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育新时代所需之才

2018-01-26本刊评论员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师德师办学中华民族

本刊评论员

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与师生座谈,他在讲话中对如何办世界一流大学提出了几点要求,对当代青年如何成才、报国提出了几点希望。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鞭辟入里,对新时代办学、育才工作有极强的指导意义。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北大讲话精神,在办学和育才实践中予以贯彻落实。

首先,办学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一点,不容回避、不容模糊。正如习总书记说所指出的——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才的。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我们所走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因而我们必须要让学生具备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具备高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因而也必须让我们的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信奉者。

在学校,除了在传播意识形态的思品课堂中,要高举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旗帜,努力“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在所有科目讲授、所有实践活动中,都要渗透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实践,以及风云变幻的世界现实,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他们的认知体系之基,让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为他们的毕生理想,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他们的行为自觉。

其次,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首要工作是师德师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不外乎两个途径:制度约束和教育引导。在制度约束方面,要在立制、监督、奖惩方面做到位,让制度真正发挥震慑、导向作用。对敢于以身试法者,要依规处理,决不姑息。前不久,石家庄市加大治理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力度,处理有偿补课问题7起,处分多人。其力度值得点赞,而所查到的问题也令我们警醒:师德师风建设永无止境,治理违德违规应成为常态。在教育引导方面,我省一些学校创造了很多经验,如晒家风促师风、榜样带动、阅读引领等,各地各校应汲取这些成功经验,切实推动师德修养的整体提升。

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学生及其家长对平等的师生关系、民主的班级管理等有了更高期待。这也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及时更新理念,掌握新技术,成为新时代的善教者。

第三,培育时代所需要的人才。我们的学生将来要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我们要在和平发展成为主流但敌意暗流无处不在的世界上赢得国力竞争,在国际事务和人类发展中日益发挥有力作用,意味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为世界各民族所承认、所崇敬。要实现这一使命,其担当者要把自己的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要有鸿鹄之志,要有真学问、真本领,要有实干精神。

是以,我们对学生要强化国家情怀教育、励志教育、实干精神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真能力和创新意识,让他们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厦栋梁或者铺路“砖瓦”。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办一流学校,育堪用之才,此国之重托,民之厚望,我辈教育人当忠于职责,鞠躬尽瘁,不负国家、不负人民、不负时代。

猜你喜欢

师德师办学中华民族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新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谨防师德师风失范
组织人事视角下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