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探究

2018-01-25李春雷

魅力中国 2018年52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德育工作工作者

李春雷

(承德技师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希望可以通过利用新媒体技术,在新时代背景下,使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能够有机融合,最大限度的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优势。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就要求全体德育工作者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创新工作载体,与时代同行。

一、中职学校网络德育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分析

(一)传统德育观念根深蒂固,创新意识淡薄。

在错综复杂的网络时代,各种“诱惑”冲击着中职学生的思想,迫使一些学生整天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同时,给学校的德育管理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学校纷纷采取了各种举措,如:“手机不进校园、手机不进课堂”,导致德育工作者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及其赞同“禁止手机”的做法,依然用“老眼光”看问题,没有注意到网络的正面作用。

(二)网络德育资源匮乏、形式单一。

在当今应试教育背景下,实施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的教学工作往往大于德育管理,对职业教育而言,更注重学生的“出口”,即:就业,所以各职业学校对专业资源库建设的投入力度远大于德育工作。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完善,德育案例、论文、课件等实现了资源共享,但形式上仅仅局限在文字或图片等静态资源,不足以适应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需求。

(三)德育队伍网络德育能力不足。

网络德育是传统育人途径的更新,对德育工作者而言,要有较强的网络综合能力。目前,德育工作者对网络技术掌握的情况参差不齐,导致德育网络工作开展力不从心。

二、“互联网+德育”的优势

(一)丰富德育工作手段。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职业院校的广泛应用,以往单一枯燥的“灌输”形式,如:讲座、听报告、座谈会等,已达不到最佳效果。在“互联网+”背景下,以图、文、声、像等表达教育内容,丰富了教育信息的含量。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给德育工作者造成鲜明清晰的视觉印象,这是传统教育载体所不能比拟的。

(二)德育工作更具开放性、时效性。

互联网具有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等方面约束的优势,不同区域的人群通过网络可以实现德育资源共享,使德育工作开展起来更快捷、更迅速、更有时效性。

(三)方便德育工作开展。

职业教育一方面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另一方面,要走出网络,增加面对面的交流,二者要兼顾。德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因势利导,开展竞赛、交流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

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信息“不可控”。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不良信息冲击着网络,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还没有达到最成熟的阶段,容易掉进网络的陷阱。另一反面,网络中大量的“诱惑”吸引着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容易使学生沉迷于社交、游戏、赌博等不利环境中,“负面信息”使学生丧失学习或其他兴趣爱好。

(二)极其开放的环境容易导致思想混乱,丧失理想信念。

互联网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给人们带来大量新鲜信息的同时,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也是巨大的冲击,未经“过滤”的信息容易使青少年扭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不加以及时有效的引导,势必会出现思想混乱的状况。

(三)对部分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自律性差,自我管理能力欠缺。部分学生整天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影响了正常的生活规律,如:睡眠不足、饮食没有规律、不爱运动等现象,极大的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情绪低落、思维迟缓、社交能力不足等不利状况。

四、“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对互联网的关注、监控。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德育工作者要加强对互联网的关注,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明确管理规范,及时屏蔽不良信息。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多样性,丰富德育内容,使学生有效使用互联网,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二)丰富网络德育资源,提升德育教育载体质量。

努力搭建德育教育与互联网之间的桥梁,使二者有机融合。将有利于德育教育的内容加以修饰,使其更具吸引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时代特点,让网络德育载体的作用最大化。

(三)提升德育工作者网络专业能力。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部分德育工作者为兼职,对德育网络的专业掌握能力有所欠缺,相比之下,更注重自身所学专业的研究。要想使网络德育工作得以渗透并发挥作用,拓宽德育管理者网络视野、提升网络信息能力必不可少,要通过多举措提升其对网络德育的重视程度,加大培训力度,健全相关制度,引导广大德育工作者主动增强网络德育实践能力。

互联网时代,传统德育育人模式已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时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研究和创新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德育工作工作者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