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背景下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探析

2018-01-25金高辉

山西青年 2018年4期
关键词:新生心理健康心理

金高辉

(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湖北 黄石 435002)

二十一世纪以来,由于科技的发展,传播媒体正经历着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再到自媒体的现代转型。所谓“自媒体”是指传播者通过互联网这一信息技术平台,以点对点或点对面的形式,将自主采集或把关过滤的内容传递给他人的个性化传播渠道,又称个人媒体或自媒体[1]。具体表现形式如:腾讯QQ、微博、微信、贴吧、论坛等多种形式。这些自媒体平台不同于以往的传播媒体,它集采、编、发为一体,极大地缩短了信息传播的时间,其传播主体的个体化、信息内容的多样化、传播的高速性让我们的生活也与自媒体联系起来。

一、自媒体的主要特点

2016年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已达6.88亿,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5.2%,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为90.1%[2]。在校大学生的使用率最高,通过手机登录自媒体平台,在自媒体平台交换信息,将自媒体作为一个自己与外界交流的窗口。所以自媒体的灵活性完全可以应用于现在个性鲜明的“95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成为一种新的工作方式。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以老师为主导,课堂教学或讲座的形式展开,这种方式往往所带来的后果就是组织起来费事费力,而且受时间、地点的影响,但所达的效果甚微;课堂、讲座中通常理论性很强,缺乏吸引力,不能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教育的目的自然就达不到。第一,在自媒体平台,每个学生既可以是一条信息的发布者也可是接受者和传播者,而且可以突破时间地点等的限制,与同学老师进行便利的交流,既可以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得到反馈,这种双向的交流方式更能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参与度,其成效也会更显著。第二,自媒体平台的交流增加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平等性和隐蔽性。传统媒体中,老师是作为一个助人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而且学生很难与老师有面对面的近距离的交流,即使有疑问想要请教也碍于各种不便利便放弃想法,从而使得问题没能及时解答、心理问题没能及时疏通,自媒体给了师生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之间一些存在共性的问题一经讨论会给学生一种“常态“的感觉,知道不仅仅是自己存在这样的问题,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能准确把握到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困惑,给出更有针对性的解答。另外,一般心理问题较严重一点的学生,都会害怕别人知道自己有心理问题,有问题都不会主动去寻求专业的帮助,在自媒体环境下,学生可以选择性地隐去自己的信息,没有后顾之忧之后反而可以畅快交流,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

自媒体也会给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一些挑战,鱼龙混杂的自媒体平台中,会存在着良莠不齐的信息,这给价值观还未定性的大学生来说更加的有挑战性,自我主义、金钱主义等问题思想要防微杜渐;自媒体借助于网络空间,部分同学抵挡不住网络的诱惑以致形成网络成瘾,极大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目前大学校园中的“低头族”随处可见,上课手机控、下课电脑控,越来越多的人将这些电子产品作为交流的主要工具,忽略了相应的面对面沟通,以致人际关系紧张甚至人际交往障碍。

二、大一新生主要的心理问题

(一)学习和生活上的适应问题

大一新生虽已踏入人生的另一阶段,但是他们在心理上并没有完全做好准备怎样去适应大学生活。在学习上,不再像高中那种几大科目齐发展,而是更具专业性,在知识的学习上更有深度的要求,而且学习方式不仅局限于课本,需要多方寻找资源,这就需要更加灵活科学的学习方法。另外大学也是培养自主能力的一个时期,没有班主任时刻的监督提醒,就会陷入茫然的状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实践学习将会成为大学主要的学习方式,而大一学生在这些方面还有所欠缺,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如自卑、缺乏成就感等。在生活上,远离了父母的呵护,独立的生活使他们产生一些焦虑、无助感等一些不良情绪,对父母的依赖心理难以在短期内消除。

(二)人际关系问题

有调查研究表明,大一新生有43%的人存在人际交往问题,这从众多的问题中凸显出来。高考就像一次洗牌,很多同学都分散到全国各地,远离了旧友,就急需新的朋友来填充内心的孤独。由于大学的生活与高中相比,在择友方面更强调自己的选择性,但是在大学,个人的成长环境差异、个性差异以及对友情的期待程度不同,使得这种人际关系更为复杂。其中尤为突出的则是寝室关系问题,一般一个寝室的人都来自于不同的地域,生活习惯、语言和个性都有所不同,而当代大学生又是个性张扬的一代,不愿忍让,也不愿迁就,这样一来的后果必然造就人际关系紧张,难以给大学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三、高校充分利用自媒体的优势加强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为大一新生构建一个健康的自媒体心理教育及咨询平台

现在越来越多的服务都开发了线上平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集学习、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线上平台。首先,建立官方认证的网络教育平台,利用网络强大的容纳能力,对不同心理特点进行归类,分设不同的专栏,使得经过分辨的知识能传达到有需求的学生的手机、电脑等设备终端。第二,建立网络咨询服务平台,既可以开设微博、邮箱等多种方式形成一种既相对封闭又不失开放的模式,可以实名制咨询,也可以隐去自己的信息,充分保护学生的隐私,这对大一新生适应期的学生来说尤为适用。第三,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评价、预防及防治的体系,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完整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定期开展心理调查,及时干预,防患于未然。

(二)建立共享式体验式平台

传统媒体之所以有很大的局限性,就是不能吸引年轻大学生的注意、缺乏沟通互动,没能营造出宽松、向上的氛围,老师在传道授业,但学生并没有解惑。在自媒体时代,可以借助自媒体脱离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将“传道授业解惑”延伸到课堂之外,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针对性地获取自己需要的文化知识、社会体验和社会技能,提高个人的心理健康素质,完善个人人格,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平台。

(三)加强建设家庭、学校和社会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

大学生是社会的后备人才,确保他们健康地发展是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共同责任。大一新生刚脱离家庭的怀抱,对新的生活还不适应,而且每个学生之间的问题既存在共性也存在个体差异,高校中的各级学院和各级职能部门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氛围,全方位了解学生,这在进行心理健康筛查时就更加具有针对性,家庭这一重要影响因素若纳入到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这对教育者来说无疑是个重要的参照物。另外,在健全自媒体运行机制的同时应出台具体的政策来保证平台的质量;自媒体平台上的信息应该与社会的主流思想相一致,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以自媒体为介质,开启朋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所谓朋辈心理辅导是指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由经过培训或辅导的非专业人员通过心理安慰、劝导、支持和鼓励等方式为辅导对象提供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帮助的过程[3]。随着自媒体的大众化发展,其越来越成为大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手段,充分利用自媒体在大一新生之间的普及性,建立朋辈心理辅导机制,帮助大一新生在思想上认识到问题只是暂时的,要主动适应现在的环境,寻找平衡的状态;在行动上充分利用朋辈之间的良好沟通性,帮助他们解决在人际关系上遇到的种种问题。这就需要高校不仅要关注学校一级心理健康中心的专业咨询和辅导工作,更要建立二级心理辅导站,培养一批心理委员及学生干部,自觉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工作,发布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建设的活动内容,通过与学生密切的沟通,掌握学生们的心理异常动态,有问题及时干预,这样才能充分利用自媒体的时代优势推进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总之,自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它能适应时代的脚步和当代大学生个性飞扬的要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但是也正因为其强大的信息传播能力,多平台上的信息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鉴别能力差的学生就可能会深受其害,另因其容易对手机和电脑等终端产生依赖,会产生人际关系问题和学习生活上的适应问题等不良后果。学校应建立以自媒体为媒介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平台,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帮助大一新生健康顺利地度过大学初期的适应期,为美好的大学生活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同时也丰富心理健康教育,使其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1]自媒体的信息传播特点探析.今传媒,2012(9).

[2]刘倩.自媒体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创新.今传媒,2017(2).

[3]何思彤,葛鲁嘉.高校朋辈心理辅导时代转向的理论条件探析.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2).

[4]张莹瑞,肖英霞.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势与对策.江苏科技信息,2015(31).

猜你喜欢

新生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重获新生 庇佑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