虚无论等言论势头较猛。西方也推出西方文化优越论、西方文化中心论等。一时间,只有彻底抛弃本民族文化、全面移植西方文化、向西方文化趋同才能够实现本民族的现代化似乎成为共识。[1]这些现象不仅体现在上层建筑,更多的还是体现在民间。

政府和学者也意识到这种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文化的变革严重西化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在谈到经济开放政策时所说的,开放分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198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邓小平致开幕词并提出,我国人民在年代的三大任务是:“加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2]进入90年代以后,人们大多能够以较为冷静和理智的眼光来研究文化等问题,中国大地上在文化领域又出现了“国学热”。随着经济一体化、科技一体化、信息网络化的推进,世界文化将呈多元共存的局面。张立文先生提出了和合学概念,并运用和合理论阐述了其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科学合理的对待本国文化与外来文化。

1.2 21世纪以来传统文化的发展

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是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却远不能与经济实力相匹配,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向全球性大国迈进。在此背景下,中国亟需构建自己的对外文化战略,更好地将中国文化进行对外传播,从而实现国家的全面发展。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给予我们丰富的文化资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外交流加深,中国文化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熟悉和接受。中国外文局2013年在美国、英国、南非、印度、俄罗斯、巴西和中国进行的第二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显示,“历史悠久”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典型特征,获得半数以上国际民众的认可;“爱国主义”、“家庭至上”被认为是第二重要的特点。近年来中国着重强调的“儒家思想”与“和平和谐”排位较前,说明儒家文化特征具有较为广泛的民间基础,我们大力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而之前一度流行的“讲面子”、“重关系”等特点已经淡出了外国人的视野。

进入21世纪以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已经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举措。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长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传统文化的一些重要形式和思想随着中国崛起进程的加快都引起了世界广泛的兴趣与关注。[3]

2 H乡的端午节

2.1 淮阳县H乡概况介绍

H乡位于豫东南的淮阳县境内,东于鹿邑县接壤,又于商丘相距不远,淮阳县经度114.88纬度33.74,地势平坦,交通发达。此地土地肥沃,自然灾害较少,很早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且产生了农业文明。

淮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曾三次建国、五次建都,李杰说,“中國的历史,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安阳,八千年看淮阳”。传说人祖伏羲带领族人在此开始种庄稼,创八卦,定婚契,是人类结束蒙昧开始走向文明之地。《说文》中曰“陈,宛丘,舜后妫满之所封。(臣铉等曰:陈者,大昊之虚,画八卦之所,木德之始,故从木)。”淮阳在唐之前称为陈,在唐朝时期改为宛丘,至今淮阳县内辖属的乡镇地名在古书上仍有证可考。H乡相距淮阳县城四十多公里,城镇化发展程度较低,在H乡内并无工业,此乡的中青年劳动力多出外打工。

2.2 逐渐消逝的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阴历的五月初五,H乡又称“五月端五”,五月被称为“恶月”,而五月初五又被认为是最不吉祥的一天,甚至在这一天出生的孩子会认为妨父母,特别忌讳的会把孩子送到别处养。端午节正处春夏之交,季节变化和天气的不稳定性会引起疫病的发生,在古代医疗技术落后,人们很容易因病去世。且端午后将迎来炎夏,蚊虫害虫开始出现,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人们选择端午这一天驱五毒(蝎子、蛇、蜈蚣、蟾蜍、蜘蛛),辟邪消灾,并认为这一天采的药最为灵验,《琐碎录》有云“五月上辰及端午日、腊日、除日前三日合药,可久不歇气味”。[4]随着南北方文化的交流延广,粽子、龙舟和屈原似乎成为了端午节的标配,相传在五月初五这一天屈原投入汨罗河而死,人们为了不让水中鱼虾吃他的尸体向水中抛下糯米做的食物。

虽然这个关于端午节由来的传说流传甚广,也许米文化圈内可接受这种起源传说,H乡主要以面食为主,在端午节并不吃粽子,而是做糖糕、炸油条,这些食物一般会在端午前去做,因为端午前出嫁的女儿会带着糖糕和油条回娘家,叫“送糖糕”。在H乡周围方圆几十公里有一句俗语“麦稍黄,瞧她娘”,有这种礼俗主要有两点:一、端午节前后在贫苦年代依然是青黄不接了,新粮将要下来,此时的送吃食既重要又心安;二、慰藉一下父母与女儿之间即将有一段时间的不见之苦。在芒种前有一段时间人们农活清闲,且过一段时间收割麦子就不得闲了,在21世纪之前,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大概有一个半月的时间在农忙,在麦子收割前十多天里农民们就开始磨镰刀、铲子,撵晒场,这些准备工作做完后麦子也就熟透了,人工收割较慢,晒粮、收仓,再种上秋季作物,等忙完时间已经过了一个月或两个月。端午节是农耕生活中一个重要的节日,它是人们即将迎来一段长时间疲劳忙碌的生活的一个心理准备,一种预示,同时,也是一种调剂。

随着现代化科技对农业的深入,这种农忙时节也只变成了几天,从收割到秋种也不过一周的时间,农业科技的发展使得粮食产量从500斤左右达到了1000斤左右,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废止《农业税条例》的决定”。粮食的大增产、农业税的取消以及农业的机械化使得H乡民摆脱土地的束缚,90年代中国工业化的大发展吸收了大量的农民工,青壮年更是以务工为主,随着劳务工资的上涨,而土地收入仍是停滞不前,外出打工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土地渐渐被抛荒或流转承包,而H乡除了过年已经成了空巢村,只有老人和儿童。而这些农民工接受了城镇的生活文化,并认为应该改变之前的乡村传统生活,认为那些生活方式是“土的”。端午节生存所依赖的场域不存在了,一些关于端午节的文化链也逐渐消失。例如,端午节中每个孩子们要带香布袋,香布袋一般会缝成两种形式,一种是小娃娃扳着一只脚调皮的形象,一般小娃娃的头部会用白色的布,头上会有五彩线做的发辫,上衣会用明黄色的布来缝,裤子和系带都是红色的布,明黄色代表富贵,红色代表着辟邪吉祥,这些五彩线也有驱邪的意味,另一种就是用花布缝成普通小荷包的形式,再缀上五彩线。这些香布袋中都会塞上许多驱蚊虫的药材,散发出一股中药材的香味,所以叫“香布袋”。以前的小孩子们在端午节会争相戴这种香布袋,聚在一起比拼谁的好看,谁的香布袋中中药材多,而到了90年代,孩子开始崇尚圣诞节,对于传统的节日礼俗认为是迷信的,老人们送的香布袋放置一边,生怕受到玩伴的嘲笑。

端午节在H乡渐渐被村民当成“过了没啥用”的节日,在21世纪前后十几年间,被淡忘的只遗存了“麦稍黄,瞧她娘”的风俗,女儿再走娘家亲戚时也不再有糖糕和油条了,而是在商店中买的一些礼品,甚至会买上一些粽子。偶尔会有老人在端午当天掐上几片艾叶拿回家驱一下蚊虫,其他人仍是把当天当做平常日子,无甚感觉。

2.3 端午节在H乡的复兴

韩国在2005年将该国的重大庆典活动“江陵端午祭”成功申报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一事件意外地刺激了中国公众情绪,许多人甚至认为韩国“窃取”了中国的端午节,也正是在此一事件的影响、学界的呼吁和公众舆论的压力之下,中国政府加快了文化政策的改革和调整。2006年5月,端午节几乎是毫无悬念地进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端午节成为中国的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也获得了成功。其实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的申遗成功不仅对中国政府和学术界,对于民间也是当头棒喝,中国政府意识到文化已经和经济、军事一样被纳入到国家竞争力中,而学术界也一改其斯文作风,高声呼吁发展传统文化,这种热情也感染到了民间。H乡端午节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重新被正视的。在H乡,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孩子从小学就开始上寄宿制学校,村里唯一一个公办学校因为学生较少也倒闭了,所以M村学生都是寄宿,而且学生的数量庞大,这种封闭式管理无论对于家长还是学生归家是很珍贵的。

端午节被定为法定节日后,学校会适当调整学生回家时间多放一天假期,家长和学生都会欣喜有这么个节日可以团圆一天,家长会买些粽子和食物来庆祝端午。随着近几年的“非遗热”与“民族风”,人们渐渐意识到自身文化的价值,且越是独特越是有价值。H乡民一方面认为本民族的文化不能再丢了,也不能“被别人抢了”,且并不是把端午节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符号,还开始重视其中真正的文化内涵。例如,相传在端午当天太阳未出来之前采的艾草用药最好,H鄉的几名妇女用艾灸治疗风湿、颈椎病,甚至在凌晨三点起床去割艾。远在外打工或是上学的人会给家中的人打电话要求邮寄一个香布袋,寄托着相思与团圆的希望。

3 导向与选择的H乡端午节

我国的传统文化因社会的巨大变革面临着生存危机,只有重构才能存活下来,才能在新时期得到发展。张勃在《从乞巧节到中国的情人节-七夕节在当代的重构及意义》中认为文化的重构是能够使得人们对本民族的文化建设得到反思,反而促进文化的进一步发展。[5]

豫南H乡的端午节,在农耕社会具有庆祝即将迎来的丰收之意,预示着农忙的到来,还有避邪驱灾的意味,在H乡经济生活从农业转为工业后,端午节生存的土壤随之消失,渐渐被遗忘。自端午节成为法定节日,国家要求放假三天,这对于远在他乡奔波的人预示着团圆,并且端午节的复兴还有爱国情怀的存在。在当代,我国已经从农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大国,传统文化的重构是必然的,保留曾经的原汁原味只会让中华文化僵化,面临危机。

H乡端午节的复兴离不开政府与学者对豫南H乡端午节的复兴离不开政府与学者的导向。首先,政府制定的文化政策是一个巨大推手,就如法定节日来说,让人们意识到端午节的重要性,节庆便是要庆祝,这一天是不同寻常的;學者对于端午节的文化内涵重构有着正确引导。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离不开学者的研究的,学者总会对这些文化进行批判论证,使得传统文化具有发展长远的意义。

但是民间才是传统文化得以保留的丰沃土壤。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往往在民间实现,只有才能在民间这种宽松的环境下文化实现多元化,才能体现文化的创造力。

并且网络技术和商业经济的发展。网络是当代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许多文化都会在网站上体现,例如,每到节气或节日时一些网站会主动提醒,会有一张配有解释节日意义文字的图片。另一方面商业经济也推动了文化的重构,许多地方把端午节直接叫做“粽子节”,每年端午节商家总会打着“粽情端午,纪念屈原”的口号大量的销售粽子。

H乡民间受政府、学者等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开始重新庆祝端午节,端午节的复兴少不了当地民众的选择,当地民众才是端午节的传承主体。无论是政府的有意引导还是学者阐释或是商业推动,这些外部因素对传统节日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力,民众则是在文化实践中选择具体的文化行为,即选择何种行为弥补文化与社会转向的缺口,H乡端午节的复活是民间群体最终选择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许青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统文化基础研究[J],2012-3-16.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

[3]周璐铭.中国对外文化战略研究[J],2015-6-9.

[4]周星.东亚的端午:以“药物”为中心[J].中原文化研究,2014(5).

[5]张勃.从乞巧节到中国的情人节-七夕节在当代的重构及意义[J].文化遗产,2014(1).

作者简介

张放放(1993-),女,汉,河南周口人,石河子大学民族学研究生,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研究方向:西北民族宗教与文化

猜你喜欢

复活选择重构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黑足雪貂复活记
冷冻人复活后会怎样
论中止行为及其对中止犯的重构
被人痛骂后如何满血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