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思一念,皆无光明

2018-01-25张轩宇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2期
关键词:电影精神疾病

【摘 要】《一念无明》于2017年4月份在大陆地区上映,镜头聚焦到现代都市社会中极为边缘的一类人。很多人观影后在讨论这部电影的时把关注点放在了躁郁症上,而且还有不少人指责导演对疾病的呈现很肤浅。但我认为对于这部影片而言,心理疾病也许只是一个切入的契机,导演真正想表现的应该是透视着香港社会最真实的一种病态。

【关键词】电影;一念无明;精神疾病;社会偏见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012-01

2017年4月,一系列热片纷纷选择在这段时间上映,其中《速度与激情8》《金刚:骷髅岛》《嫌疑人X的现身》等影片均产生了上映几天票房直接破亿的收视奇观。而在众多为大家带来视觉冲击的硬片中,由余文乐、曾志伟主演的《一念无明》像是一股清流,以罕见的全粤语版本在中国内地上映,并横扫2017年香港电影金像奖8项提名。

这是一部由黄进执导,曾志伟、余文乐等主演致力于关注社会心理病人的电影。主人公阿东(余文乐饰)患有躁郁症,日常生活就像是战场,每天都在情绪里反覆煎熬。爸爸大海(曾志伟饰)离家不顾,留下了长久卧病在床的妈妈(金燕玲饰),一点点的碰撞摩擦都让母子俩露齿相斗。有一天,阿东在帮失禁的妈妈冲洗的过程中,却意外地结束了她的生命。大海在愧疚下最终决定接治疗后出院的儿子阿东回到自己独居的不足十平米的房间一起住,两个心怀愧疚的大男人相挤在呼吸都嫌拥挤的斗室中。哭着微笑,恨着相爱。

很多人观影后在讨论这部电影的时候把关注点放在了躁郁症上,而且还有不少人指责导演对疾病的呈现很肤浅。但我认为对于这部影片而言,心理疾病也许只是一个切入的契机,导演真正想表现的应该是透视着香港社会最真实的一种病态,它展现着当代人内心重重难解的矛盾,以及人与社会间深陷的困境。

一、反映了社会大众对亲情的漠视

整部影片中,导演将镜头聚焦到现代都市社会中极为边缘的一类人——躁郁症患者群体。父亲为了逃避母亲的暴躁脾气抛弃了这个家庭;从小最被宠爱的弟弟为了逃避这个恶劣的家庭环境飞往美国,从此一去不复返;阿东尽孝尽责地照顾母亲,而母亲却并不领情;未婚妻在教堂里看上去是忏悔宽恕阿东,实际上流露出了对阿东的所有憎恨。出院后的阿东生活过得一点也不称心如意,找工作处处碰壁,女朋友也离他而去,邻居们也处处警惕着他,最后只能每天待在不足10平方米的板间房里惶惶不得终日。对于绝大多数正常人来说,“精神病人”是个极为强力的标签,它意味着丧失理性,几乎就等同于潜在的罪犯,而当他们被贴上这个标签的那一刻,便被定性成了“丧失生产力的人”、“充满危险的人”、“需要处处提防的人”。

在当下高速运转的社会中,一个“丧失生产力的人”其实也就无异于这个社会当中的“废品”。但其实精神病人不是真的会带来什么危险性,而是大众心理中对“想象中的失序”的恐惧。整栋楼的所有邻居中,只有七岁的小朋友喜欢跟阿东玩,小朋友还没有内化那些现代社会所亲手构建出来的抽象恐惧,所以在其他人眼中,阿东充满危险,威胁到了社区安全,但在孩子眼里,阿东才是阿东。

导演把剧情逐渐铺开,对社会的批判毫不留情,综合了经济压力、社会偏见、人情淡漠等诸多因素,描摹出现代机器运转下的一台冰冷的社会机器。

二、揭露了当前繁多的社会问题

这部电影的目的并不是只停留在传递毫无出路的绝望感,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另一条异常明亮的主线,这条线主要是从曾志伟饰演的父亲来体现的。父亲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从他一开始对家庭不聞不问,再到挂掉小儿子电话后的自我反思,这时候他终于获得了某种绝地重生的力量,为了儿子,他告诉自己绝不做把“所有事都交给机构”。他一个人单枪匹马与所有邻居进行对抗,使阿东从压抑的心理状态解救出来,从这个时候开始,阿东父子才真正地站在了一条线上——站在边缘,站在“不正常”的领地,最终超越了这个金钱社会给人与人之间造成的情感割裂。

直到电影结尾处,父子间的羁绊纠葛尚未完全化解。电影就在这样毫无明朗的气氛中结束了,留下一个开放性的结局,并未给阿东的病情和命运一个明确的交代,而是隐藏在在片尾黑屏与字幕后,留给观众思考。

在影片后期采访中,导演黄进和编剧陈楚珩提到,这部电影本身是根据真实的社会新闻改编而成,编剧创作剧本的两年过程中听了很多社工、康复者、医生的真实故事,搜集了大量的访谈资料,最终将结果浓缩在2小时内的影片中,我们可以想象到这两个小时背后蕴藏了多么庞大的“病友心理数据库”。事实上,在压力巨大的城市里,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故事中的“阿东”——不久前,香港心理卫生会的一项调查还显示,香港人的抑郁指数创新高,有百分之五点五受访市民估计患有抑郁症,需要接受专业辅导及治疗,另有百分之九点一的受访者属“应关注”的组群。所以“阿东”非但不是边缘人,甚至还可能早已融入每个人的生活而未被发现。

三、对社会现状的反思

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支持和陪伴,不让他感到自己是一个人在面对,不排斥他,接纳他。但是在影片中所有人都认为阿东是个精神病人,而唯一做着正常人的事却是阿东。每个人都在互相伤害,爱本来是一种美好的源头,而在这里,爱却成为彼此伤害最锋利的刀刃。等遍体鳞伤的时候,却再也学不会爱与被爱的能力。戏中的故事完完全全的反映出香港当下普遍的现状和大部分香港人的人情世故和生活点滴。

通过《一念无明》这个社会心理片,我们不止要停留在观影的层面,更应该注意到的是导演通过影片所想传达给大家的观念和想法,这才是导演最想与观众产生共鸣的地方。

希望我们能看到那么一天,无论是我们周遭的谁会被边缘病症所“砸”到,但到那个时候,我们可以对他们说:“如果你选择撑下去,别怕我辛苦,我愿意陪你撑到你渐渐好起来的第一天,如果你选择结束治疗,别怕我难受,你在我身边的那些日子也一直在我心里,就像你从未离开一样。”

参考文献

[1]李琳.《一念无明》:用心去看,拨开“社会病”的霾[N].健康报,2017-04-21(008).

[2]周夏.《一念无明》:生命不可承受之重[N].中国电影报,2017-04-19(007).

作者简介:张轩宇(1997——),女,山西晋城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本科,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

猜你喜欢

电影精神疾病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3 当我们失去健康:精神疾病
试论人类精神疾病观的发展与演变
全球精神疾病治疗药物分析报告(2014)(Ⅱ)
写在《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创刊四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