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技巧

2018-01-25李琳琳

魅力中国 2018年52期
关键词:周瑜楚国屈原

李琳琳

(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第四中学,河北 廊坊 065700)

古代诗词歌赋是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精华,拥有极其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顽强的生命力,被人们传诵至今。古代诗词深厚的语言背景、简练的文学形式、含蓄婉约的情感表达、意味深长的艺术境界等都值得学生鉴赏和品味。让学生多接触一些古代诗词歌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然而,古代诗词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难题。怎样运用新颖的、行之有效的鉴赏方法,既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能够使学生的鉴赏水平得以提升,智力得以发展,情感得以升华,这是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是体验诗词情境的前提

在对古代诗词歌赋鉴赏之前,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应自觉主动去搜集与诗歌写作背景有关的资料。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是进行诗词鉴赏的必要条件,能够让学生领悟到诗词所蕴含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积累相关知识的良好习惯,为学生进行独立的诗词鉴赏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关于鲍照的《拟行路难》一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就先让学生在课前搜集一些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方面的材料。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笔者带领学生一起走进诗人的写作时代——南朝宋代门阀制度盛行的时代。出身贫寒的文人,常常在壮志未酬的遗憾中感慨时光流逝。即使部分文人能够跻身仕途,也是备受上层官僚的压迫,在坎坷的仕途中痛苦挣扎。《拟行路难》的作者鲍照也有这样的遭遇:出身寒门,没有高贵的门第可以攀附,尽管年轻之时诗文为临川王刘义庆赏识,但始终不得志。虽然鲍照的诗文在南朝与谢灵运一样是具有影响力的三体之一,但这位重要诗人在史书上却没有其独立的传记。正是因为仕途的艰难,世道的不平,世人的冷眼将诗人敏感的心灵触发,其作品直指黑暗的社会现实,《拟行路难》(其四)是作者这类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课前对这首诗创作背景的了解和掌握,能够使学生体会到诗词的意境和思想感情,进而更好地学习和鉴赏古代诗词。

二、了解诗词的创作者是深入诗词意境的钥匙

教师如果想让学生的古代诗词鉴赏能力更上一层楼,就必须让学生去认识作者、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思想感情以及创作特点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了解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因为每个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影响力、社会各族百姓的生活条件的差异会影响作者的创作风格。例如,在《离骚》一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向学生们讲解了屈原的生平:屈原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楚武王屈瑕的后代。由于屈原出身名门望族,精通治乱之道,因此,在年少时期受到楚怀王的重用,将其提拔为大夫。屈原为了能够实现让楚国雄据一方的目标,在内积极主动地出谋划策,希望能够通过辅佐楚怀王实现楚国的繁荣富强;在外积极主张联合齐国一起对抗秦国。然而,因为在内政与外交策略上屈原跟楚国顽固腐朽的贵族集团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受到达官贵族的嫉妒,并受到群臣的陷害继而被流放。屈原最先被放逐到江南一带,随后停留至沅水和湘水之间。不久,秦国大将军白起攻下楚国都城,屈原伤心欲绝,便自投于汨罗江,牺牲自己来表达其政治理想。屈原的绝大部分作品表达出“美政”的政治理想,是其与楚国腐朽没落的贵族坚持斗争的真实写照。屈原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楚国政治统治的腐朽和黑暗、楚王的昏庸无能,与其“美政”的政治理想形成鲜明对比。作者的经历与生活对其诗歌创作具有深刻的影响,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与思想领会诗词的意境即语文阅读教学中“知人论世”的学习方法。

三、营造与诗词相关的情境是把握诗词内容的手段

古代诗词所表达的特有意境和独特魅力是需要每位学生自己去细细品味的,这也给高中古代诗词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那么,如何才能指引学生自己感受诗词所要展示的深层内容呢?这一难题在信息化程度极高的今天,或许并没有那么困难,教师可以适当地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营造与诗词相关的情境。通过图画、视频、文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当中。例如,在《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在课前运用电脑软件将词中所描绘的美景合成为一个动画视频,在课堂上将视频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结合词作内容观看,然后笔者提问为什么作者只怀念周瑜?教师通过启发让学生认识到由于周瑜二十岁左右就能够得到赏识和重用,而作者四十多岁却空有一虚职,作者感慨自己没有像周瑜那么幸运遇到孙权这位伯乐,能够在赤壁之战中大展雄才。笔者接着问学生:这首词中周瑜有怎样的形象特征?为什么会提到“小乔初嫁了”?在刻画周瑜形象的过程中,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通过视频学生直观感受了周瑜风流倜傥、桀骜不羁的形象特征。小乔的存在能够凸显周瑜气宇轩昂的英雄气概。作者歌颂周瑜的雄才胆略,旨在表达出对自己已过不惑之年却未实现理想抱负的感慨。让学生感受作者通过对古战场的怀想以及对风流才子学识、政绩及气度的怀念表达出词人壮志未酬、功业未成的愤懑之情。借助多媒体的教学辅助手段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

中华五千年文化底蕴深厚,古代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感受作品所展现的意境,让学生能够准确、全面地理解古代诗词,调动学生鉴赏和学习古代诗词歌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猜你喜欢

周瑜楚国屈原
《自相矛盾》扩写
恣意浪漫的楚国器物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小燕子
一气周瑜(二)
一气周瑜(一)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论楚国乐律的自成体系及其乐学实践
屈原送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