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文阅读教学的四条原则

2018-01-25周素娟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景语群文议题

◇周素娟

群文阅读教学,是以教材为基础,组织多篇形式多样的文章,以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方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的教学方法。经过反复的学习、实践、反思、重构,我们总结提炼了群文阅读教学的四条原则。

一 关联思维,相机整合,组文成群

以议题为突破口,以关联性思维架构群文阅读教学,不拘泥于教材,整合大量的课外阅读资源,形成人文主题关联、语用主题(表达方式、写作方法)关联、作者关联、人物关联、文体关联等群文,较好地落实了语用主题,有效地促进了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转化与提升。

1.以“人文主题关联”组文。即依据教学需要,为了深化对某一人文主题的理解,围绕同一人文主题选择一组文本,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如:以“人与动物和谐之美”为议题,组文阅读《老人与海鸥》《小狗黑子的眼睛》《森林中的小红狐》。

2.以“语用主题关联”组文。即依据教学需要,为了落实某一语用目标,围绕同一语用训练点选择一组文本,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如:以“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为议题,组文阅读《穷人》《严冬海猎》《永远的蝴蝶》。

3.以“作家关联”组文。即依据教学需要,为加深对某一作家及其作品的了解与认识,精选同一作家不同时期、不同文风的作品,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如:以“沈石溪小说中的动物”为议题,组文阅读《最后一头战象》《斑羚飞渡》《狼王梦》。

4.以“人物关联”组文。即依据教学需要,为了深化对某一人物的理解,教师围绕同一人物选择一组文本,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如:以“您是这样的人”为议题,组文阅读《一夜的工作》《周总理理发的故事》《飞机遇险的时候》。

5.以“文体关联”组文。即依据教学需要,为了强化对某一文体的认识,教师精心选择一组相同文体的文章,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如:以“美丽的童话”为议题,组文阅读《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

二 立足语用,兼顾人文,提炼议题

在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双主题”整合教学的理念,将人文、语用两大主题有机融合。我们依据年段教学目标与内容,从文本中寻找可教学的语文因素,打破教材原有的编排顺序,广泛搜集课内外优质的文本资源,对文本进行优化重组,整合群文的情感主题,挖掘群文的语言文字训练主题,精心提炼群文议题,按照“认知—实践—迁移”的步骤,落实人文、语用“双主题”。

如:以“名家笔下的年味儿”为议题进行的群文阅读教学,以老舍先生《北京的春节》带出田中禾的《童谣里的年》。表面看聚焦的是单纯的人文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在带领学生充分品悟字里行间隐含的“年味儿”的同时,顺理成章地帮助学生理清了这组文本共同的表达方法,小结出“详略得当主次明,具体真实年味儿浓”,实现了人文、语用“双主题”的落实。

再如:以“童话里的对比描写”为议题进行的群文阅读教学,表面上看聚焦的是单纯语用议题,实际上在教学中,老师带领学生充分品悟“对比的妙处”的同时,童话故事的人文性也得到了发掘。

还有“童趣乘着想象飞”“巧用拟人妙传情”“一切景语皆情语”“面由心生”等议题,妙趣横生,学生都很喜欢。

三 聚焦议题,一课一得,“一得”深入

崔峦老师强调:“议题是群文阅读的灵魂。”群文阅读教学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组文本的学习,就必须敢于取舍,有舍有得,整合优化,绝不能面面俱到。如何取舍?我们的基本原则是“聚焦议题,一课一得,‘一得’深入”。这既是我们群文阅读教学取舍的依据,又是群文阅读教学取得实效、高效的保证。

课例1——

议题:一切景语皆情语。

教学方式:以一篇带多篇(一组)。

选文:《祖父的园子》+《钱塘湖春行》《春望》《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虞美人》。

教学设计:

①研读课文《祖父的园子》,建立对“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认知。

②拓展阅读四首古诗,巩固对“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认知。

③小练笔。运用“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表达方式,写一段话。

题目:我们班足球比赛赢了(我们班足球比赛输了)。

在这节课中,我们聚焦的议题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整节课的教学设计紧紧围绕这一议题展开:通过研读课文《祖父的园子》,帮助学生建立“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认知;通过拓展阅读四首古诗,巩固“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认知;最后,通过小练笔,运用“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表达方式,进行写话练习,习得表达方法。

课例2——

议题:跟着诗歌去“赏雪”。

教学方式:多篇文章或片段并列呈现。

四首古诗:《问刘十九》《江雪》《山中雪后》《别董大》。

一首现代诗:《雪花的快乐》。

教学设计:

①预习呈现:美文美图,感受“雪”之美。

②课文研读:诵读诗歌,体会“雪”中情。

③迁移运用:创编诗歌,表达“雪”之趣。

在这节课中,我们聚焦的议题是“跟着诗歌去‘赏雪’”。同一主题的四首古诗和一首现代诗同时呈现,具有极强的冲击力,有助于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感受“雪”之美、体会“雪”中情、表达“雪”之趣的强烈欲望。学生跟随诗歌,“赏雪—品雪—写雪”,层层推进,使议题不断深化。

四 阅读表达,得意得言,贵在得法

群文阅读教学,不仅要阅读,提升阅读力,更要表达,提升表达力;不仅要得意,帮助学生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还要得言,习策略、学表达,让学生得到母语的浸润、熏染与滋养。贵在得法,得什么法?得“用拟人、比喻、夸张表达想象”之法,得“一切景语皆情语”“借物抒情”之法,还有知识、能力、过程、方法的习得以及精神的熏陶……所有这些,正是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所在,也是群文阅读教学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

需要强调的是,得意、得言、得法,主体是学生,群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成长,使学生学有所得,这是群文阅读教学中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得意、得言、得法,不是彼此孤立、割裂的,而是相互融合的一个整体,有时得意与得法一体,有时得言与得法一体,有时三者融合在一起。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段,“三得”的具体指标各有侧重。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促进学生“三得”的过程,让群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指向更加聚焦,教学环节的设计更加清晰简约。

猜你喜欢

景语群文议题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一切景语皆情语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对比中悟情感情动中练表达
对比中悟情感 情动中练表达
——《一切景语皆情语》整合教学磨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