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紫竹院公园鸳鸯行为的观察和研究

2018-01-24李果

中国科技教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幼鸟雏鸟交配

李果

研究目的和意义

鸳鸯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主要繁殖地在我国东北及华北北部,并延伸到俄罗斯东部、日本、朝鲜等地。鸳鸯一般在长江流域以南的福建、台湾、广东、云南、贵州等地,以及缅甸和印度东北部越冬。鸳鸯是杂食性动物,动物性食物以昆虫和小鱼虾为主,植物性食物以各种水生植物为主。鸳鸯的繁殖期一般在4—5月,巢通常选在近水的老龄髙大乔木的树洞中。北京的城市公园紫竹院公园,有连续多年的鸳鸯繁殖记录,是研究鸳鸯繁殖行为难得的理想地点。通过对野生鸳鸯的观察和研究,进一步掌握野生鸳鸯的行为特点,有助于对鸳鸯的进一步了解和保护。

鸳鸯自古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吉祥之鸟,在百姓中家喻户晓。对鸳鸯进行研究和保护,不仅有着重要的科研价值,也有很好的社会效益。通过对鸳鸯观察了解、宣传保护,可以让更多市民了解野生动物保护的常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观测方法

观测时间为固定周期。3—4月每周不少于1次,5月每周不少于2次,6—7月每周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1.5小时。

观测位置采取定点观测与流动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先期选定固定样点4个,后根据巢区增加样点2个,共6个(见图1)。每次首先定点观察先期选定的样点,如样点情况好就持续观察,如样点没有出现研究对象或研究对象个体少、无行为或研究对象转移位置,则采取流动观测的方法,寻找有研究对象活动的新样点或追踪转移的研究对象进

我使用的观测设备主要是Pantaflex8x42双筒望远镜,并辅之以佳能D7相机接400mm长焦镜头拍摄和辅助观察。

尽量选择晴朗无风天气进行观测,这时候鸳鸯比较活跃,行为明显,易于观察。

观测结果

经过6个多月的仔细观测,我记录到了紫竹院公园里鸳鸯的很多行为活动,包括求偶、驱逐、交配、寻巢、育雏、取食、休息、换羽等。随着观测的深入,我对野生鸟类有了更深的认识。我发现鸟类跟我们人类一样,有着丰富多彩的感情和行为。同时,我也注意到野生动物面临的生存压力,以及野生动物在城市公园中的宣传与保护问题。

求偶

一对鸳鸯最终能否配对成功,决定权在于雌鸳鸯。雄鸳鸯要通过体羽展示、鸣叫、舞蹈等方式赢得雌鸳鸯的肯定。

大多数鸟类雄性比雌性体色鲜艳,鸳鸯更是如此。在求偶时,雄性会展开整个冠羽,膨起颈部披针状的羽毛,竖起帆羽。在岸上时,它们会挺起胸部。伴随着体色展示,雄性有鸣叫行为。通过观察发现,优胜者一般是体型大、身体强壮、羽毛整齐完好、颜色鲜艳、维持求偶状态长的个体。

当雌性有了初步认定的雄性个体,就进入了舞蹈阶段。初级舞蹈是一种简单的圆圈舞,由雄性围绕雌性游动,并有体色显示,数圈后结束,然后一同游弋,标志着初步确定配对关系。

驱逐、驱赶、打斗

鸳鸯的世界里雄多雌少,为了争夺配偶,雄鸳鸯之间会发生求偶争斗。争斗可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驱逐、驱赶与打斗。当有入侵者出现时,作为主人的雄性和雌性鸳鸯都会有驱赶动作。雌性会伸直脖颈向入侵者鸣叫抗议,雄性鸣叫的同时挺胸抬头显示体色,进一步伸直头颈向如,张开曝缓步如行,如果入侵者后退离开,则行为结束。如继续入侵,则进入驱赶阶段,雄性保持伸颈张喙状态,在水中快速游动冲向入侵者,严重的会飞起追赶,直至赶出领域,陆地上则奔跑着追赶驱逐。如果入侵者反抗,最终会发生打斗行为。打斗时,双方用翅膀相互扇打,并用喙用力啄咬对方,直至分出胜负。通常情况下在第一步驱赶时,入侵者就会离开,因为进入打斗阶段对双方都是十分危险的。我在观察中看到,保卫伴侣的鸳鸯都会成功,没有观察到被侵犯者打败的情况。

交配

我第一次观察到鸳鸯的交配行为是在2015年3月26日,从这一天一直到5月10日第一次发现鸳鸯雏鸟,几乎每次观察都可见交配行为。5月10日以后再没发现交配行为,原因可能有2个:①雌鸳鸯在育雏期间不接受交配,②进行交配行为的水域植物开始繁茂,观察不便。鸳鸯的交配在水中进行,通常由雌性发起,雌鸳鸯头伸直头颈平贴水面,向配偶发出请求交配的信息,雄鸳鸯轻轻靠近,慢慢在水面互相转几个圈,雄性不断用喙轻啄雌性头部,然后雄鸳鸯游到雌鸳鸯身侧,由侧面走上雌鸳鸯的背部,雌鸳鸯身体下沉,只将头露出水面。雄鸳鸯轻衔雌鸳鸯的枕部羽毛并微张翅膀以保持平衡。交配过程持续七八秒。交配完成后,雌雄鸳鸯入水清洗身体,挺身振翅,然后上岸整理羽毛、休息。父配时间一般是在清晨和傍晚,距离岸边较远的水域。通过观察发现有时雌鸳鸯发出交配请求后,雄鸳鸯并不回应或反应迟钝,通过询问教师和查看资料,得知这一现象叫做性兴奋不同步。

筑巢孵化育雏期

第一次观察到鸳鸯视察巢穴是2015年3月25日,在2号观测点北小湖湖心岛的人工巢箱。使用率最高的巢箱是1号观测点南小湖湖心岛的19号人工巢箱,从2015年3月26日开始,经常可以观测到有鸳鸯在19号巢箱附近活动。之后在育雏期,经常在这里发现新的雏鸟。第一次观察到鸳鸯雏鸟是在5月10日,一共6只。根据资料记载,鸳鸯1天产1枚卵,共产卵6?19枚,产完立即孵卵,孵化周期28天,幼鸟出生后24小时就能在雌鸟带领下觅食、游泳和潜水。按6枚推算,从4月5日开始产第一枚卵,到产完为4月10日。孵化完成为5月8日,出巢为9日。实际观测中幼鸟在亲鸟的带领下自由取食、游泳、潜水,与文献报道相符合。活动结束后由亲鸟带到安全区域,实际观察中这些鸳鸯都隐蔽在湖心岛的草丛里。

幼鸟由雌鸳鸯单独养育,如果有雄鸳鸯靠近(该雄鸳鸯很可能是鸳鸯爸爸),通常会遭到雌鸳鸯的驱逐。幼鸟虽然身体弱小,但在水面上跑起来非常快,就像在水面飞一^样,见图3。

取食

鸳鸯属于杂食性动物,根据资料记载,繁殖季节主要以动物性食物为主,春季和冬季,则主要以青草、草叶、树叶、草根、草籽、水生苔藓等植物性食物为主。根据观察,紫竹院公园中鸳鸯的取食包括动物性食物(线虫、水生昆虫、鱼类、水边植物上的昆虫、蝌蚪),植物性食物(草根、萍、睡莲根茎、榆钱、柳树芽和花序)和人工投喂(饼干、面包、馒头、窝头、其他小食品)。

我在观察中发现,清晨记录到的取食行为数量远远少于傍晚,经过多方调查了解到,原来紫竹院公园旁边的动物园早晨有投喂,有些鸳鸯早晨去动物园吃早饭。吃饱了再回到紫竹院公园休息。

讨论与建议

城市公园鸳鸯的保护宣传

通过6个多月的观察,我发现紫竹院公园鸳鸯幼鸟的成活率特别低,只有14.3%,具体原因不明,但不排除有人为捕捉的情况。我建议加强北京城市公园野生鸟类知识介绍、普及与宣传,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愛护我们身边的野生动物,爱护我们身边的生活环境,反思我们和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人工巢箱

紫竹院公园已知的人工巢箱有3处,分别设置在1、2、3号观测点湖心岛的树上,通过观察,紫竹院公园里有稳定配偶关系的鸳鸯大概有5?6对,需要设置更多巢箱。另外,2号观测点的巢箱一直没有被使用,可能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维修。我还特别希望学校可以跟公园合作,让同学们在教师的带领下,参与人工巢箱的制作、安装、监测,并且在巢箱中放置微型摄像头,随时观察育雏过程。

生命通道

2015年5月26日18点,在第5处观测点铁桥下的南长河河道,发现一窝刚孵出的16只雏鸟。但由于外围河道和中心湖区没有水路相通,16只雏鸟必须在没有任何隐蔽物的情况下,长途跋涉至双紫渠河道,上岸后在草丛中等待夜深,然后从陆路进入南小湖,最终这16只雏鸟全部失踪,疑似被流浪猫捕食。建议在外围河道和中心湖之间建一条供鸳鸯幼鸟通过的生命通道,让它们能够安全进入湖区。

该项目获得第3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新成果竞赛项目小学组生命科学一等奖。

专家评语

本项目通过对公园内栖息鸟类的长期观察记录,进行了初步的行为学分析,提出了相关的鸟类保护建议。项目内容翔实,为保护鸳鸯种群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是一项较优秀的研究课题。不足之处在于数据的获得不够连贯,特别是缺乏对同一种群的长期追踪观察。建议研究的目标可以更加聚焦到一两个个体进行深入研究,并对生物生存的环境数据,如温度、湿度进行测定。endprint

猜你喜欢

幼鸟雏鸟交配
Task 1 本刊试题研究中心
鸟类救助指南
交配的最佳工具
灰头绿啄木鸟幼鸟这样离巢
被“捧杀”的雏鸟
黑足信天翁的飞行之路
对几道自由交配(随机交配)考题的反思
鸟类的“亲子交流”机制
说说“自交与自由交配”
美洲虎,丛林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