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贴近生活 优化作文教学

2018-01-25杨艳玲

甘肃教育 2018年22期
关键词:观察作文教学兴趣

杨艳玲

【关键词】 作文教学;生活;观察;思维;想象;兴趣;情感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22—0059—01

高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突破了传统机械训练的写作教学观,旨在培养现实生活所需要的写作能力,它向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拓展,使学生在生活中写作,在写作中生活。

一、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观察是作文走向生活的第一步,是学生获取材料的基础。高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旨在通过教师的引导,促进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思考,发展他们认识事物的基本能力,使学生养成注意观察的好习惯,使其观察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如,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观察小动物贪吃抢食的滑稽模样;让学生参加体育竞赛活动,观察运动员的神态和动作;带领学生外出旅游,观察花木鸟虫、山川河流的特征等等。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一旦被大自然的奥秘和生活的新奇事物所吸引,就会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有所体会和感悟,并渴望了解更多的事物及其特征。学生经过观察再写作文,自然能有事可写,有话可说了。学生尝到了观察生活的甜头,自然会更积极主动地观察生活。

二、训练学生敏捷的思维力

思维能力是间接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人的精神生活中离不开思维,如果离开了思维,那么写作也便不再存在。敏捷的思维能力能够挖掘材料的深刻内涵,使文章的思想内容变得充实,而在实际的写作中,学生常常缺乏敏捷的思维,往往形成思维定势。思维定势的特点是思想僵硬,缺乏创新,因循守旧,人云亦云。高中生是思维发展的“黄金期”,他们思维活跃,思维水平已接近成人水平,他们能够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而导致高中生写作出现思维定势的很大原因和教师观念陈旧,作文训练方式程式化。因此高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要训练学生敏捷的思维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进而避免思维定势的形成,使作文新颖、独特。

三、开启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力在人的智力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它与学生的作文活动紧密相关,是学生写作能力的体现。中学生写作文并不是简单地把过去感知的事物的形象,通过书面语言展现出来,而是需要作者在头脑中把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以表象形象储存起来,进而创造出新的形象。在学生写作的各个环节中,都离不开想象,通过想象联系生活中已有的积累,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新意。而在实际的作文活动中,学生语言匿乏,思维呆滞,写出来的文章单调毫无新意可言,这都跟学生缺乏想象力有关。因此高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要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累生活,扩大表象储备和学生的知识领域去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写作兴趣是指一个人对写作活动的爱好,它是在一定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且通过写作活动逐渐发展。学生有了写作兴趣才会热爱写作,不再害怕写作,而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静止的、呆板的,教师反复训练文体知识,用高压的方法、死记硬背的方法等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这种机械的作文教学容易使高中生对作文产生厌烦情绪,使他们对写作毫无兴趣可言。实际上,写作兴趣是提高写作积极性的源泉,因此高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要强调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如果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就会乐意写作,这时候他们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想象力也更加丰富,才不会无话可说,写作能力才能提高。

五、培养真实的写作情感

教师要想让学生用最准确的语言表达自身最真切的情感,在写作中就要更加注重自身的情感表达。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让学生写自己看到过、想得出、说得清楚的事物,而不是胡编乱造。二是要讓学生遵循正确的写作顺序,当看到一个题目的时候,先在头脑中简单构思,然后用简略的语言表达出来,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最后融入自身的情感,加以华丽的辞藻进行写作。三是学生应随时用日记或短文的形式,记录发生的事情,记录当时自身的真实感受。总之,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用自己最熟悉的语言、真实感受、真实情感去写自己的文章。

总之,良好的初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教师要避免高中作文教学中的种种误区,有效地进行生活化作文教学。

猜你喜欢

观察作文教学兴趣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