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时代”,你怎么看?

2018-01-26贺中

青岛画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单车汽车

贺中

曾经的中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自行车大国”,那时街道上蔚为壮观的自行车洪流令人叹为观止,自行车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结婚必备的“三大件”,是主要交通工具。后来,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公共交通不断发展,私家车日渐普及,自行车开始慢慢地退出历史舞台,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

可如今,如同时尚的轮回一般,自行车再次大行其道。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剧增,交通擁堵和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日益严重,绿色出行成为新潮流,于是“共享单车”开始火爆,ofo单车、摩拜单车、公共自行车等层出不穷,在倡导便捷、环保的同时,也为解决城市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有力支撑。

自2016年年底以来,青岛各大区市纷纷增设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今年3月下旬,ofo、酷骑等共享单车品牌相继登陆青岛,一时间“小黄车”、“小绿车”、“小红车”等众多色彩缤纷的公共自行车形成了一道绿色出行的风景线。

继共享单车风靡多个城市后,打着“出门即开,随到随停”“简单,随时,随地”“无论你在哪,想去哪”等宣传口号的共享汽车也开始进入公众的视野。

大众出行“共享时代”呼啸而来,是喜是忧?

共享单车成“照妖镜”

共享自行车,无疑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并且便捷、环保。然而在项目、资金狂欢的背后,隐忧重重,出现了“虐车”、秩序混乱、安全隐患等问题,共享单车还被不法分子利用,车上的“二维码”成为新的诈骗工具。

自从ofo、酷骑登陆青岛,经常能见到“小黄车”、“小绿车”的身影,尤其是滨海一线,海风吹拂中,在单车上一览海天一色的美景,既浪漫又自在,但这却衍生了乱停乱放的问题。尤其是清明、五一小长假期间,八大关等风景区内“车满为患”,乱停乱放的共享单车扰乱了景区秩序。据介绍,清明小长假期间,市南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八大关街道中队暂扣了110余辆乱停乱放的共享单车。并表示,为了保证游客畅通的出行条件,保障青岛市沿海景区的安全秩序,下一步将继续对占路乱停乱放的自行车进行清理,保证辖区市容环境秩序的井然有序。

同时,安全隐患也不容小觑,首先青岛市区没有自行车道,并且上坡下坡较多,骑行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另外,共享单车的质量也缺乏保障。曾有市民反映他在骑共享单车时,自行车的脚踏板突然脱落,他因此摔倒受伤。他多次拨打客服电话却无法接通,不知该找谁负责。无独有偶,北京第一个共享单车经济索赔案也出在小黄车刹车失灵上。如此高密度的成年人受伤事件,令人为共享单车的质量捏一把汗,同时也透露出共享单车在维护和管理方面的诸多漏洞。

同时,共享单车也成为折射城市文明的多棱镜,“毁车”事件频发。

4月16日中午,有网友发微博称,在澳门路青岛市音乐广场附近海边,有人将一辆绿色共享单车扔进海水中。记者现场走访得知,确有此事发生,不过事发时间应该是15日夜间或16日凌晨,市民和游客发现海水中的共享单车后,一名年轻人下水将其捞了上来,并放到路边晾干。“听说被扔进海里的不知这一辆,音乐广场到五四广场的海边,共被发现了三辆,不过都被捞起来了。具体是谁扔的不清楚。”附近商户杨女士介绍说。

另外,将共享单车将单车推到楼道内据为己有,给车身刷漆改颜色,加锁,将车座、脚蹬卸掉,甚至将新车大卸八块等事件屡有发生。

“共享汽车”将开往何方?

或许是巧搭共享单车“席卷”大江南北的东风,今年以来,汽车分时租赁正在以“共享”之名“攻城略地”:Pony Car马上用车在深圳市软件产业基地开启科技园区新能源汽车出行模式;TOGO途歌获真格基金领投4000万元融资,并加速布局北上广深等城市;首汽集团Gofun出行年内将把业务扩展至南京、长沙、武汉、成都等20座城市,预计投放车辆破万,租车点位扩展到1000余个。

青岛自2016年底开始推行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崂山区作为第一个“吃螃蟹者”,2016年完善充电设施布局规划,在商业综合体、金融楼宇、高校、银行、景点等区域建设了56个公共快充站,在重点园区、居民小区建设了45个充电站。到2017年底,崂山区计划建成充电站140个、充电桩3800个,打造全国首个以3公里为服务半径的充电服务网络示范区。

投入分时租赁的新能源汽车共有两种,价格均比较实惠。以比较多见的北汽EV160车型为例,每公里0.99,每分钟0.2元,采取公里数和时间合并计费的方式,最低消费不低于7元。“根据测算,使用分时租赁新能源汽车10公里的费用约为12元,20公里约为25元,大大低于出租车和网约车。”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说,投入分时租赁使用的新能源汽车均进行了改装,租车者凭手机就可以查找、定位周边闲置车辆,还可以直接解锁车辆进行驾驶。租车人还可以A点借车B点还车。

路边停放、移动端签约支付、智能化开锁、指定区域还车 比照共享单车中的知名品牌“摩拜”,有人亲切地将有着相似面孔的智能化汽车分时租赁称作“摩拜汽车”。但是,公共道路资源的紧缺对增量机动车构成制约,尤其在我国大中城市,日趋饱和的空间无法大规模投放车辆、增设网点和停车位,成为限制汽车分时租赁业务的“天花板”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在近日发布的报告——《汽车分时租赁如何在中国获得成功》中预测,到2025年,中国分时租赁汽车数量将保持约45%的年复合增长率,分时租赁汽车数量将达60万辆。

一边是信心满满的展望,一边却有着城市交通与环境容量的制约。毕竟,分时租赁汽车本质上仍是个体机动化的出行方式。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近日表示,相比公共汽车、地铁等大容量公共交通,分时租赁作为个性化的小汽车出行方式,在城市道路资源占用等方面具有“负外部性”。也就是说,单独出行占用道路资源多,能源消耗大,在多元化城市交通体系中,公共交通仍应占主导。endprint

“共享经济”缺乏信用体系和监管机制

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分享经济”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分享,成为许多论坛嘉宾热议的一个话题。在嘉宾们看来,近来各地经常出现的诸如共享單车被上锁等问题,体现出信用体系的缺失,已成为分享经济下一步推广的掣肘。同时,现有的监管体制也已经跟不上分享经济的发展。

“我觉得共享经济作为新经济,是特别需要引导的。”博鳌亚洲论坛嘉宾瞿芳表示,企业收集了大量消费者主动提供的数据,也很愿意配合政府一起,去形成更好的系统,让好的体系能够最大程度地帮助消费者。我们也期待共享单车相关的管理标准早日出台,真正促进这个行业的规范有序发展

4月17日,潘石屹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中美峰会”上演讲,也谈到对目前如火如荼的共享单车的看法。潘石屹说:“我们看到很多行业,本来是很好的行业,就是因为钱太多,马上就摧毁了,例如想最近出现的共享单车,把北京都给挤满了,我给我们的23个项目下了个命令,咱们就是围上一个圈,不要让共享单车到我们的园区里去。例如像O2O,都是很好地商业模式,可是钱多了,被摧毁了。”

不得不说智能共享、绿色出行为大势所趋,共享经济在资源匮乏的未来是很好的解决模式,从拥有到共享,可大大减少人对地球有限资源的浪费,也是未来人享受经济发展和保持环境健康的最好的解决办法。然而,趋势不代表现在,在资本催熟下的共享单车,是时候该降一降温,否则陷入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怪圈,会让外界对其从过度热捧到过度贬低,反而对共享经济的未来发展产生不利。

国外单车如何“共享”?

法国:资本与政府配合

早在1974年,法国城市拉罗舍尔就推出了“小黄车”项目,这些自行车最初完全免费供市民使用。不过,法国最著名的公共自行车案例应属诞生于2007年的巴黎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Velib。无论是巴黎市民还是旅居者,只需支付29欧元的年租金(相当于在巴黎搭乘20次地铁的费用),便能够无限次使用公共自行车。

发展至今,Velib已经成为法国惟一一个为城市赚取稳定净收益的公共交通项目,年均利润高达2000万欧元。在巴黎骑自行车的人中,3人里就有一人骑的是Velib自行车。

Velib的成功与资本及政府配合分不开。一方面,巴黎市政府与运营商达成协议,每年支出400万欧元用于更新及维修损坏的自行车;另一方面,通过与全球最大的户外广告公司德高广告公司合作,Velib获得了建设和管理整个公共自行车系统10年的费用。

荷兰:巧设“自行车市长”

“自行车之都”阿姆斯特丹有110万人口,其自行车保有量高达100万辆。如今,全市人口每天骑行的总里程达到200万公里,自行车在城市中心区域的出行方式中占比高达68%。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阿姆斯特丹仅有11%的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分配给了自行车,是汽车的1/4。

与日趋完善的汽车停车场相比,阿姆斯特丹的自行车停车位长期供不应求。在游客聚集地,临时停放的自行车布满路边的护栏,横七竖八,在占据人行通道的同时,也破坏了城市原有的美感。

2016年,由市政官员和自行车协会成员组成的陪审团推举在自行车生产商捷安特公司任职的安娜·鲁特纳出任阿姆斯特丹首任“自行车市长”。虽然被冠以“市长”美名,但鲁特纳并非市政官员,更没有直接行政权,而是受雇于非政府组织。她的工作是倾听各方意见和建议,在政府、民间组织和民众之间搭建沟通桥梁。同时,鲁特纳凭借自己在自行车领域的多年从业经验,为推广绿色出行及改善城市骑车环境出谋划策。

美国:仍在亏损状态

在美国,共享单车曾经也由私营机构运营,但很多宣告失败,巨额的运营维修费用和单车成本是压垮这些美国本土企业的重要原因。

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美国一些大中城市的政府开始牵头共享单车项目。纽约的Citi Bike是一个完全不受政府补贴的项目。2012年5月,花旗银行与纽约市达成协议,用4100万美元赞助Citi Bike未来5年的运营。自2013年5月首次运营,Citi Bike先后推出了330个站点和5000辆自行车,主要分布在曼哈顿下城和布鲁克林西北区,推出当天就有1.6万名会员注册。

2014年,Citi Bike获得新的投资,运营公司的名字也更新为Motivate,取意“促进”。全新的设计及运营理念,让Citi Bike扩张得很快。

虽然纽约Citi Bike在市场上广受欢迎,在财务盈利上却惨遭滑铁卢。据资料显示,运营这么多年的Citi Bike目前依然处在亏损状态,每年亏损额估计在数百万美元左右。endprint

猜你喜欢

单车汽车
共享单车为什么在国外火不起来
Rough Ride
2019年8月汽车产销环比增长 同比仍呈下降
单车三人
汽车的“出卖”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3D 打印汽车等
会飞的汽车
汽车就要飞起来了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