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德育课程化中的学科课程育人问题

2018-01-25冯艳妮

魅力中国 2018年52期
关键词:育人学科德育

冯艳妮

(河北省文安县日上小学,河北 文安 065800)

学校德育不能拘泥于一个固定的模式,学科教师不应该放过任何一个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机会,要不断探索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的方法,把学科育人落到实处,积极实现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学科德育要求鲜明实际。寓德育于教学内容和过程之中是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基本要求,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具有其它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为此,新学期我们要求学科教师在制定计划和备课的同时,要把学科德育鲜明实际地列入计划,写到备课之中,并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德育教育的契机,让学生既学会知识又学会做人。

一、在学科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渗透德育。

(一)结合教材内容渗透德育教育。

教材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载体,在教材中挖掘教育切入点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德育教育,是在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主要方式。寻找德育教育的契机进行德育渗透,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方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家乡及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从中体会自豪感。把德育渗透到具体学科中,使传授科学知识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具有较强的可接受性。学科育德,要引导教师梳理网格化德育点。我校在语文、数学、英语3个学科中率先开展了“德育点网格化梳理”活动。各学段教师梳理每个单元或每一课的德育点,确定其所属的美育内容,并根据省教育厅发布的实施建议和评价建议进行个性化实施。以语文学科为例,二年级下册《葡萄沟》及《泼水节》这两节课德育范畴隶属“家国情怀”,活动建议确定为“这类课文大都蕴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忧国忧民情怀,语言富有感染力”。我们通过开展“个性化实施”对本节课的德育点进行梳理:1.举办“祖国美”图片展。每名学生搜集祖国美好风光的图片,配上简短的文字介绍,以班级为单位举行图片展。2.举办“魅力葡萄沟”手抄报展、绘画展。以绘画或制作手抄报的形式,宣传新疆维吾尔族的民俗风情和特产。3.举办以“周总理的故事”为主题的讲故事比赛活动,学习周总理志向高远、勤俭朴素、平易近人、诚实守信、机智爱国等品质。

(二)结合训练内容渗透德育教育。

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要接触大量的作业、练习、试题,这是向学生渗透德育的重要渠道。各科教师在选编作业、练习和命题时,要注意增强思想性,发挥其教育功能。尤其是德育课程,我们新学期将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挖掘故事,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等手段,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名人轶事,从而更爱祖国,爱家乡。

(三)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来达到德育教育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鼓励学生辨认自己的价值观念,揭示并解决自己的价值冲突,将自己的价值观念与别人交流,要采取教师诱导、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交流或辩论,做出判断,寻找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答案,形成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这样德育教育的目的才会充分得到实现。

(四)以传统文化教学传承中华德育。

传统文化是祖国瑰宝。为了使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新学期我们在开齐开足课程的同时,早上学生到校后定为雷打不动的经典诵读时间。我们要求学生大声诵读,不但要读出节奏,更要读出韵味,读懂含意。为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我们将定期开展书香校园、经典诵读、传统节日主题文化系列教育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读诗、写诗、画诗等来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同时在诵读与积累中提高自己的修养,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

(五)建立平台加强德育活动交流。

开学后学校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德育渗透能力。一是举行研讨课、示范课、大比武。二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学校网络学习资源,加强德育课程一体化优秀课例、案例的展示与学习。三是建立课程教学德育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互动平台,促进与兄弟学校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二、在学科育人过程中,要找准各类育人点。

找到结合点,做到“教”和“育”的融合。每篇课文都有德育的元素,关键要找到德育的结合点,在渗透上下功夫,做到“教”和“育”的融合。在日常教学中,我注重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让学生的思想受到洗礼。一方面让学生感受祖国的语言文字美,激发他们热爱祖国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正确的、高尚的道德熏陶。《梅花魂》讲述了一位身在异国的老华侨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的深深眷恋。课文形象生动的语言令学生沉浸其中,很快进入情境,在读中明情,在读中悟理。然后抓住“有气节的人”进行文本拓展,列举了文天祥、岳飞等有气节的英雄人物,让学生感受“梅花魂”就是“民族魂”。学生通过字字句句感受到作者起伏的情思,领会梅花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在自然状态下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我也做到了“教”和“育”相结合。

找准立足点,实现“教”与“做”的统一。教师不仅要言传,更要注重身教,在教学实践中找准立足点,实现“教”与“做”的统一。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对学生有影响。要求学生不迟到,我课前3分钟在教室门口候课;要求学生环保,我主动捡拾校园里的垃圾。一开始我班的晨读纪律不好,我决定把讲桌变成我的学习桌,每天早晨不再站在讲台上监督同学,而是专心看书学习。一天、一星期、一个月过去了,渐渐地,学生们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晨读纪律自然好了。教师做事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说到做到的品质是对学生最好的品德教育。

抓住兴奋点,做到“内”与“外”的一致。内外一致、言行合一是德育的目的。要想做到这一点,新颖活泼的语文实践活动必不可少。活动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教师要潜心研究,精心设计,捕捉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生非常羡慕记者采访,在学校组织的共创“文明礼仪学校”活动中,我借鉴《焦点访谈》的形式,让学生充当小记者,用心观察身边的方方面面,对不文明现象、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学生们在访谈中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也规范了自己的行为。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抓住学生的兴奋点适时引导,就能实现学生由他律向自律的转换。润物细无声,把德育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做到内与外的统一。

猜你喜欢

育人学科德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学科新书导览】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