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提速,重大投资机遇出现!

2018-01-24孙宇

进出口经理人 2018年1期
关键词:印度政府外国营商

孙宇

这头“大象”既温顺又凶猛,风险格局复杂多变

一个正大规模开放的印度

2014年莫迪就任印度总理以来,延续了自1991年以来欢迎外国对印度投资的政策,要使印度成为对外资最开放的经济体,对本国外资制度进行了空前的改革,推出了诸多重大措施。

一是提出 “印度制造”战略。目标是让国际、国内投资者投资印度,将印度建设成为全球设计和制造中心,并选择了汽车制造、汽车配件、航空、生物技术、化工与石油化工、建筑、 国防、 电子设备、食品加工、皮革、媒体和娱乐、矿业、石油和天然气、制药、港口和航运、铁路、可再生能源、道路与高速公路、航天、纺织和服装、发电、旅游与酒店等25个重点行业对外国投资开放。

二是大规模放宽对外国直接投资的行业准入限制。根据2017年8月28日印度最新版“负面清单”的规定,对外国直接投资限制进入的产业领域,除油气、广播内容服务和平面媒体等行业的部分业务,以及私人安保机构、养老金、保险和电力交易等少数行业外,都已经允许外资100%持股。

三是针对外国企业长期诟病的用工问题、征地问题和税制问题推出了相应的重大改革法案。这其中,税制改革法案已经通过,将为企业减轻一定的纳税负担,打破印度邦与邦之间的壁垒,使印度国内真正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

四是酝酿设立两个“沿海就业区”作为吸引大型制造业跨国公司投资印度的载体,中国企业也被列为重要引资对象。“沿海就业区”将在500平方千米的地域范围内展开,区内实行税收优惠,营商环境更加自由而友好,可享受高度贸易便利,劳工法规及征地规则更有吸引力。

五是印度在2017年5月废除了20世纪90年代成立、掌管“政府路径”外资审批长达25年的外国投资促进委员会(FIPB)。目前,印度只有包括国防和零售业在内的11个行业的外国直接投资需要政府审批。

基于以上种种努力,印度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成效。2014年上任伊始,莫迪便提出将印度的营商环境排名带进世界前50名以内。在世界银行2017年11月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营商环境排名榜单中,印度排名已经到达第100位,较2014年前进了42位。

一个险象环生的印度

然而,在投资环境不断改善的同时,对于投资者来说,印度仍是一个风险众多的国家。印度国家多样、复杂,其风险格局也呈现出巨大的特殊性。

十二大风险

美国风险管理服务与解决方案公司平克顿(Pinkerton)发布的“2017年印度风险调查”(India Risk Survey 2017)列出了印度营商环境中十二大主要风险,按其“潜在破坏性”程度从强到弱分别为:信息和网络不安全;恐怖主义与叛乱;腐败、贿赂与商业欺诈;自然灾害;火灾;政治与治理不稳定;罢工与劳工骚乱;犯罪;商业间谍活动;侵犯知识产权;女性安全;意外事故风险。

从风险的地区分布看,信息与网络安全被认为是在印度北部、南部和西部地区企业要面临的最高风险。而由于季风季节每年都会发生季节性洪水,导致主要河流泛滥、山体滑坡和基础设施的破坏,东部地区的企业将自然灾害视为最高风险。政治与治理不稳定、信息网络不安全是东部地区的另外两大主要风险。东北部各邦的丘陵与山地是东部地区的一个主要风险源地。对于外来投资者来说,信息与网络安全、恐怖主义与叛乱,以及腐败、贿赂与商业欺诈是要面临的三大最主要风险。

从风险的行业分布来看,信息与网络安全是教育、政府与国营企业、金融服务、基础设施、IT/ITES、物流运输、制造业、医疗服务、安全服务提供商和电信部门所面临的最主要风险。对于电子商务、媒体与娱乐和非政府组织而言,自然灾害是最主要的风险。对于酒店等行业,恐怖主义和叛乱是最大风险。对于零售业而言,政治及治理不稳定是最高风险源。对于大多数行业而言,恐怖主义和叛乱、腐败、贿赂和公司欺诈、火灾、罢工与骚乱是普遍的风险关注点。另外,对女性安全的威胁也是酒店及电子商务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PPP模式风险

除了要面对上述众多潜在破坏性风险,外国投资者在与印度政府合作时,还不得不成为弱势一方,承受来自政府的不公平待遇以及由此而来的风险。

印度目前是发展中国家最大的PPP市场,PPP模式是印度政府发展基础设施的主要手段。不过,由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委托、威科集团与“走出去”智库联合编制的《以PPP模式承接境外互联互通建设项目投资合作指南》(2016年版)指出,印度政府在运用这一模式时问题很多,存在法律和监管框架缺陷、融资问题、监管机构繁多且角色重叠,导致有效协调难、政府技术鉴定能力匮乏、高品质顾问及问责机制欠缺等各方面的问题与挑战。其中,合同框架的问题尤为值得关注。印度PPP执行机构往往采用招投标及合同模板,很少根据特定工程项目设计条款,但专门设计条款是PPP项目设计和执行成功的关键。因此,在与印度政府合作中,众多私营部门参与者不得不承担过多的风险。如何通过协议与私营参与者公平分配项目风险是印度政府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也是印度政府迟迟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

对投资者保护不力风险

与此同时,印度政府对外国投资者的保护方面正在显示出倒退的迹象。印度已经宣布,打算废除所有根据1993年的双边投资协定(BITs)蓝本所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并根据2015年12月公布的新范本与已到期或即将到期的缔约国进行重新谈判。

新范本要求外国投资者应在提起国际仲裁之前,穷尽所有印度国内司法补救措施,时间可長达5年,除非这一主张是印度法院无法裁决的。印度政府这一转变的意图是要让印度国内法院解决投资争端,而不是诉诸国际层面。与1993年版本不同的是,新范本规定只在有限的情境下才对外国投资者提供相应保护,并罗列出了经济、环境和社会措施方面不受协定保护的详细的清单,对于外国投资者明显不利。endprint

根据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在印度,一项商业纠纷的解决平均需要4年时间,是世界上耗时排名第3位的国家。印度法院人手不足,缺乏必要的技术,导致未决案件大量积压。印度公司通常愿意向印度国内法院提起诉讼,目的就是为了拖延纠纷裁决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度共和国政府关于促进和保护投资的协定》签订于2006年,约定有效期为10年,这一协定未来的走向值得关注。

一个中国投资者切不可大意的投资地

目前,印度是世界上在人口数量、经济增长表现及增长潜力等方面仅次于中国的新兴经济体,它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无疑是空前巨大的。也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对投资印度显示出极大的兴趣。

根據印度工业政策与促进司的数据,在流入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来源构成中,2000年4月~2017年3月,来自中国的FDI净流入累计为16.357亿美元,在印度FDI净流入中占比为0.49%。而同期来自毛里求斯、新加坡、日本、英国、荷兰和美国的FDI净流入占比则分别达到了33.63%、16.44%、7.73%、7.41%、6.23%及6.12%。综合中国近年来对外投资的表现、优势产能的积聚及企业“走出去”的内在需求,无疑将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赴印投资。

然而,基于印度投资环境中诸多风险、问题的存在,中国企业在对印度投资热情高涨的同时,还要保持冷静和理智。莫迪政府在短时间内推出了众多针对外资的改革措施,在国际范围内获得了积极赞誉,但这些改革措施从推出到真正落地有效实施还有一个时间差,企业应对其成效保持密切跟踪与关注。

尽管中印两国有识之士一直期待双边睦邻友好与合作,两国政府对分歧的管控也使中印关系处于相对稳定之中,双边经贸关系因此不断拉近,但2017年所发生的“洞朗对峙”事件,却使中印关系遭遇急剧的寒流。因此,两国关系进入真正的回暖态势,仍是中国企业启动对印度投资的必要条件。

签署合作协议是投资实际启动的关键一步。印度法律体系来源于英国法律,英国普通法的基本原则在印度大多盛行。与印度方面谈判和起草合同时,要注意了解和适应印度法律,尤其要深入了解印度商业文化,以确保在遭遇违约时得到充分的保护。企业需全面和准确地识别投资风险,审慎评估赴印度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切实做好准备工作,以有效提高投资成功率。

(作者单位:商务部研究院外国投资研究所)endprint

猜你喜欢

印度政府外国营商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
印度借15亿美元修建厕所
外国如何对待官员性丑闻案
外国父母看早恋,有喜有忧
外国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