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宫博物院藏两幅道光帝子女画像小考

2018-01-26

紫禁城 2018年1期
关键词:道光帝阿哥道光

宋 文

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供职于故宫出版社宫廷历史编辑室,主要研究方向为清代宫廷史

《荷亭晚钓图》与《庭院游戏图》

《荷亭晚钓图》

《荷亭晚钓图》是故宫博物院藏清代中晚期的宫廷纪实性绘画,纵九十六点五厘米,横六十点五厘米,故宫博物院登记其文物名称为「清人画大公主大阿哥荷亭晚钓图轴」,图中描绘了皇子、公主在荷花盛开的池塘内钓鱼的场景。画中池塘内荷花盛开,塘边亭内阿哥和公主在钓鱼玩耍。阿哥身穿蓝色暗花长褂,腰上系着镶翠的腰带,挂着做工精致的扇袋等,右手执鱼竿在荷塘内钓鱼,左手牵着公主。公主左手执纨扇,头上插着鲜花,右手手腕上戴着金镯,与阿哥一同关注着鱼竿的动向。从画中荷花盛开,公主手执纨扇可以判断此图描绘的应为夏季时的场景。

《庭院游戏图》

《庭院游戏图》为《荷亭晚钓图》的「姊妹篇」,亦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纵一百一十三厘米,横五十三点五厘米,故宫博物院定名为「清人画大公主大阿哥庭院游戏图轴」,描绘了皇子、公主在庭院内玩爆竹的场景。画中庭院内玉兰、海棠、兰花盛开,阿哥头戴小帽,身穿蓝色暗花长褂,腰系黄色腰带,挂着做工精致的怀表、香囊等,右手执火,小心翼翼地在点爆竹。公主左手执太平鼓,右手执用来击鼓的小锤,头戴头饰,双耳戴耳环,目不转睛地看着爆竹。从画中植物的花期以及阿哥、公主玩爆竹、平安鼓等活动可以推断此画描绘的应为早春正月时的场景。

《荷亭晚钓图》与《庭院游戏图》人物身份存疑

由于两幅画上均没有款署,仅通过名称中「大公主」、「大阿哥」的称呼难以确定画中人物的身份,故这两幅图中的人物身份存疑。且《荷亭晚钓图》中所绘的大公主、大阿哥与《庭院游戏图》中的所绘的大公主、大阿哥是否为相同人物也难以确定。

清代历史上诸位皇帝的子女中大阿哥与大公主同时在世且都存活至与画中所绘人物年纪相仿的只有道光帝的长子、长女以及咸丰帝的长子、长女。过往的

研究普遍认为图中的主人公大阿哥与大公主是咸丰帝的一对子女,即幼年时的同治帝(载淳,咸丰帝长子)与荣安固伦公主(咸丰帝长女),以往的出版物也多沿袭此说法。(如《清史图典·咸丰同治朝》便将这两幅画放在了咸丰帝的后妃子女部分。参见朱诚如《清史图典·咸丰同治朝》,紫禁城出版社,二〇〇二年,页二七五。《故宫日历》则持存疑的态度,对此图主人公的身份未作说明。参见《故宫日历二〇一六年》「六月二十八日」条目)而通过对档案的研究,可以发现这一说法实为误传。

清人绘 大公主大阿哥庭院游戏图轴纸本设色 纵一一三厘米 横五三·五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陈设档》中的「隐志郡王大公主喜容」与「隐志郡王荷亭晚钓图」

据道光十五年(一八三五年)七月十一日立《坤宁宫东暖阁陈设档案》(此档案记载了道光十五年至同治六年坤宁宫东暖阁的陈设)记载:

咸丰五年二月二十四日,小太监如意交隐志郡王、大公主喜容一轴,隐志郡王荷亭晚钓图一轴。(道光十五年七月十一日立《坤宁宫东暖阁陈设档案》)

此后这两幅图一直保存在坤宁宫东暖阁,光绪二年(一八七六年)三月初四日立《坤宁宫东暖阁现设档案》以及宣统二年(一九一〇年)八月二十四日立《坤宁宫东暖阁现设档》均有记载,直至清室善后委员会清点故宫物品时依然保存于此,《故宫物品点查报告》坤宁宫部分记载:

四一四:荷亭晚钓图两轴(无款,带一木盒,上有「大公主大阿哥喜容一轴」字样)。(《故宫物品点查报告》第一编,第二册,页十四)

在故宫博物院的文物登记账目上,凡清宫旧藏的文物,除了「故」字的编号外,还有一个对应的参考号。参考号是在一九二四年溥仪出宫后,清室善后委员会组织点查小组对清宫遗留物品进行清点的登记号码。清点工作以宫殿为单元,采用千字文进行编号,一个字对应一个宫殿,以汉字「一」开始编号,依次顺延,最后将登记物品制成账册,编为《故宫物品点查报告》。

《荷亭晚钓图》的文物号为「故八七五八」,参考号为「地四一四之一」,

《庭院游戏图》的文物号为「故八七五九」,参考号为「地四一四之二」,「地」字即为坤宁宫的代码,编号「四一四」也与《故宫物品点查报告》中「荷亭晚钓图两轴」的序号相符。由此可以判定,今《荷亭晚钓图》与《庭院游戏图》即《故宫物品点查报告》中记载的装在木盒中上有「大公主大阿哥喜容一轴」字样的「荷亭晚钓图两轴」(在《故宫物品点查报告》中将两图合称),也就是自咸丰五年(一八五五年)起便一直存放在坤宁宫东暖阁的「隐志郡王荷亭晚钓图一轴」与「隐志郡王、大公主喜容一轴」。今文物名称中的「大公主」、「大阿哥」字样应由《故宫物品点查报告》中「大公主大阿哥喜容一轴」的记载而来。由上述结论可进一步得知,《荷亭晚钓图》与《庭院游戏图》中的两位主人公应是隐志郡王和端悯固伦公主。

光绪二年三月初四日立《坤宁宫东暖阁现设档案》相关记载

道光十五年七月十一日立《坤宁宫东暖阁陈设档案》相关记载

《故宫物品点查报告》坤宁宫部分相关记载

宣统二年八月二十四日立《坤宁宫东暖阁现设档》相关记载

隐志郡王与端悯固伦公主

隐志郡王— 奕纬

由上述结论可知,图中所绘大阿哥为隐志郡王。隐志郡王即奕纬,道光帝长子,生于嘉庆十三年(一八〇八年)四月二十一日,母和妃纳喇氏,卒于道光十一年(一八三一年)四月十二日,终年二十三岁,谥「隐志」。咸丰帝即位后,追封郡王。《清史稿》记载:「隐志郡王奕纬,宣宗第一子。嘉庆二十四年,封贝勒。道光十一年四月薨,以皇子例治丧,进封隐志贝勒。文宗即位,进郡王。」(《清史稿·列传·列传八·诸王七》)

奕纬于道光二年(一八二二年)二月被指婚,其福晋为英海之女。「英海之女,指为大阿哥福晋。着该衙门选择吉期,举行指婚典礼。」(《清宣宗实录》卷三〇,页七)但他婚后并无子嗣,后以奕纪之子载治为后,袭贝勒。

关于奕纬生病与去世的情况,《清宣宗实录》有较为详细的记载。道光十一年(一八三一年)四月,「癸巳……临视皇长子奕纬疾。甲午……皇长子奕纬薨」。(《清宣宗实录》卷一八七,页十二)道光帝因此谕内阁:「大阿哥奕纬,自上年秋间遘疾,至今春甫经就痊。兹复患病旬余,竟尔不起。深为悼恻,着追封多罗贝勒。所有应行典礼,着照皇子例办理。」(《清宣宗实录》卷一八七,页十二)道光十一年五月,「赐皇长子贝勒奕纬谥曰﹃隐志﹄」。(《清宣宗实录》卷一八八,页八)《起居注》亦记载了道光十年(一八三〇年)十月「大阿哥因病未痊存住圆明园」。{《清代起居注合集》(清宣宗)卷十八}由《实录》与《起居注》的记载可知,奕纬应因患病而去世,且患病已半年有余,病情反复,并非像坊间所说因惹道光帝发怒,被其踢中而亡。

大公主— 端悯固伦公主

由隐志郡王的身份可以推断,图中的大公主应为与他同时期的道光帝的大公主,即端悯固伦公主。端悯固伦公主,道光帝长女,生于嘉庆十八年(一八一三年)十月初二日,母为佟佳氏,即孝慎皇后,卒于嘉庆二十四年(一八一九年)十月二十日,年仅六岁,追封为郡主。嘉庆二十五年(一八二〇年)九月追封为端悯固伦公主。

端悯固伦公主生母孝慎皇后像取自清人绘《雍宫式范图》卷

隐志郡王生母和妃像取自清人绘《雍宫式范图》卷

道光帝在其继位之初便追封了大公主,《清宣宗实录》记载,嘉庆二十五年(一八二〇年)九月戊寅,道光帝谕内阁:「朕长女,着追封为端悯固伦公主。」(《清宣宗实录》卷五,页十三)此外,道光帝还于道光三年(一八二三年)九月(《清宣宗实录》卷五九,页十二)、道光七年(一八二七年)九月(《清宣宗实录》卷一二六,页十三)亲临端悯固伦公主园寝赐奠。道光七年九月的祭奠活动奕纬很可能也参加了。《清宣宗实录》记载:「甲子,上至宝华峪,临视孝穆皇后梓宫奉安地宫,奠酒毕,命皇长子奕纬行礼。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员均随行礼。临端悯固伦

公主园寝赐奠。」(《清宣宗实录》卷一二六,页十三)这一天,道光帝在祭奠了孝穆皇后的陵寝后,又到端悯固伦公主的园寝祭奠,陪同道光帝一并去祭祀孝穆皇后的奕纬应该也不会缺席。可以想象,曾经儿时的玩伴如今却生死分隔,场景不禁令人唏嘘。

清人绘 旻宁行乐图轴纸本设色 纵一一一厘米 横二九四·五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绘画时间与描绘地点

绘画时间

这两幅画的绘画风格属于清宫纪实性绘画,此类绘画具有较强的写实性。因此,从画中人物的年纪,可以推断此图应绘于嘉庆后期,具体而言,应晚于嘉庆十八年(一八一三年,端悯固伦公主出生),早于嘉庆二十四年(一八一九年,端悯固伦公主夭亡)。也就是说,此图应绘于旻宁还是皇子的时候。由于道光帝的次女与次子分别生于道光五年(一八二五年)与道光六年,因此在道光五年之前,他们为旻宁仅有的一对子女。

清人绘 旻宁喜溢秋庭图轴 纸本设色 纵一八一厘米 横二〇二·五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道光帝十分喜爱为自己幼年的儿女画像。除这两幅画作外,故宫博物院还藏有诸如《旻宁喜溢秋庭图》、《旻宁行乐图》等反应道光帝与其子女生活场景的绘画。此外,他于道光十二年(一八三二年)命沈振麟为年仅一岁的六公主、四阿哥、五阿哥分别绘制喜容。(李湜《紫禁丹青— 清宫绘画的创作与收藏》,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二〇一二年,页二五一)又于道光十三年命贺世魁为道光十二年出生的六阿哥绘《六阿哥行乐图》、为道光十年出生的六公主绘《六公主行乐图》。(李湜《紫禁丹青— 清宫绘画的创作与收藏》,页二五二)而《荷亭晚钓图》与《庭院游戏图》的绘制则很有可能是这一习惯的开端。

描绘地点

根据《荷亭晚钓图》与《庭院游戏图》所绘的景致可以推断这两幅图所描绘的应为圆明园的景色。自雍正朝以后,圆明园即为清帝常住的办公休憩场所。每年在紫禁城过完冬后,皇帝便会搬往圆明园居住,届时皇子及其家人也会一并搬往圆明园。

《荷亭晚钓图》所描绘的场景与建筑风格与圆明园的濂溪乐处较为相近。此处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是圆明园中较大的一座园中园。全园中心是一个被湖面和小溪所围绕的大型岛屿,岛略偏西北,留出东南水面广种荷花。岛上及湖四周岸边分布多个小亭。小亭样式与《荷亭晚钓图》中的小亭建筑形式十分接近,再加上此处为圆明园中最著名的观赏荷花的景点之一,《荷亭晚钓图》很有可能描绘的就是这里的场景。

清 唐岱、沈源合绘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册之“濂溪乐处”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清 唐岱、沈源合绘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册之“洞天深处”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庭院游戏图》描绘的场景与建筑则与圆明园的洞天深处较为接近。此处亦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是皇子读书和居住的场所。其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所为皇子生活居住的地方,西部南北二岛则为皇子读书之处。当嘉庆帝在圆明园居住时,身为皇子的旻宁便会在此处居住读书。而《庭院游戏图》中大阿哥、大公主玩耍的场所很有可能就是他们父亲曾经的居所。画中的房屋、院墙形式亦与洞天深处的建筑相符。

通过对《陈设档》的对比研究,可以知道《荷亭晚钓图轴》(即「清人画大公主大阿哥荷亭晚钓图轴」)与《庭院游戏图轴》(即「清人画大公主大阿哥庭院游戏图轴」)所绘的人物身份相同,其中的大阿哥即隐志郡王奕纬,大公主即端悯固伦公主,他们分别为道光帝的长子和长女。奕纬比端悯固伦公主年长五岁,与画中人物形象相符。

《荷亭晚钓图》与《庭院游戏图》人物身份的确定也提示我们,在研究清代宫廷纪实性绘画时,配合对《陈设档》、《活计档》等历史档案的研究或许会对确定画中人物的身份有所帮助,同时也有助于我们了解此画在宫廷内的流传保存情况以及存放位置等信息,加深对画作的理解。对于清代宫廷纪实性绘画的研究,确定人物身份是十分重要的。随着画中人物身份的确定,这幅画的历史价值也将大为提升,使其在艺术性之外,还可以为我们提供更为精准的历史信息。

清代宫廷纪实性绘画对清代宫廷史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这些绘画将档案文献中的文字图像化,其中蕴含的信息量可能是文字的数倍,是文字描述所不可替代的。这也提醒我们在注重传统的宫廷史研究的基础上,应加强对清代宫廷纪实性绘画的研究,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图像和档案文献结合起来,使二者发挥更大的价值。

猜你喜欢

道光帝阿哥道光
一道光
小木楼
情怀:照亮忧伤的一道光
龙猫,你爱的那道光是爱情
山那边的阿哥
你们就是我的小幸运
道光帝选接班人
道光帝曾欲立奕訢为皇太子
道光帝选接班人
白成一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