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良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探析*

2018-01-25程志杰曲志菁

山西青年 2018年20期
关键词:家风家族价值观

程志杰 曲志菁

(大连民族大学,辽宁 大连 116600)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推动国家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人才资源。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和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潮大量涌入,冲击着高校学生的思想,这无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挑战。众所周知,家风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把优良家风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一定程度上,将会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找到新的破解之道。

一、优良家风概述

(一)优良家风的内涵

关于家风,历来都是众说纷纭。《辞海》中将“家风”解释为“家庭或家庭的传统风尚或作风”,这种解释较为通俗。有学者认为“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传统,是一个家庭的文化,以一种隐性的形态存在于家庭的日常生活当中。”[1]可以将此理解为家风的文化说,即家风是家庭当中关乎伦理道德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有学者以为“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风格、风尚,是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字典、无声的力量,是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2]即家风的教育说。此外,还有学者认为家风就是家规[3],笔者认为,家规、家训等只是家风的一部分,家风有更为广阔的内涵和外延。综上,本文以为,家风是一种家族文化形态,是在家族世代延续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行为方式、制度规范和思想文化,以家谱、家规、家训、家法等为现实存在载体,以单个家庭或个体行为为具体表达的家族风尚。

家风是个不具有褒贬意蕴的概念,不是所有的家风都积极正面,也有与社会大环境以及和普世价值观相左的不良家风。本文所探讨的就是能够为个人的发展提升、家庭文化的延续传承、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优良家风。

(二)优良家风的特征

优良家风是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在长期的传承和发展中除了具有一般家风所有的继承性、稳定性、多元性和独立性外,还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征。

1.教育内容的全面性。优良家风往往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因子,上到家国情怀、社会公德,中到宗族礼法、家族风尚,下到个人修为、处世哲学,都广泛地融入到了优良家风教育中。这些内涵丰富的教育内容通过家族发展过程中的代际相传,逐步固化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家风文化。

2.价值指向的超前性。家风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受制于社会存在,同时,也对社会存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优良家风是先进的社会意识,对个人进步、家族繁荣和社会发展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这种先进的社会意识不仅能在过去推动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也能在未来起到积极作用。

3.教育关系的辐射性。家风看似是一个家族风气的缩影,实则反映着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家庭成员不仅是单独存在的个体,也是社会网络中的一员,受过优良家风熏陶的家庭成员在融入社会过程中,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传递给其他社会成员,久而久之,将促进良好民风、和谐社风的形成。

4.教育内容的更新性。家风的传承和发展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不管时代更迭、战火纷争,还是和平年代,优良家风都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和摈弃涵容的能力,它会在家族成员集体智慧的匡正下,适时保留吸纳优秀文化元素,并不断固化完善。如以往优良家风对“棍棒下面出孝子”“男尊女卑”思想,以及“三纲”中糟粕成分的摒弃,呼吁建设亲子爱、夫妻情、师生义等,使得优良家风文化更具时代性和时效性。

二、优良家风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优良家风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原生态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处事态度、价值观念、性格行为等的形成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对人类初始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基础性的引导作用。祖辈长期积淀的优良家风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导向性、权威性和教化性,贯穿于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也终将隐形的规制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性、渐进性和有条理的德育工程,它需要学生在正确思维方式、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行,家风不正的家庭没有很好地为孩子培育出积极的、正面的价值观念和处事方式,严重影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可见,优良家风教育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走向。

(二)两者的教育主体和教育目标具有一定的契合性

优良家风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家庭中的每一个“现实的人”,大学生概莫能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脱胎”于单个家庭的大学生,教育者为了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符合国家、社会、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通过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政治观、社会观、道德观等教育,促进大学生知、情、意、行的均衡发展和思想品德的自我完善,这在某种程度上与优良家风教育中的“立志修身、与人为善、家国情怀、遵守法度、修文养德”等内容相契合。可见,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的目标呼应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实质,两者都是通过隐性和显性的教育方式,引导和影响大学生个体成为三观正、德性高、有能力、敢担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两者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优良家风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微观体现,多数内容都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练,虽然每个家族呈现出的家风状态不同,但无疑都是立足传统汲取营养的,这些教育内容在不同程度上与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的德育、体育、智育、美育、劳育等内容相重叠,如“忠、孝、仁、义、礼、智、信”“修身”“勤劳勇敢”“坚韧不拔”“勤俭持家”“与人为善”等内容与“立德树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蕴上存在交叉。此外,优良家风对人的教育功能不是靠长篇大论的说教,它是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上行下效、言传身教”中得到遵从、认同和习得的。当前,以传统说教和课堂为主阵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不在适应德育教育规律,而通过创设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已刻不容缓,这与传承优良家风过程中的教化方法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和互通性。

三、优良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

(一)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提升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构建就要牢牢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孕育了优秀的传统文化,灿若星河,它既包括特色鲜明的家族文化,也包括社会普世文化,这些优秀文化能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主要取决于“公学”和家学。从古至今,家学是一种很重要的文化传承方法,而依托于家学之上的家风更是独树一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优良的家风作为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因素,饱含仁义精神,重视诚信品质,崇尚民本思想,对个体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形成起决定性的作用。近些年,网络飞速发展,社会情绪浮躁,部分民众道德沦丧,信仰缺失,崇洋媚外,不乏有大学生群体。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拾优良家风,弘扬传统美德,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就显得尤为急迫和重要。以家风的培育和融入为渠道,传承家风,讲信修睦,弘扬正气,更加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更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有利于深化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育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习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优良家风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契合性和内容的重叠性,如在个人层面,优良家风重视家族成员的个人品格修养,孔融让梨体现了谦让“友善”,陆游的《示儿》,“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体现了孔子的“敬业”。在社会层面,有“人无信而不立”“为官清廉公正”“无功不受禄”等家规,体现了对“法治”的坚守和价值取向。在国家层面,有“家和万事兴、以和为贵”的“和谐”的价值取向。故通过对优良家风教育资源的梳理和构建,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有利于深化高校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三)有利于个人品格的塑造和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

优良家风通过隐性的影响和持续性的潜移默化,塑造着每一个个体的价值观念、思想品格和行为举止。现阶段,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大学校园频现“校园贷”、“大学生卖淫”、“大学生参与传销组织”等事件,这些事件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大学生价值观的扭曲,也反映出了高校德育教育的低效能,有必要发挥家风的育人功效,通过家校合力的方式规制大学生的“思、学、行”。同时,优良家风也是家庭和谐发展的需要。每个家族都是在子女的繁衍过程得到不断发展,而优良家风是长辈传承给子女的重要精神财富,这样的财富使得子女时刻紧守本分、勤俭持家、廉洁修身、不断进取,从而实现整个家族的延续传承。再者,家风也是政风社风的基础,优良家风也能影响身边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修养,如果每个家庭都可以“以身作则”,涵养孕育优良家风,就不难培育出具有优良道德品质的公民,那么建设我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目标就不远了。

猜你喜欢

家风家族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HK家族崛起
《小偷家族》
家风伴我成长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