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高等院校ESP课程设置初探

2018-01-25廖芸

甘肃教育 2018年22期
关键词:课程设置可行性商务英语

廖芸

【关键词】 ESP;商务英语;法律英语;课程设置;必要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22—0024—02

一、引言

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加快建设高水平的本科教育,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根据国家发展战略,英语教师在新时代也要与时俱进,设计系统、专业的教学任务,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式,启迪教学思路,担当教书育人的使命。为了贯彻教育部提高教学质量的精神,推动我省高等院校外语教学改革,满足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与学生的现实需求,研究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的“教”与“学”有助于推进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水平,以及创新意识,最终推进我省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二、甘肃省ESP课程设置之需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我們便可看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战略性地位。教育部长陈宝生指出“四个回归”,强调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是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目前,我省各个高校为了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认真求学,刻苦学习专业知识,练就工作中的真实本领,改变过去轻松毕业,学习不具挑战性的情况;教师要潜心钻研,用先进的理念教书育人。

陈宝生强调,建设高水平的本科教育,要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取得突破。立足我省大学英语教学之现状,各个高校要着力推进课程改革,补齐我省教育短板,学习并且推进理念创新,例如,在我省各高校开设(ESP)课程,加强英语教学与专业教育的结合,持续深化跨学科教学改革,共享优质的专门用途课程资源,推进我省“法律”或“商务”与“英语”的深化创新及整体发展,由量的改变逐渐实现质的飞跃,紧紧抓住新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我省大学英语建设与发展。

1. ESP课程发展现状。“一带一路”战略建设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我省前瞻性地研究一带一路实施过程中的国与国之间涉及的法律问题,提供完善的国际法律理论和制度,推进合作共赢的合作模式是当务之急。“一带一路”良好的法制环境涉及高质量的司法服务,提升司法话语权,具体实施过程依托于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多方面的支持与保障,要想顺利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必须了解国际法及其理论与规则,而且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培养国际思维。我省正处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起步阶段,探索“一带一路”法律与语言问题牵涉很多复杂的问题。例如文化问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及文化多元且复杂,此外英美法系的差异等需要语言服务提供法律保障。我省高校获取第一手的研究资料,以开放地心态学习国外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丰富经验,有利于法律英语研究的时效性、准确性和真实性,并克服语言障碍。以我省法律英语学科专业建设为例,法律英语(ESP)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提高教师法律英语教学水平,拓展了法律英语专业知识,进而推进了专门用途英语学科建设。

目前,我省法律法规翻译任务繁重,主要涉及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法律英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推进法律法规翻译和研究“逐步系统化,进一步完善”。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本校坚持培养既懂专业技能又懂法律知识,既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又兼具法、管、经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我校教师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相结合,进行案例讨论等,激发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识以及创新思维与思辨能力的培养。

自2013年本校人文学院法律语言与法律文化被学校确定为校级重点学科,截至目前为止,我院的法律语言与法律文化学科建设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该学科在法律语言研究领域处于省内领先水平,优势明显。“法律语言学”作为一个学科方向,主要讲法律逻辑与法律语言分析、法律文书语言和英汉对比法律语言学以及法(警)务英语语言等知识,此外“法律与文学”方向主要研究特色包括:英美法律与文学、本土法律与文学等。“西北少数民族法律文化”着眼于西北少数民族法律文化研究。我院教师积极参加各种法律英语及文化研讨会及论坛进行学术交流,并到中国政法大学及西北政法大学等国内知名政法类大学外语学院进行考察学习,学习其他院校本科学科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教师人才引进,以及法律英语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经验。

2017年度我院英语教师专门用途英语校内外科研项目立项情况如下:甘肃省社科联外语教师发展研究项目(1项):“法律英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学校重大项目(2项):“涉外法律语言文本研究”,“不同时期西方复仇文学作品中法律观念的变迁”等。

2016年度我校专门用途英语相关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包括重点项目(2项):“我校英语专业“英语+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多元立体化评价体系研究”,“转型时期高校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与ESP教学——以甘肃政法学院为例”;一般项目(1项):“智能手机媒体环境下优化法律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以甘肃政法学院法律英语教学为例”等。

2. 我省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目前,本省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一代一路”倡议为我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指明方向,同时,我省英语教学改革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首先,我省整体英语教学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缺乏整体有效的规划,各方面投入严重不足,缺乏市场导向;其次,各个高校面临大学英语课时减少,师资队伍明显不足的问题;其三,教师教学方式单一,过度强调语言的学习,忽视了文化的重要性;其四,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语言使用能力和交际能力较弱,缺乏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

王守仁(2013)指出:“21世纪的大学生理应具备较好的外语能力,这是由国家利益、社会需要、学生发展所决定的,我们有责任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优质外语教育。因此,大学英语教学需要加强和改进,而不是被弱化。”面对改革中的问题和挑战,我省高等院校英语教育应该做到“五个坚持”:坚持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坚持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坚持实现英语与其它学科专业的融会贯通,坚持提升教师队伍的内涵式发展,坚持健全师资培养体系。基于此,使英语教育回归人文本质,顺应经济发展,最终促进我省大学英语教育的良性发展。

3.我省ESP课程设置的可行性。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内容依托式教学(Content-Based Instruction,CBI)(Stryker & Leaver, 1997)提倡语言和内容融合式的教学方式。CBI框架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及ESP课程设置在我省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课程体系,但是我国其它高校专门用途英语的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结构体系及设计思路为我省大学英语ESP项目课程设置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极高的参考价值。

近年来,我省大学英语教学为适应社会发展以及学生的实际需要而进行分级教学,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以我校为例,大一学生在第一学年统一学习大学英语课程,对于第一学期通过CET-4考试的那些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全面实施ESP教学,例如我校开设商务英语ESP、法律英语ESP课程,主要面向国贸专业或者法学专业的学生。以学生需求为基础选择难度适中的ESP教材,同时大学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密切协作,以英语语言为手段,指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教师以ESP专业词汇的教学为突破口,全面开展ESP教学。蔡基刚(2013)指出:“大二英语以ESP课程为主,即特定领域里专门学术英语,目的是帮助学生具备阅读本专业文献的能力和上本专业全英语课程所需要的听说能力和演说能力。”在我校目前开设的商务英语ESP课程在培养学生基础语言能力之外,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陈述演示(presentation)能力。在ESP课上,学生阅读的是和他们专业内容相关的材料,包括教材、报刊文章、企业案例、商务报告、财务报表等。通过阅读并且理解这些材料来训练学生在专业领域所需要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和交际沟通能力。

4. 结论。新时代背景下我省英语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英语基础好,专业水平高,跨文化沟通能力强,具备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国际化人才。我省高等院校肩负的使命主要就是大学英语教育改革,促进高级人才培养,这就要求高校要面向社会现实需求,保持我省特色與优势,积极发展英语教育。ESP课程是实现以上目标的根基和保障,更好地顺应新时代新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最终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深化专门用途英语改革,即ESP,为学生用英语学习学科知识提供语言支持,使其能理解专业领域的英语知识,满足其专业学习的需要,着力构建更加科学、更加符合本省、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建设满足社会和学生需求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

猜你喜欢

课程设置可行性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