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路径研究

2018-01-26张力

卷宗 2018年36期
关键词:革命文化文化自信爱国主义

张力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形式和组成部分,与爱国主义核心具有很高的契合度,直接影响着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实效性。文章试从培育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内容、本质和意义入手,探索培育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效路径。

关键词:文化自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爱国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对“文化自信”进行论述,他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1]但文化自信不是凭空形成,自然生长,必须通过多种形式加以培育。而文化自信的培育,除了一般认知上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还要注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培育和树立。

1 培育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本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革命文化为基础,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体系,而培育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義文化自信的本质就是深刻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1.1 同源性

广义的爱国主义是对祖国自然地理、历史文化和血亲同胞的热爱。经过千百年文化的积淀,爱国主义的核心应当表现为拥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表现为为了实现,促进国家的独立民主和繁荣富强而英勇奋斗的精神;表现为民族信仰、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它是一种伟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持续推动各民族欣欣向荣的巨大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爱国主义核心同宗同源,都是中华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同一性

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与爱国主义教育在目标实践上具有高度的同一性。理性、强烈的爱国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提和支柱。作为践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建立在目标达成上是同一的,都是为了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

1.3 同向性

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需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进行践行和强化,同样爱国主义教育需要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汲取养分,与时俱进,丰富形式,深化内涵。爱国主义教育植根于文化自信的土壤,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同舟共济,同向同行。

2 培育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意义

当今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大学生往往不能正确、科学甄别多样文化,导致部分大学生认识不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反而盲目推崇西方文化。因此,培育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十分迫切。

2.1 有利于引导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大学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阵,必然应当矗立时代前沿,起到文化引领作用,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培育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利于引领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增强文化自信,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科学看待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促进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形成文化自信。

2.2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传承中华民族革命精神

革命精神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伟大革命征程中孕育而生的文化,集中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国家民主和富强的斗争精神,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文化情怀,是坚持文化自信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革命文化积淀了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精神是革命文化的精髓,加强革命文化教育是培育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弘扬革命文化,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的爱国信念,传承中华民族革命精神。

3 培育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路径

3.1 培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核心就是要引导教育其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

1)应引导大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为了抵制当前历史虚无主义影响,应当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从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

2)应引导大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质。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各个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因此,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不仅要向大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形成的科学性,更要强调其发展过程中与时俱进的宝贵品质,有效回击“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3.2 构建革命文化教育体系

1)提升革命文化教育质量。我国革命文化资源丰富,从耳熟能详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到全国各地极具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英勇集体与英雄人物等,当中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高校需要深入利用和挖掘,将革命文化融入课堂,让大学生深刻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文化内涵和精神,从而培养大学生形成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进而增强文化自信。

同时,高校应当积极开展实践育人活动,以红色教育基地为载体,通过“重温红色之旅活动”,开展深入走访和慰问革命英雄,烈士陵园扫墓,参观纪念馆,体验革命生活等实践活动。

2)多元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各级各类学校应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和途径,有效拓展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平台载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高校应当紧跟时代步伐,利用多种载体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借助重大事件、传统节日开展相关活动。

高校可以定期以“爱国主义”为主题,开展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文娱活动,如歌咏比赛、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知识问答竞赛、话剧表演等。通过组织开展形式丰富、内容活泼的主题活动,摆脱枯燥乏味“满堂灌”的教学形式,突出学生受教的主体地位,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到爱国主义主题活动中,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

培育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就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入手,本质上与爱国主义核心同宗同源,具体可通过培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革命文化教育体系的路径实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树立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2).

[2]中共教育部党组.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意见(教党[2016]4号)[N],2016-01-26.

[3]叶欣.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4]胡春湘.文化自信视域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

猜你喜欢

革命文化文化自信爱国主义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文化自信的学理与增强路径
试论革命文化对文化自信的作用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