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FA-DSM的系统模型及应用

2018-01-25刘功民

时代农机 2017年11期
关键词:数据业务网关基站

刘功民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工程系,广西 柳州 545007)

为最大限度挖掘并利用FAP强大的通信功能和处理能力,进一步给移动核心网减负,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家庭基站和Asterisk的分布式交换机制FA-DSM(Distributed Switching Mechanism based on Femtocell and Asterisk,基于家庭基站和Asterisk的分布式交换机制),使FAP成为移动通信网络中的“PBX”。

1 系统模型

FA-DSM的具体实现思路如下:通过在FAP中增加相应的功能模块,使其具备实现呼叫接续、号码翻译、路由选择以及IP交换等原属于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移动交换中心)的功能,而MSC的鉴权和加密、移动性管理等需要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归属位置寄存器)、VLR(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访问位置寄存器)、AUC(Authentication Centre,鉴权中心)和 EIR(Equipment Identity Register,设备识别寄存器)配合才能完成其它功能仍然依托其CN中的相应功能实体实现。据此思路构建的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模型

考虑到依托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基于因特网的语音通信,俗称IP电话或因特网电话或IP语音)技术实现的IP-PBX(VoIP based PBX,基于IP语音的PBX)系统层出不穷和FA-DSM的横向兼容性,在图1所示的系统模型中加入了IP-PBX系统;图中的CM(Call Manager,呼叫管理器)是其核心部件,主要完成呼叫控制功能,而其交换功能主要依托CM所属Ethernet(以太网)中的交换机和路由器实现。另外,图 1中的 FGW-P(Femto GateWay for PSTN,PSTN中的家庭基站网关)和FGW-M(Femto GateWay for PLMN,PLMN中的家庭基站网关)分别表示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共交换电话网络)和PLMN(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中的网关。

仔细分析图1可知,由于能无缝兼容到原有的IP-PBX系统,此时可能发生的通信情境纷繁复杂。通信业务包括语音、数据乃至视频,通信终端涉及到普通固定电话机、IP电话机、基于 PC(personal computer)的 Soft phone(软件电话)等固定终端以及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通信发生的范围包括企业内部、企业分支机构、家居生活区、PLMN覆盖区以及PSTN等区域内部或区域之间。为方便分析,并且仅从通信过程角度考量的话,完全可以忽略业务类型和终端之间的差异,即只需考虑通信双方所处的位置即可,据此得出的通信过程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可能的通信过程一览表

2FA-DSM应用场景

据统计,目前无线通信中50%的语音业务和70%的数据业务都发生在室内环境下;另据预测,在不远的将来60%的语音业务和90%的数据业务将发生在如办公室、家里、机场和学校等室内场所。因此,文章着重分析FA-DSM在家居区域中的应用。

(1)企业级应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化手段越来越先进,其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企业配置Ethernet、IP-PBX系统甚至IP呼叫中心等信息化设施也越来越普遍,再加上家庭基站产品的推广和应用,此时企业的综合信息平台如图2所示。在此平台上加载FA-DSM之后,相当于组建了基于移动通信终端的“PBX”系统,继而可以实现VPMN(Virtual Private Mobile Network,虚拟专用移动网,俗称集团网)、集团彩铃、手机短号等移动特色功能以及短信群发、无线传真乃至移动状态下进行的视频会议等数据业务,在提高办公效率的同时,由于其兼具“PBX”内部私有这一属性,无疑将进一步降低办公中的通信费用和信息化成本。同时,若进一步将企业职员家中的FAP也接入到该综合平台,则离UC(Unified Communications,统一通信)又近了一步。

图2 企业级规模应用

图3 家庭级应用

(2)家庭级应用。家庭级应用主要包括单位同事、学校同学、经常联系的朋友、分散在各地的亲人等常用联系人之间的互联,其系统结构和应用场景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此时各加载了FA-DSM的FAP相当于一台小容量PBX,它们之间依托固定宽带和Internet互联,构成了一个虚拟PBX系统。其具体实现与图2中企业分支机构之间的互联类似,只是在企业应用中,为了保证其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带宽保障,通常由电信运营商采用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实现;而对于普通的家庭级应用而言,可以采用开源的OpenVPN技术实现,从而避免增加额外的成本和开支。

[1]Spyros Apostolakos,Apostolos Meliones,George Lykakis,Emmanuel Touloupis and Vassilis Vlagoulis, “Design,Implemen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n Open Source IP-PBX/VoIP Gateway Multi-Core SoC”,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rallel Programming,Vol.38,No.3-4,pp.288-302,Jun,2010.

[2]Jianfeng Zhu,Zhuang Li,Yuchun Ma,“Realization of Extended Functions of SIP-Based IP-PBX”,Proceedings Secon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Science(ETCS 2010),pp.488-490,Jan,2010.

[3]Sonaskar S.and Giripunje S.,“Voice Over Intranet Based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System Design”,2011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s Computer Technology (ICECT 2011),Vol.6,pp.287-91,Jan.2011.

[4]Johann Márquez-Barja,Carlos T.Calafate,Juan-Carlos Cano,Pietro Manzoni,“An overview ofverticalhandovertechniques:Algorithms, protocolsandtools”,COMPUTER COMMUNICATIONS,Vol.34,No.8,pp.985-997,Jun,2011.

猜你喜欢

数据业务网关基站
上海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交通项目评审及交通大数据业务简介
信号系统网关设备的优化
基于移动通信基站建设自动化探讨
可恶的“伪基站”
基于GSM基站ID的高速公路路径识别系统
小基站助力“提速降费”
分组域数据业务的停复机优化
LTE Small Cell网关及虚拟网关技术研究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打通“网关”
一种实时高效的伺服控制网关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