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之我见

2018-01-25舒克安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锻炼身体态度体育锻炼

舒克安

最近,从一则报道上看到,如今的学生每天锻炼的时间不足一小时。而我们身边也不难看到一个又一个肥胖儿,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孩子肥胖意味着什么?由此我想到了很多,但更多的则是在今后的体育课中,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种正确的锻炼观念和正确的锻炼方法,让学生养成一种自觉锻炼的习惯。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外在监督的自动化了的行动方式。锻炼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人奠定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也把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明确提出。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在体育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一、加大体育宣传的力度,促进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了解

广泛开展思想教育,让学生了解养成锻炼习惯的重要性;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形成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长期以来,许多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有的甚至弃之不顾。其实不然,如果没有端正的锻炼态度,又没有锻炼兴趣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学生是无法真正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当然也就无法实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相反,学生对锻炼如有浓厚的兴趣,又具有良好的锻炼态度和习惯,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与练习。因此,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二、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二是培养学生把体育锻炼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需要,成为一种习惯。其中,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是基础,只有具备了科学地锻炼身体的习惯,才能称得上良好的锻炼习惯。

1.在课堂中引进一些新兴运动项目。

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如轮滑、健美操、跳大绳等,课外开发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如踢毽子、滚铁环、转呼拉圈、荡秋千等。同时,也要有计划地组织一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和竞赛,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才能、展现自我的机会,这样极大地调动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2.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体育活动,也不是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首先,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以及体育锻炼是如何促进人体生理变化的。这些基本知识可在健康教育课中传授。其次,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以及为什么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

3.加强良好锻炼习惯的训练。

良好习惯的形成,是意志与毅力的结果,只有经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必须努力尽可能坚强地形成學生良好的习惯,但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最重要的还是正当行为的不断练习。”因此,体育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根据教与学的需要与可能,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的放矢地逐个项目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和练习过程,要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系列,由部分到整体,坚持不懈、反复训练。教师还应经常督促检查,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但是要说明的是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简化活动规则、简化技术,降低难度要求,创造与改造器材。鉴于学校体育器材较为短缺,学生和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爱好或活动课内容,动手制作一些小器材参与锻炼。

4.培养训练学生的良好锻炼习惯,应与端正态度、激发兴趣相结合。

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同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三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锻炼态度端正,参与锻炼的兴趣浓,必然催化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形成。而有了良好锻炼习惯的学生,其锻炼态度自然端正,参与锻炼的兴趣自然愈浓,锻炼效果也会得到显著提高。因此,好的锻炼态度和方法都要将它化为习惯,只有形成了习惯,好的态度和方法才能随时表现与应用,好象出于本能,受益于终身。

三、把握形成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两个因素

1.发挥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

青少年学生模仿性强,体育教师是学生直接效仿的对象之一,对学生能否形成良好锻炼习惯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认真贯彻课堂常规,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规范准确的讲解示范动作技术,并且加强练习方法方面的指导。让每一个学生每一节课,都经受一个科学锻炼身体的过程,并且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通过明示和暗示的综合效应,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2.促使学生形成自律性。

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过程,学生是主体。外因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设法将学生从被动锻炼中解放出来。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目的。由被动锻炼转化为主动锻炼,需要很强的锻炼自觉性和自觉能力。因此,体育教师不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而且要帮助学生制订有个性特点、具体切实的个人锻炼计划。严格规定锻炼内容、方法、过程、运动量和时间等。教育学生要认真锻炼,踏踏实实,从点滴做起。并引导学生加强对自己锻炼计划的实施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不断提高学生积极参与锻炼的自律性,从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总之,作为一线的教师,我深刻的体会到: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是我们当前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重的一件大事,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在这个桃李芬芳的家园里健康的成长。endprint

猜你喜欢

锻炼身体态度体育锻炼
锻炼身体
绕着猴子走一圈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