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运车辆驾驶人速度估计与事故相关性研究

2018-01-25刘正国呼超

汽车实用技术 2018年1期
关键词:均值交通事故显著性

刘正国,呼超

(长安大学 汽车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

前言

据调查,在交通事故中,由于车速过快,前后车距判断失误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 70%[1]。由此可见,驾驶员速度估计能力对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速度估计指人对物体移动速度判断的能力,其评价指标为速度估计误差均值[2]。若估计时间比标准时间快,说明驾驶员性格较为焦躁,在行车过程中易发生超速行驶、车距不足、强行变道、强行超车等现象;若估计时间比标准时间慢,说明驾驶员的速度感知能力较差,在超车、会车过程中易出现判断失误、反应迟缓等情况;若估计时间与标准时间相比时快时慢,则说明驾驶员的情绪波动较大,其驾驶过程中会存在较多不稳定性。

1 数据采集与处理

图1 速度估计检测仪

本文通过如图1所示检测仪对六个汽运集团对从事3年以上营运车辆驾驶的营运车辆驾驶人进行速度估计检测,同时调查统计驾驶员三年内交通事故情况,共得到5656人的样本数据,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

1.1 剔除不完整数据

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首先剔除检测不完整或调查项目填写不完整的数据。

1.2 剔除非稳定数据

剔除单个样本中忽大忽小,离散度很大的数据。根据稳定性剔除数据方法如下:

式中:X——某项指标重复检测数据的方差;

μ——该项指标重复检测数据方差的均值;

σ——该项指标重复检测数据方差的标准差;

α——设定的概率。

根据以上方法,依次对原始样本进行处理,剔除不完整、不稳定及异常数据715个,并最终得到有效样本4941个。

2 速度估计误差均值与事故次数相关性分析

本文采用 SPSS软件,对驾驶员速度估计误差均值和事故发生次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确定两者之间的相关性。选择速度估计误差均值作为因变量,事故次数作为因子,分析其相关性,得到表1、图2如下:

表1 不同事故次数下速度估计误差均值单因素方差分析表

由表1可以看出,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经方差分析的显著性水平 P=0.000<0.05,表明速度估计误差均值对道路交通事故次数有显著性影响。观察图2发现,随着道路交通事故次数的增多,驾驶员速度估计误差均值也逐渐增大,即其估计时间与标准时间相差越多,表明驾驶员速度估计能力差。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速度估计误差均值对道路交通事故次数有显著性影响。

图2 速度估计误差均值与事故次数关系图

3 结束语

通过对其中 4941个有效样本中的速度估计误差均值进行分析发现,驾驶员的速度估计能力是影响行车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速度估计误差均值对驾驶员的交通事故次数有显著影响,且随着交通事故次数的增加,驾驶员速度估计误差均值逐渐提高。

[1] 杨彬彬.营运车辆驾驶人驾驶适宜性检测设备系统建立[D].西安:长安大学,2012.

[2] 李新伟.营运车辆驾驶人驾驶适宜性检测评价指标的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1.

[3] 金会庆.中国道路交通事故防治策略及工程研究[R].北京: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2012.

[4] 何存道.汽车驾驶员的心理、卫生与安全[M].北京:科学出版社龙门书局,1996.

猜你喜欢

均值交通事故显著性
基于BPNN-AdaBoost的隧道交通事故数预测研究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视频序列中视觉显著性图像区域自动提取仿真
预防交通事故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搭乘同事车辆下班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是否认定工伤
浅谈均值不等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