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家庭教肓的目标

2018-01-25陈建翔

中华家教 2018年12期
关键词:心性能量智慧

陈建翔

中国家庭教育变革的特殊性

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是,目前中国的家庭教育,家长需求旺盛而乱象丛生,市场参与踊跃而泥沙俱下,专家众说纷纭而科学性差。深刻的改变不仅势在必行,而且有明显的迫切性。认识并清算现行家庭教育的弊端,创建科学的、充满爱和自由的、具有中国特色与东方智慧的新家庭教育,是一个集体共识。

当下,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孩子似乎变得越来越难教,家长变得越来越焦虑。我们和相关机构合作,在201 4年和201 6年做了两次比较大的关于家庭教育、亲子教育方面的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家长有焦虑心理,大约三分之一左右有中高度焦虑。长期的焦虑是一种病态,也就是说,中国的家长特别是妈妈们,有相当大的一个比重,是处在不良的心理体验中,是以不良的心理体验去做家庭教育的。在这种心境之下,能指望家长教出什么好呢?

那中国的孩子们呢?调查发现,厌学厌教的现象是比较严重的,所以每年新学期开学,我们都可以在媒体上听到各地传来的学龄儿童跳楼自杀的消息。过去听到这样的消息,我们心里还会感到一些震惊,现在好像听得多了,大家有点麻木了;还有关于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因为学习问题而紧张、恶化的案例,都是我們身边不断发生的事情……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当下的家庭教育呈现病态的扭曲,包括“家庭教育的扭曲”“教育的扭曲”“家庭关系的扭曲”和“人心的扭曲”四个方面。

第一,盲目追逐学校教育模式而失去自我,家庭教育自甘沦落,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与附庸,这是“家庭教育的扭曲”;

第二,家庭教育目标外在化,急功近利、揠苗助长,被恐惧和贪婪所驱动,教育演变成分数竞赛,成为“武装到牙齿的智力战争”,这是“教育的扭曲”;

第三,在“教育战争”中,家庭关系充满了火药味和狭隘的功利性,众多家长受社会和市场刺激行为迷惑、心神不定,常年处于中高度焦虑之中,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紧张,争吵不断,悲剧时有发生,大人、孩子均成为受害者,这是“家庭关系的扭曲”;

第四,上述所有的扭曲归根到底都是“人心的扭曲”。

这“四个扭曲”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统一病态的不同表现。改变这“四个扭曲”,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如果我们不是同时面对和考虑这“四个扭曲”,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就不会有真正的改变发生。因此,中国家庭教育的复兴之道需要包涵“四个发现”与“四个复归”,也就是说,中国家庭教育的根本性变革,应该同时实现几次大的顿悟、大的飞跃。

新家庭教育需要“四个发现”与“四个复归”

一要重新发现家庭教育的定位、价值与使命,开始学会自己做主,即从学校教育的随从与附庸变成具有自主意识、能够按照自身规律运行的独立的实践范畴和学科领域,实现自身存在感与价值的复归。

二要重新发现教育的本质,充分理解教育不是某种外在于人的力量,不应该只是一味由外向内的灌输、施压和塑造,不应该基于恐惧与贪婪施教,而应该超越功利及其他外在目的,向内发觉,探视并引导出生命内在的无限天赋与无穷宝藏,实现教育本质属性的复归。

三要重新发现家庭关系的基础,即不论是具有法律性质的婚姻关系还是具有血缘性质的亲子关系,家庭关系的统一基础都是无条件的爱,家庭应该成为一个相互依靠的命运共同体,成为家庭成员共同成长、彼此温暖的爱巢,而不能把它异化为一个充满火药味和功利目的的争斗场,一个上传下达、颁布命令的会议室,一个滔滔不绝说教辩论的讲堂,要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实现家庭和谐关系的复归。

四要重新发现心性的真相,要了解“道心”与“人心”、“真心”与“妄心”的区别,开始“心性的安顿和转向”,即从充满恐惧、贪婪、焦虑的状态变为充满爱、真诚、自由的状态,实现真心、爱心、平常心的复归。

找回充满巨大能量的“中国心”(心性智慧)

我之所以判断家长教育能量低是依据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就是中国家长普遍看不清问题的真相。不仅家长看不清问题的真相,中国的很多专家也看不清问题的真相。我们都不在真相里做文章;我们的那个劲儿没有使到该使的地方,没有使到真相上来,或者说,我们习惯了在幻象里生存,在假象里转悠。我们缺一双慧眼,也看不清真相。

解决中国家庭教育问题的根本之道,是要把充满巨大智慧能量的“中国心”找回来,也就是把中华民族最优秀、最宝贵的心性智慧找回来。心性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根本,儒释道三家,各有理论主张,各有法脉传承,但百川归海,都可以统一于心性智慧。

经过了工业革命的“程序格式化”以后,我们逐渐忘记了自己生命的根本,忘记了我们跟宇宙融为一体的心性智慧;跟这个心性智慧似乎有“隔阴之谜”。所以我们在思考所有问题的时候,能量是低的,眼睛是看不见的;我们手足无措、慌做一团,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天地都不帮忙,天地为什么不帮?我经常讲,只要是天地不帮忙的教育,一定是最坏的那个教育。

而最好的教育,一定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教育;要理解、接受这个“最好的教育”,一定需要心性智慧。一个民族长期的强盛,必须是靠这个民族固有的文化传统、心性智慧,这个是最牢靠、最持久的。我们现在最恒久的那个能量源泉,还没有被唤醒、没有被找到,那就是中国心,中国人的心性智慧。

孟子认为,“心”有无穷无尽的能量,它什么都有,应有尽有,“万物皆备于我矣”。世界上所有的善端,比方说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都在心里。但是它现在被我们弄丢了,找不到了,所以要“求其放心”。

新家庭教育的视野应拓展到全人类

当下中国家庭教育建设的价值,已经超出狭义教育的范畴,而把目标指向反思人类工业化文明的痼疾,尝试建设人类新型的“心性文明”。

人类工业化文明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在我们看来,这个文明体系已经与大自然之“道”渐行渐远,正在经历由内在而外在全面的、覆盖性的程序化、刻板化过程;除了极少数人主动逃离之外,所有的人都成为被动卷入这个过程而成为“刻板程序携带者”;学校教育体系是这个过程的谋划中心、制作平台和“加速器”;这个过程遵循“始于背叛一终于背叛”——对爱的背叛、道的背叛、对自性智慧的背叛——的历史逻辑。

在这样的大文明背景下,如果人类没有唤醒新的智慧能量,其归宿很可能是在不远的将来结束本期人类文明周期,而让位给新的程序性更强的智能生命。

唤醒人类的心性智慧——与现有工业化主导型文明逻辑大相径庭的更为原始、更为深远的意识能量——可能是挽救人类文明衰亡的不二法门。

基于这个时代大背景,新家庭教育哲学研究视野要扩展到更大的空间维度,要考察人类文明的全部发展历史,特别是要考虑这个历史为什么在进入近代工业革命以后导致人类面临生存危机;

基于这个时代大背景,新家庭教育哲学研究视野要扩展到更长的时间维度,要特别研究中国儒释道文化传统特别是心性智慧、心性学说的发展历史及其精髓;

基于这个时代大背景,新家庭教育哲学研究视野要扩展到更深层次的“合一维度”——人的个体存在与大自然(宇宙)的内在交融亦即“天人合一”的关系,其中包括研究“宇宙学认知尺度”与“人类学认知尺度”的关系。

猜你喜欢

心性能量智慧
用道
正能量
南法禅宗与中国古代哲学观点的相似性
从于丹讲《论语》中得出的领悟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正能量描绘词
正能量描绘词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