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奥背景下北京市智慧旅游建设可行性研究

2018-01-25陈晓辰周渝慧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8年12期
关键词:冬奥冰雪北京市

陈晓辰,周渝慧

(北京交通大学)

1 引言

智慧旅游基于多种信息技术,增强旅客在旅游全过程的主动性、互动性和智能性,最终目的是实现旅游体验的个性化、旅游管理的智能化以及旅游服务的数字化[1]。

2 冬奥背景下北京市智慧旅游建设SWOT分析

2.1 优势分析

2.1.1 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发展态势良好

作为新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科技中心,北京市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北京市共有244个国家A级景区,有12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7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推动了首都旅游产业的整体提升,鸟巢、水立方等奥运比赛场馆成为来京游客必去的旅游景点。经过近十年的发展,2017年北京共接待游客2.97亿人次,比上年增长4.4%,旅游总收入共5469亿元,增长8.9%。我国旅游业保持着平稳的发展态势,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会使北京旅游业持续升温。

2.1.2 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技术发达

无线网络基础设施是建设智慧旅游城市的关键,当前,北京市的无线覆盖区域已囊括主城区,并且正在积极推进乡村地区的无线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发达的信息技术是建设智慧旅游城市的基础,北京市作为国家智慧城市发展的首批试点城市之一,在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研发应用上不断发力并取得了诸多成果。例如,在城市交通问题上,北京市正积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通过将大数据技术和无人驾驶技术相结合,使居民出行更加信息化、便利化,为打造智慧旅游城市提供了必要的交通条件。

2.2 劣势分析

2.2.1 旅游产品单一

北京市当前的旅游产品以观光旅游为主,缺乏对旅游产品的深入挖掘,在旅游产品多样性、全面性和细分性等方面存在劣势。随着游客个性化需求的日益强烈,这种形式单一且层次较浅的旅游形式已无法满足旅客的需求,无法长期对游客产生吸引力。

2.2.2 旅游环境有待改善

近年来,雾霾天气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出行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2]。除此之外,消费捆绑、强买强卖和景点乱收费等现象在我国各个旅游景点屡见不鲜,因此,恶劣的空气环境以及旅游环境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来京游客的旅行意愿与体验。

2.2.3 缺乏整合机制

北京市作为全国的科技中心,旅游业涉及的许多行业都建立了自己的信息库,有着建设智慧旅游城市的良好基础,但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整合机制,各信息库之间没有建立链接,企业之间无法实现信息共享与协同作业,海量信息未得到充分利用与交流,导致信息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不利于游客旅游互动体验质量的提升[3]。

2.3 机遇分析

2.3.1 冬奥会为北京旅游业带来的机遇

根据以往经验,旅游业是奥运效应受益最大的产业之一[4],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北京带来了604万的外国游客,当年旅游创汇达到60亿美元。2014年,索契冬奥会使当地旅游收入提高约50%,可见,奥运期间猛增的游客数量将为北京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2017年,北京市接待入境游客的数量为393万人次,同比下降5.8%,入境旅游已成为北京市旅游产业的薄弱环节。北京市作为2022年冬奥会主要承办城市无疑将吸引大量的海外游客,从而改善北京市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偏向东南亚国家的单一格局,为进一步打开海外游客入境旅游市场奠定基础。

2.3.2 政策环境的支持

北京市于2012年制定了《智慧北京行动纲要》,该纲要明确了“智慧北京”是未来十年北京市信息化发展的主题,北京市将在信息基础设施、城市运行管理体系以及市民数字化生活环境等方面积极推进智能化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的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于2015年印发的《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国应形成系统化的智慧旅游价值链网络,智慧管理能力应持续增强,智慧旅游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并且培育出一大批以智慧旅游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各种扶持政策的连续出台为北京市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与难得的机遇。

2.4 威胁分析

2.4.1 城市之间的竞争

目前,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已超过100个,其中有一些知名旅游城市,如杭州、重庆、昆明等,传统的旅游资源优势再加上智慧城市的建设将为这些城市打造智慧旅游产业带来良好的机遇,同时也为北京市智慧旅游的发展带来了竞争压力与威胁。

2.4.2 冬奥会的关注度不高

由于缺少冰雪运动的发展条件,我国冰雪运动相关项目普遍缺乏群众基础,与乒乓球、羽毛球这些受众广泛且成本较低的体育项目相比,国人对冬季体育运动,如冰球、冰壶的参与度明显较低。此外,我国在冬奥会上的表现与挪威、加拿大以及德国等传统冰雪强国始终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因此,缺乏必要的群众基础、冰雪项目成绩上存在差距导致冬奥会在我国的关注程度不高,这对冬奥背景下北京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威胁。

3 冬奥背景下北京市智慧旅游建设策略

3.1 完善智慧旅游体系

进一步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逐步建立高效的整合管理机制,促进各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完善北京市智慧旅游体系。在冬奥会到来之际,使城市的智慧管理能力与智慧服务能力都有显著提高。

3.2 开发多样化的智慧旅游产品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召开的契机下,将目前单一的观光旅游产品深入融合体育文化和冬奥文化,转变为更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并利用智慧旅游核心技术,为游客打造定制化旅游产品,并提供个性化服务,形成观光旅游、生态旅游、度假旅游和专项旅游等多种旅游产品协调发展的局面。

3.3 整治智慧旅游环境

重拳治理雾霾污染,为游客提供一个天朗气清的旅游环境,这是冬奥会来临之际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此外,还应进一步加大对北京旅游环境的治理力度,提高景区的服务质量,力求为全世界的旅客提供一个难忘且满意的旅程。

3.4 营造良好的冬奥氛围

加大冰雪运动的推广和普及力度,丰富冰雪运动的宣传形式,营造良好的冬奥氛围,提升人民群众对冬季体育运动的关注度与参与度,使更多人有机会走进冬奥,体验冰雪运动的魅力,进而发挥冬奥会对北京市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

4 结语

北京市应抓住2022年北京冬奥会带来的良好机遇,在当前“智慧北京”的建设成果上进一步构建智慧旅游体系,积极整合旅游资源,开发丰富的旅游产品,优化智慧旅游环境,提升人民群众对冰雪运动的关注度,在冬奥背景下将北京市打造成为一个闻名海内外的智慧旅游城市。

猜你喜欢

冬奥冰雪北京市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冬奥进行时
我们的冬奥
喜迎冬奥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