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讲法”亲情室

2018-01-25刘佳

法庭内外 2017年11期
关键词:小飞小杰小丽

刘佳

“多多保重,坚强第一”,这是父母亲笔书信里的嘱托,也是小范支撑自己今后好好学习、用心改造的强大动力。中秋节前夕,在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少年庭亲情室内,被告人小范终于见到了日夜思念的家人。小小的房间内顿时凝聚了一家人的温馨:母亲摸着孩子的头嘘寒问暖,父亲拉着孩子的手哽咽着嘱咐,连不懂事的弟弟也亲昵地钻进哥哥的怀里。在法庭的鼓励下,小范将自己的懊悔和对家人的思念写成一封家书,交给了父母。父母也借这次会面的机会,将准备好的家书带给孩子。拿着家书流着泪水,小范激动地表示,自己一定要好好改造。

这样充满亲情的感人场景,在少年庭时常上演,因为少年庭有一个“不讲法”的亲情室。

2007年,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创设了全市首家“亲情室”,专门用于法官、家长、老师及其他相关人员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亲情教育时使用。

走入亲情室,“家与爱”的气息扑面而来。柔和的光线、淡雅的色彩、温馨的绿植,加上印有少年法庭图标的钟表、法官亲笔书写的名言警句、亲手绘制的漫画和精心设计的桌签点缀其间,随处都能感受到温暖与和谐的氛围,为未成年人与家长彼此敞开心扉创造了条件。

“父母不喜欢我,我是被抛弃的……”说这话时,小飞一直抹眼泪。小飞姐妹4人,一心求子的父亲打算把她送人,在姥姥跪求下,父亲才将她留下。小飞总觉得父母不认可自己,带着这个心结,她很早就离了家门。这次犯了盗窃罪,她更害怕面对家人了。当打开亲情室的门,小飞见到刚从外地赶来的风尘仆仆的父亲时,她哭得更厉害了。法官知道,倔强的小飞虽然很害怕面对家人,但心底里却很在乎家人。许久未见面的父女在亲情室里长谈了近1个小时,长久以来小飞很少有机会与父亲面对面地沟通。法官知道,多年来的委屈与心结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开,但至少现在父女俩正慢慢尝试互相理解。法官还适时帮助小飞树立信心,学习与家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学会与他人友好和睦相处,并对她进行普法教育,建立正确的金钱观与价值观,更正她不劳而获的错误观念,进一步地辅导她进行初步的人生规划,鼓励她脚踏实地去工作、学习和照顾家庭。刑期结束后,小飞父女带着锦旗再次来到法庭,感谢法官对他们一家的帮助。小飞也告诉法官,她现在跟着父母在外地打工,已经正式向父亲道歉,并下了改正的决心。这回小姑娘流下了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热泪。

亲情室启用至今,一共进行了亲情教育300余次,许多未成年被告人在此流下眼泪,也有许多未成年被告人的家长在此向法庭赠送锦旗,表示他们最真挚的谢意。

将亲情教育融入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是少年审判庭一以贯之的做法。结合个案特征,法官们抓住审判和宣判两个重要环节,通过多种特色教育方式帮助失足少年真诚悔过,同时发挥辩护人、被害人、人民陪审员、父母亲属、学校教师等人员的合力,最大限度地温暖、感化失足少年,在法庭内架起一座座亲情桥。

庭审中,法官指导监护人从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道德、法律层面对被告人进行劝导和教育,促使未成年被告人自愿认罪,真心悔改。宣判后,父母与子女可以团聚一堂,拉拉家常,谈谈近况,说说心里话,在温馨、轻松的氛围中,用亲情的温暖安抚未成年被告人判后紧张不安的情绪,同时,鼓励他们重树信心,争取早日回归社会。

“这是你上小学时的一张全家福,这是你上小学时获得三好学生证书的照片……”在一起盗窃案开庭时,法官出示着一张张有些发了黄的照片,被告席上的小宁(化名)已经泣不成声。“我现在真的很后悔,今天是9月10日,我爸爸是一名老师,却要在法庭上和我一起过教师节,我觉得自己很对不住他,请法官允许我给爸爸一个拥抱。”小宁哽咽着说。法庭教育中融入浓浓的亲情,实现最佳教育效果。

法官在亲情教育时,充分调动合议庭组成人员的积极性,吸收具有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经验和工作热情的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发挥专业优势,加强对未成年被告人及家长的教育和引导。同时,还充分调动诉讼参加人及案外关系人的积极性。在法庭教育阶段,在法官的指导下,由公诉人、辩护人,甚至是被害人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教育,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促使其认罪悔过。

小丽和小萌曾是一对好朋友。虽然小丽一念之差偷拿了小萌的巨款,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但小萌却从心里愿意谅解和帮助自己的朋友。开庭当日,正值小丽的生日,法庭专门安排小萌到庭,共同为小丽庆祝生日。当小萌将亲手制作的生日礼物送给小丽,并表示二人永远是好朋友时,小丽瞬间留下了懊悔的眼泪,两个人紧紧地抱在了一起……在审理案件时,法官们注重挖掘被害人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感化被告人。

对于家长在外地无法到庭的案件,联系未成年人在京的成年亲属、学校教师、单位领导等案外人员参加亲情教育,将情、理、法有机融合,更好地实现教育、感化的目标。

“经理对我这么好,我还偷拿店里的钱,这是我干过最后悔的一件事。”在另外一起盗窃案件中,被告人小杰在一家餐馆打工,由于经不住诱惑,小杰偷拿了店里的营业款买了部新手机。开庭的时候,小杰的父母均无法到庭,但法官了解到餐馆的经理对小杰很关心,多次询问小杰的情况,于是法官通知餐馆经理到庭。在亲情教育中,经理对小杰平时表现予以肯定,也希望能自己教导和帮助他。虽然小杰这次犯了错,但经理表示等法律处理完,他仍愿意小杰回到餐馆来上班。在庭审教育中,小杰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的犯罪行为带有一定尝试性,这次案发也给了他很大的警示,使他能够及时地刹车。更可贵的是,小杰意识到了自己的身边原来有这么多人在关心他。出了这事,经理还愿意接纳他回到餐馆继续工作,这对他来说是极大的动力和支持。他坚定地表示“一定走好自己未来的人生路,不让这么多人再为自己操心”。案外关系人在这次亲情教育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在审判实践中,少年庭总结出了“成绩展示法”“消除顾虑法”“亲情传递法”“特殊节日法”4种特色教育方法。

“成绩展示法”是由法庭向未成年被告人展示其过去获得的荣誉证书、奖状等材料,一同回顾过去精彩人生,进而鼓励其重树生活信心。

17岁的少年小均和父母一起从老家专程来京,他们再次走进了少年庭的亲情室,这一次洋溢在他们脸上的是幸福的微笑。他们除了带来锦旗表达对法庭的感激和敬意外,更带来了一份沉甸甸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与法官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早在开庭之前,法官了解到小均在盗窃取保候审期间准备参加高考,但因为出了这件事,小均感觉压力特别大,经常想放弃,全家人都非常担心。考虑到小均个人的前途和家长的心情,少年庭快审快结,尽量缩短此案所占据的高考复习时间。在庭审过程中,法官通过向小均展示其过去取得的优异成绩,鼓励他重树学习信心;针对他思想包袱较重的现状,耐心开导他,鼓励他要勇于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为自己争取美好的未来。看着曾经的失足少年在大家的共同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走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法官们都感到由衷的高兴。

“消除顾虑法”是法庭对于来自特殊地区(如地震灾区)或具有特殊成长环境(如单亲、离异家庭)的未成年人,通过亲情温暖和心理辅导措施,帮助其消除思想顾虑,更好地接受教育和改造。

2008年,少年审判庭受理了一名汶川地震灾区的未成年被告人盗窃案件。灾害发生后,他很担心家人的安危,为此,法庭联系上其在京的姑姑,并让其家里寄来照片及影像资料,还特准其与家人通了电话。当得知家人平安的消息时,被告人激动得热泪盈眶,并向法庭表示一定认真改过,不再犯罪。

2011年,少年审判庭受理了一名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区的未成年被告人盗窃案件。通过提讯被告人,法庭了解到,该被告人听说家乡发生了自然灾害,心里很是惦念,情绪一度低沉,为此,法庭几经周折联系其家长,并让家里寄来了照片,当得知家人平安,还在政府的帮助下建了新房,被告人泪流满面地表示,今后做一个守法的公民,盼望早些回家,重建美好家园。

“亲情传递法”是对于家长无法到庭的未成年被告人,法庭通过邮寄家书、照片、亲情通话等方式帮助传递亲情,让未成年被告人真切体会到家的温暖与法庭的良苦用心。

“特殊节日法”是法庭选择被告人生日、母亲节、中秋节等特殊的日期开展亲情教育,通过特殊日期的特殊含义,使亲情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亲情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失足少年而言亦是如此。少年庭在审判实践中总结出上述亲情教育工作模式,始终坚持合理地运用亲情,更好地教育、感化、挽救失足少年。

猜你喜欢

小飞小杰小丽
约定
小财迷
要笑一整天
武大十大
他鼓励了我(二)
“小飞”的杰作:地月合影
嫦娥五号小飞成功
令小偷无语的失主
偷梁换柱
追捕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