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合作式教师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018-01-26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市第四中学李丽华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教案新课程评价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市第四中学 李丽华

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而教师工作的新理念和复杂性又决定了教师工作评价方式的民主化和多元化。教师评价机制是否科学合理、评定结果是否客观公正,直接影响着教师是否有积极的工作状态,更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如何改革教师评价工作,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摆在我们学校管理者面前的新课题。

倡合作,树立新的教师评价理念

我们以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为共同愿景,确立了教师评价新理念:教师是学校的主人,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在教师评价中居于主体地位;教师评价只有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服务,才能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在新课程改革中,校长的角色是合作者、引领者和探究者,只有校长尊重教职工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建立起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师评价机制,才能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引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近年来,我们在教师评价中坚持了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思想,从教学实际出发,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建立了过程跟踪、共同参与、对话交流的合作式教师评价机制。合作式教师评价关注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教师可持续发展观,强化了教师主体的责任意识,促进了教师个性发展和教师团队发展的和谐统一。评价既指向教师个体,又指向教师群体,立足于问题发现——诊断——解决,教师在评价中普遍学会了接纳、赞赏、争辩、互助、合作和改进,学校管理者也在教师评价中也学会了理解、包容、合作与示范,致力于和教师一起在问题解决的行动研究中创新校本研训机制。

树形象,师德师风评价彰显成效

学校坚持将师德师风教育作为校本研培的首要工作来抓,坚持思想教育和评价激励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互促进,不断提升家长和社会对我校教师的认可度。

让“以生为本”成为教师的教育座右铭。几年来,我们以“爱的价值在于奉献”为主题,通过自评与他评,开展向教师征集、评选“教育观寄语”活动,并将评出的优秀寄语悬挂在教学楼厅作为我校教师从教的座右铭。如“对学生的爱,不是挂在嘴上,而是体现在行动中,只有每位同学都感受到您发自内心的爱,这时的教育才会被学生所接受”“微笑、爱心、公正、平等是拉近师生距离的黏合剂,是活跃课堂教学的良药”“作为教师,让学生怕你很容易,但让学生爱你却不容易,它需要你用博学、智慧、真心和厚爱去换取”等等。教师教育观寄语的评选过程,既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思想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重树自己教育理念的过程。

开展笔谈评教活动。我校每学期都开展一次全体学生参加的笔谈评教活动,笔谈以不计名的问卷方式进行。在问卷中,我们设计了“你最喜欢的老师是谁?他(她)的教学有什么特点?”“哪位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都能够给予信任和关心,教学中善于与同学们平等交流?哪位老师在教学中能够鼓励学生提出和老师不同的见解?”等30多个问题。学生对评价教师的主观性问题笔谈踊跃,以列举实例的方式谈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每次对收回的学生笔谈评教问卷,我们都依据《学校课程分担表》对号入座,认真地进行统计分析,把学生的评价语言逐一整理出来,形成对每位任课教师百人百面的学生评价鉴定。每次学生笔谈评教后,校长都要以《让我们共同感受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为题进行反思性讲座,当校长把学生对教师的满意评价不点名地用学生的原话读出来时,教师们都能够对号入座。随后,教务处将学生对老师们的共性意见整理并公布,便于他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引以为戒。会后,校长还会把学生不满意的教师单独请到办公室,先让他们自己来看学生对他们的评价,帮助他们进行教学问题会诊。

对教职员工进行定性的师德评价。我校每学期末以《哈尔滨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评价标准》为依据,对教职员工进行定性的师德评价。我校按照师德师风将评价标准定为十大项,每一项又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每学期末分三个层次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一次定性的师德评价。一是教师自评,即教师按照表格逐项进行定性选项自评,并写出一个自己从教过程中师德表现突出的案例;二是评委库评价,即由学校中层以上领导、上一年度优秀教师、教研组长和市级以上骨干教师组成学校师德评委库(大约26—35人),定性评价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中的师德水平,评价结果作为教师下一年度评优、评骨干教师、评定职称的重要考核依据;三是团队评价,期末以年级组和行政组为单位召开茶话生活会,学校领导分头深入,教职员工全员参加,以总结个人工作、团结协作和提优补差为主题,个人反思与他评相结合,达到相互理解、消除隔阂、增强团队合作精神的目的。

以团队评价促进教师的和谐发展。我校为了促进教师队伍整体发展,不仅关注对教师个人的评价,还关注对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评价,以团结互助、整体提高为重点评价教师团队。设立了优秀学年组奖、优秀教研组奖、校本课程开发优秀教研组奖、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优秀备课组奖等团队奖项,在评价“建立团结协作的团队关系”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制”。如在组内发生工作不配合、同行相轻甚至影响工作等问题,出现问题的个人被取消当年评优资格,所在的年组被取消当年参评优秀年组的资格。通过对年级组、学科组和办公室的评价,培养教师和谐互助的团队精神,使教师群体在教育教学中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

重过程,打造校本研训、评价—体化的学习型校园

以自评为机制提高教师反思能力。我校坚持教师自修与集中培训、专家讲座与反思交流相结合的校本研训机制和定向评价制度。把“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海尔精神作为教师课堂教学反思的信条,以品格修养、团结协作、工作态度、教学能力、教学设计、组织教学、师生互动、学生评价、问题探究等为教师反思性交流的主要内容,在教师课后反思的基础上,每月开展一次教师阶段反思交流活动,促进教师及时梳理教学中的得失,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每学期教师在反思性总结的基础上,举办一次学校反思性论坛活动。

改进教师教案评价方式。先前,我们对教师教案评价习惯于追求内容上的面面俱到、形式上的尽善尽美,使得教师的教案往往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无效的文字负担埋没了教师的智慧。为了减轻教师的课业负担,我校以资料夹代替了传统的教案本,创新个体备课形式。我校把教师备课时在教科书上作的眉批、分类建立的资料卡片、备课时的习作等,都作为检查教师备课的佐证资料,使教师教案真正成为写给自己看的上课“备忘录”和校本研训资料,但是要求教师必须持课堂教学提示性纲目进课堂。

同伴参与式常规教学评价。检查教师教案和学生作业批改情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我校从去年10月份开始,以同行评价交流为主,对教师的个体备课和作业批改进行过程性评价,即每月占半天休息日开展同行评价交流活动。任课教师把个人备课的佐证材料和学生作业都拿到电教馆,“两处”干事检查教师备课的佐证材料和学生作业的同时,校长、教导主任和教研组的教师们围成圆桌而坐,针对如何提高备课的实效性、提高学生作业批改辅导绩效,如何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困惑等问题,以茶话会的方式平等地进行交流,气氛温馨而和谐。同时,校长、主任也与大家交流在听课中发现的教师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并征求教师对学校教学管理中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在干事检查的基础上,教师们又相互翻阅学生作业和备课佐证资料进行了经验交流。这不仅促进了同行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学习,还有利于强化教师自身的反思。例如,初一年级教师通过向初二年级教师请教,避免了在实施新课程中走弯路;初二年级教师通过与初三毕业年级教师交流,促进了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拓宽延伸,为下一年中考复习做好铺垫;初三年级通过刚刚教过毕业班的初一年级教师切磋,在毕业复习中取得了直接的经验。这样的同行评价交流克服了现在年级组办公不利于同学科教师交流的弊端,也克服了过去检查教师教案和学生作业偏重终结性评价的弊端。

猜你喜欢

教案新课程评价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触摸春天》教案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
《立定跳远》教案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