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古族传统居住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创新与应用

2018-01-25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师范学院

艺术家 2018年11期
关键词:双环蒙古人蒙古包

□梁 岩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师范学院

一、蒙古族传统居住文化概述

蒙古包是逐草而居的蒙古人特有的居住文化形式,至今已有一千年的历史。《呼伦贝尔概要》中记载了蒙古包的特点:“呼伦贝尔之普通蒙人,每限于游牧,依水草而居,转徙无常,概以穹庐为栖止。此种天幕生涯,可避风雪,可防虎狼。”蒙古包为穹庐顶,原材料只有木料和牲畜鬃毛两类。起支撑作用的是松木、杨木等木料。罩毡材料为羊毛,围系材料为驼鬃、马尾等,所用材料都是就地取材。蒙古包的构造有天窗(套脑)、椽杆(乌尼杆)、壁网(哈那)、柱子(图力古尔)、门等支撑体,还有盖顶(乌日何)、苫毡(德布日)、围毡(陶日格)、踢脚围(哈雅布其)等苫罩物。蒙古包便于拆卸、安装与搬运,非常适合一年四季逐草而居的蒙古游牧民族。

二、蒙古族传统居住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创新

(一)材料的创新

蒙古族传统居住材料主要有木料、毛毡、鬃毛。现代蒙古人不再逐草而居,大部分都居住在城镇,蒙古族居住元素随之被应用到现代建筑中。在材料的应用上多以现代材料为主,有钢筋混凝土、水泥、玻璃及钢架材料,不但方便而且价格便宜。

(二)造型的创新

在现代建筑中,有很多建筑与蒙古包的穹顶结合起来,在现代建筑的顶部安上穹顶,这种造型已经失去了使用价值,一是为了美观,二是为了体现民族特色。哈那的造型也不再起到围合蒙古包的作用,而是作为现代建筑的装饰图案。

(三)功能的创新

早期的蒙古包兼具蒙古人家的会客、住宿、餐厅等多功能场所。现在大多数蒙古人已经拥有了固定的砖瓦房,居住在城镇里的蒙古人也住进了楼房,居住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在赤峰境内的克什克腾草原上,以放牧为主的蒙古人在春、夏、秋三季还会在草原上搭建蒙古包放牧,到了冬天就回到固定居所。在内蒙古的旅游景区里会坐落群组的蒙古包,这些蒙古包多以钢筋水泥砌筑而成,在里面放上床,设有卫生间,完全是为了旅客准备的,房间里的陈设在兼具了传统蒙古包的特色的同时也具有了现代化的功能。

三、蒙古族传统居住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一)以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察哈尔文化艺术展览为例

在察右后旗杭宁达莱生态园矗立着一座外形呈圆柱体,古老察哈尔文化元素与现代风格相融合的建筑——察哈尔文化艺术展览中心。这是一座集群艺、展览、文化、图书等功能于一体的建筑。整个建筑由蒙古包的造型演变而来,主体呈圆柱体,顶部没有蒙古包的穹庐顶,而是简化成了一个圆环形顶部作为装饰。建筑的主体部分用玻璃围合,玻璃上的装饰图形是哈那棱形的造型,蒙古包上的云纹镶嵌在两侧的玻璃上。乌尼杆则化身为钢筋水泥的柱子,突出在建筑外围,起支撑作用。整座建筑运用了现代材料,颜色以砖红色与蓝色为主。建筑内部的各个房间呈圆形分布。这座连接历史与未来的建筑已经成为察右后旗的标志性建筑,向世人诉说着察哈尔文化的历史。

(二)以承德木兰围场的木兰坊“双环蒙古包”为例

这座坐落于承德木兰围场的“双环蒙古包”,是一座将民族特色与现代建筑完美融合的产物,与周边的环境和谐共生。

木兰坊的造型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寓意吉祥”的双环圆,结合蒙古包造型演变成了“双环蒙古包”。传统蒙古包的材料都是就地取材,便于搭建与拆卸,木兰坊的建造也是运用预制件,直接把预制件运到场地进行搭建,减少了对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双环蒙古包的顶部用粗细不一的木杆件,组合出了花瓣式的纹样,木杆件除了具有装饰作用以外,顶部还具有采光的作用,类似传统蒙古包的天窗(套脑),体现了审美与功能的完美统一。两个圆形的穹顶向外突出六个盒子,作为卧室、餐厅等使用,满足了现代人的生活起居。这些盒子采用了凸窗设计和落地窗玻璃设计,在休息用餐之余可以观赏到外面的景色。

蒙古族传统居住文化体现的是蒙古人长期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积累变革的产物,是蒙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民族文脉的传承,“文脉的精髓在于变,不变则废”。只有创造出符合当地传统文化特点的建筑,才能使城市具有其自身独特的魅力。

猜你喜欢

双环蒙古人蒙古包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我爱我的蒙古包
蒙古包
蒙古人为何打不过清军
这是蒙古包吗
模仿到底
拍马屁
双环法结合双“V”形乳腺切除法在乳房肥大整形术中的应用
无向双环网络的是优设计研究
喝酒的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