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顾颉刚买废纸

2018-01-26江东旭

做人与处世 2017年22期
关键词:顾颉刚书商傻瓜

江东旭

1927年,顾颉刚代表中山大学去江南收书。江南一带出版业比较发达,是淘书的好去处。但到了江南后,顾颉刚很少去那些知名的大书铺购书,却热衷于去小集市、路边摊“寻宝”。在别人看来,顾颉刚买书的眼光可谓出人意料,那些被书商们重视的珍本善本秘本,顾颉刚不收,反而对那些纸质拙劣、司空见惯的大路货兴趣浓厚,《三字经》《千字文》、医术、唱本他收,秀才的八股卷子、账簿、老太太写得不通的信稿子他要,就连算命书、看相书,乃至人家的押契、女儿的礼单、丧事人家账房先生所开的单子,他也一律“笑纳”。

一来二去,当地的书商和摊贩都把顾颉刚当成了怪人,对他指指点点,但顾颉刚依然我行我素。有一天,顧颉刚行走在街上,背后又传来“买废纸的傻瓜来啦”的嘲笑声,助手听不下去了,想向嘲笑的人亮明身份,解释一番,却被顾颉刚阻止了:“那些人不了解咱们,嘲笑是难免的,不要怪他们。再说如果咱们说出身份,以后他们还会把那些‘废纸一样的东西拿出来,卖给咱们吗?”

在一般人眼里,顾颉刚收购的书和纸没什么价值,但对顾颉刚来说却很有用,因为他要研究历史和民风民俗,收集来自民间底层的资料自然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而这些为他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和帮助。当顾颉刚成为著名的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后,有人问起当年被人误认为是“傻瓜”时,他是怎么想的,顾颉刚说:“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在别人眼里是个什么样的人,而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编辑/北原)endprint

猜你喜欢

顾颉刚书商傻瓜
新发现三则顾颉刚佚文考略
汉唐书商研究述评
书商的广告
生日快乐,四月傻瓜
沉默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