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

2018-01-25窦琛莹

山西青年 2018年21期
关键词:城乡现代化农业

窦琛莹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 昆明 650201)

一、走好“三个转变”路径中的振兴道路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仅有城镇居民的36%,2017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81:1,农村居民收入消费水平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系统薄弱,存在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国情。在农业生产情况方面,种植加工科技应用率低,生产效率低、规模化程度不够,增产难;在农民收入方面,农民的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低,投资回报率低,承受自然风险,增收难;在经营主体情况方面,农民大规模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造成土地闲置、经营分散。总体表现为弱质的农业产业。针对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乡村振兴战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要求之上提出了对新时代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乡村振兴,不是某个指标或者某一方面的振兴,而是包括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在内的长远统筹谋划和长效科学推进。

乡村振兴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实现“四化”同步发展到农村农业优先发展的转变,农业现代化是“四化”的短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农村是短腿。中国现代化建设到什么程度,关键看农村发展到什么程度。二是从农业现代化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转变,不再单纯把农村作为农产品种植加工基地,而是作为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决定性因素。三是实现两个根本制度和发展理念的转变,改革土地财政制度,使土地财富增值转变服务于乡村发展。改革公共服务制度体系,使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国民待遇。

二、建设“两个一百年”目标下的新农村

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1]推动产业振兴,要严守耕地红线。发展现代农业,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发挥地域优势。如何转变好农业生产方式,如何优化供给结构使质量与效率同时推进成为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新课题。

要消除妨碍城乡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就要破除城乡二元分割的政策限制。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拓宽农村社会保障机制覆盖范围,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机制,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九大报告将第二轮土地承包权限延期三十年,保持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这一政策克服了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的盲目性,更好地利用农业发展规律组织生产。农业生产要依靠一定的组织结构支撑,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必须借助组织结构的完善。农业家庭经营方式符合农业生产的规律特点,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民自身是带动乡村发展的主体,是振兴乡村的决定性力量。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仍然是当今农业政策的主线。适度规模的家庭经营发挥基础性作用,建立单个农户与市场建立有效连接机制,关键在建立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使各要素相互渗透,经营主体之间紧密联系,实现优势互补。

三、营造“记得住乡愁”的绿色美丽乡村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就要走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和传承提升农耕文明的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兼顾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加强生态和环境的综合治理,构建乡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长效机制,打造田园综合体,建设美丽宜居的新农村。同时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作用,促进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创造性转化,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农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办学条件差。要加大城市人才资源对农村发展的支持。促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发挥城市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城市资源要素下乡。加强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建设,健全文化基础设施体系,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充分利用历史环境资源和地缘文化资源,发挥在长期自然历史发展和农业生产活动中形成的文化引领人、培育人、凝聚人的导向作用,尊重保护、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其立足于乡村的深厚土壤和发达根基。留得住青山绿水,守得住人文关怀,记得住多彩乡愁。

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顺应社会需求规律的、对于农村建设总指导方略的现实关照和继承发展。我国最大的不平衡就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最突出的不充分就是农村发展的不充分,最明显的不同步就是农业现代化的不同步。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不同步问题的有效路径。城市和乡村是一个互相依存、互促共荣的共同体,城乡融合就是要以城带乡、优势互补、形成良性互动,达到共同繁荣的新局面。乡村振兴战略立足“大国小农”的基本农情国情,使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局面早日实现。[2]

猜你喜欢

城乡现代化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城乡涌动创业潮
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