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训练小学口语交际

2018-01-25程炜

魅力中国 2018年52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活动

程炜

(广东省信宜市第六小学,广东 信宜 52530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的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但是,当下大部分学生的生活圈子狭窄,见识太少,胆小怕事,面对陌生人时显得羞涩,想说话但又不敢开口说话,这严重阻碍了其与人交往的能力。

而大多语文教师对教材编排的口语交际训练内容不够重视,部分语文教师把语文教学和口语交际训练割裂开来,教学方式单一陈旧,教育思想落后等;有的则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开展口语交际教学中像老鼠咬鸡蛋——无从下牙;有的在教学中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反复阅读交际素材了事,学生根本无法得到应有的训练;有的就让学生通过寻找各种各样的教辅资料,寻找所谓的“标准答案”;甚至有些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取分数而写下水文,等学生抄下来死记硬背而幻想“中仓稿”。凡此种种,均体现出教师对学生口语能力的训练重视不够,或者说口语交际教学方法“黔驴技穷”,致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低下,无法适应现时的社会交往需求,忽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多年一线的语文教学经历中,我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一 、训练内容生活化

口语话题来源于生活,在口语交际训练中,要重视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在口语交际的话题上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的熟悉的说话话题,让学生有话可说,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说话欲望,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教学的内容,使他们主动参与交际训练活动。

如我在教三年级的口语交际《劝说》时,先让学生欣赏一组图片:爸爸和妈妈晚饭后都坐在沙发上玩手机的情景,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应该怎样劝说爸爸妈妈呢?这时,同学们纷纷讨论起来。接着出示姐姐与爸爸的对话录音,让学生读,明确口语交际的目的要求,老师归纳出劝说的三大法宝:以礼待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学生一下子就明确了“劝说”要怎么劝了。然后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接受更大的挑战:有闯红灯的小方,有乱丢纸屑的小红,还有上课开小差的小明。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再演一演、评一评。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就会兴趣盎然、滔滔不绝。

这样的口语交际活动,场景真实自然,学生乐于参与,敢于说话,交际欲望可以得到有效激发。在愉快的气氛中,使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训练,使自己话语的条理性、准确性不断提高,一举多得。

二、训练形式多元化

小学生的注意力差,容易“走神”,这就要求交际训练形式要力求多样化。课前名句欣赏,课中即兴发言、故事会、辩论会、语文知识竞赛、读书心得交流、诗文朗诵比赛、学作主持人等,都是促使学生持久学 “说”的好形式。

如教学六年级下册《小产品、大推介》时,我设计了“看——想——演——说”的多种训练形式。通过多媒体先播放信宜钱排“品果节”拍卖会的视频,听有关本地水果“李子”的产品介绍;然后再播放一段买卖“李子”讨价还价的市场交易短片,让学生进行买卖“李子”的课堂模拟表演;最后让学生小组交流,选出“推销员”登台,模拟交易场景向大家推销自己最熟悉、最了解的小产品。课堂上,有些同学推介了美味的香蕉,有些同学则从色、型、味和产品功效方面推销了信宜特产——大成山楂,也有些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家种植的百香果……教室俨然成了一个“商品发布会”。

可见,教师采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方式,通过观看录像、角色模拟、小品表演、作品展览、评比竞赛等活动形式,以及利用教材中阅读课文的“留白”创设对话的情景,都能为学生参与口语交际训练创设很好的氛围,让学生在“玩、演、画、做、辩”等的不同形式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并形成持续而浓厚的交际兴趣,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三、训练方法多样化

(一)示范训练法。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沃土,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学生日后“口语交际”能力的高低,学校教育起到重要作用。因而教师必须从“说话能力”做好“示范动作”。教师可引导学生选取自己最熟悉的动物(诸如:小狗、小兔、小猫、小鸡等)进行介绍,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介绍一种动物》中后,我从小狗的外貌、体态、生活习性和性情特点等进行示范介绍,然后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确定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小动物,按照老师所教方法,在班上汇报。由于学生有“样”学“样”,大都数学生都能有条有理地介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

(二)互动训练法。

学生口语训练,重在实践,贵在坚持。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想说敢说,坚持训练,师生互动是“引路”,生生互动是“走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与教师对话,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对说话并不是很流畅的学生“带说”,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成句。其次,可以组织同桌之间、小组之间互说互议,全班再说再议,让学生在倾听、练说、评议、辩论中互动交流,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课堂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发展交际语言。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蹴的,它要通过持之以恒的不懈训练才能收到效果的,仅靠课堂短短的45分钟只为学生交际提供一个平台,生活才是交际的大舞台。因此,应让学生多与家长、朋友、社会上的人进行互动,进行交际,在生活中与人交往。

(三)模拟训练法。

教师应尽可能利用语文活动课或课余活动时间在校内开展模拟训练,组织一些模拟社会交际场景活动。如模拟在推介家乡“旅游”活动中当小导游,向“游客”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风土人情;模拟在“购物商场”活动中当售货员,向“顾客”介绍推销商品;模拟 在“餐厅”当服务员,向顾客介绍美食;还可以模拟“法官”审批班上的“民事纠纷”等……这些模拟活动,学生乐于参与,也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进行实际的交际活动打下基础,口语交际能力自然就会得到提高。

口语交际是我们日常交流的主要渠道,交际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作为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师,应该正确地把握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要求,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通过有效的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他们适应社会提供有效的训练途径。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活动
情景交际
口语步步高 说一说“洗”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酒中的口语诗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口语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