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2018-01-25左龙

魅力中国 2018年52期
关键词:素质德育体育

左龙

(河南省永城市第六初级中学,河南 永城 476600)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所在

少年强则国强,初中青少年学生宛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德强、智强、体强,国才能胜于欧洲,雄于地球。故,对其实施素质教育、渗透德育教育才是让他们担当重任的昀佳妙方。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践行初中青少年学生素质教育的途径与重要载体,也是对其予以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重要形式、重要手段、重要程序和方法。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增长其智慧,增强其体质,培育其竞争意识,激活其进取精神,赋予其顽强意志、坚韧品质,陶冶其高尚情操,孕育其健康审美情趣。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培育学生素质之花灿烂的沃土,是提高其积极进取、文明、健康、严肃活泼的道德情愫的思想武器。是“强我学生体质、佑我学生思想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是点燃并激活其爱国热忱、振奋其青春气息、凝聚其敢于登攀力量的有效手段;是培养学生动作:雷厉风行;纪律,令行禁止;人际关系:团结友爱、相互关怀;作风: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道德情操:逐步上扬高尚的伊始。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只有用渊博的体育知识和高超的体育运动技巧、循循善诱的思想教育方法,才能把学生的运动能力、体育锻炼技巧培养好,把学生的道德品质涵养好,真正授之以“体育之渔”。“道高为师,道高为范”,体育老师要在平时以及上体育课时用自己的着装、言语、动作行为慢慢影响学生,加强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和品德修养,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形象,赢得学生的信任与认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激活学生爱好体育的兴趣正能量,在无形中培养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有意识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其德智体全面和谐地发展。只有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才能让学生体验到体育学习中那成功时的快感,感悟生命的意义,感恩体育教育的魔力,把有限的体育课发挥到极致,使其释放出惊人的正能量。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原则所在

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坚持主体性原则。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要秉承教师主导内外因素结合的方式进行,确认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启迪与引导的方式进行,充分挖掘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力,才能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德育素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坚持内化性与整体性的原则,在渗透德育教育过程中老师要把握并撬起学生的内在需求,面向所有学生,把德育的内涵基因要素关联起来,督促引导学生去追求与探索,涵育学生的德育素质,促进体育素质等全面和谐发展。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坚持差异性与系统性原则。必须承认学生间的思想、知识、能力、接受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予以因材施教、个性化施教等手段,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素质全面提高,达到昀佳发展的目的。教学进行中要制定德育渗透近期目标、长远计划,把德育教育的渗透体现在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并注意体育课程之间紧密联系,让德育教育的基因信息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措施与途径

初中体育教学具体的方法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1..体验与激励竞争法。体育教育重在实践重在体验既有较强的实践效应又有深刻思想内涵,学生们在激烈的球类比赛实践中可磨炼意志、提升品质,在学生艺术体操实践中可以发现美、享受美的滋养。体育老师当结合体育实践性的特质,有意识地对学生实行德育教育渗透,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道德情操,淬炼其坚忍的意志,感悟人生的真谛,涵养其爱国、爱家、爱社会的思想品质。具体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激励竞争的方法对学生予以思品教育。采用激将法、眼神体态暗示、标杆示范等方式奖掖先进,激励后进,撬动学生们的自觉、积极、创造等特性的杠杆,教育学生学会正确对待一时的胜败,学会担当,能分享成功的喜悦,更能扛得起失败的沮丧,胜勿骄、败不馁。对学生予以纪律甚至法制等方面的教育,让其明白做人做事都需在规则甚至是法律约束的范畴内进行,不然将受到规则以至于法律的惩戒与惩罚,从而提升其遵纪守法的思想观念。2.情感感染与时机捕捉法。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并感染学生,体育教师当强化自身修养、注重教学的每个细节、注重自己的行为举止、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用自身的体育素养、人格魅力向学生传递一种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敬业正能量。在学生前始终保持有德高为范的良好形象,设法缔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创新体育教学方式、方法、手段。譬如:具体教育中对班级予以分组训练,为班级全体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互爱互助的人际环境,让学生在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中学到体育锻炼知识与技能,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捕捉学生们心灵深处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启发诱导,督促其快速进行质的转化与飞跃。如要经常性对学生的体育活动、运动比赛项目中哪怕一点点的成绩给予鼓励表扬,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其勇敢顽强、拼搏进取、甘为集体争光的奉献精神。对个别学生偶发的不良行为或事件则直击要害,起到好处批评与惩戒,借以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和对纪律的遵守能力。

总之,体育老师要唯一牢记的是: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须与体育教学的课程、教学目的、项目特点、体育学习的内容与形式紧密结合。把德育教育的抽象概念形象化、具体化,将其演绎成可见、可测、可评、可操作性强的方式与内容,才能把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行为做得“成效显易见”“润物细无声”。

猜你喜欢

素质德育体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我们的“体育梦”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