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三次工业革命视域下的公共艺术教育改革

2018-01-24王洪斌

关键词:工业革命艺术评价

王洪斌

(湖南科技大学 艺术学院,湖南 湘潭411201)

当前以3D打印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化浪潮扑面而来,成为众多学者、企业家、教育家、政府关注的焦点。所谓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相对于之前的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而言的,是以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与互联网高度融合及运用,其主要标志是能源网络化、制造数字化、组织模块化、消费个性化、发展生态化、人际和谐化,其特点是网络化、信息化、个性化和国际化。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与发展必然要求教育进行变革,培养符合第三次工业革命需求的各类人才。公共艺术教育是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其特有的艺术形式,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亟需强化公共艺术教育,推进公共艺术教育改革,培养出能满足第三次工业革命需要的人才。

一、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公共艺术教育的耦合

从19世纪建立公立学校开始,美国从未停止艺术教育的改革,以推动艺术教育的发展。艺术教育先后经历了工艺技术学校,基于学科的艺术教育,多元智能艺术教育等阶段和时期,不断丰富了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对世界艺术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1965年宾夕法尼亚州研讨会提出了基于学科的艺术教育(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 简称为DBAE),并在1980年代开始得到执行和推广,不仅改变了美国公共学校的艺术教育,而且逐步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种普遍接受的艺术教育模式[1]。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在吸收借鉴美国的基于学科的教学模式基础上,逐步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专业艺术教育,即培养艺术家或者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教育,同时在各级各类学校也积极地推动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培养艺术家或者专业人才,而是通过文学艺术等手段和方式来帮助受教育者提升审美修养、艺术鉴赏力,净化人的心灵,陶冶情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见。狭义的专业艺术教育面对的范围有限,而广义的艺术教育即公共艺术教育面对全体学生,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价值和育人功能。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与发展必然对教育发展提出新要求,对教育模式产生深远影响,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积极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构建符合第三次工业革命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和造就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高素质人才。目前针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西方主要国家都在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中注重学生的个体性、互动性、创新性、多样性等。近年来,我国也在大力倡导在教育中注重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等。那么公共艺术教育到底在培养符合第三次工业革命需求的人才中具有怎样的作用?两者之间又有怎样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分析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与挑战。一是人才培养理念上的要求与挑战。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方式是机器化大生产,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理念也是大规模的标准化生产。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方式是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智能化、定制生产的方式,强调体验式、参与式、个性化的生产方式,这要求在人才培养理念更注重个性的发展,注重知识的传承与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人才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树立人的终身学习理念,注重社会情绪的培养,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等。二是人才培养目标上,第三次工业革命要求培养的人才不仅仅是单纯的专业人才,而强调通过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创新型人才,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具有亲近自然、热爱社会的素养。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在四个层次上,即创新型的劳动者、创造型的研发者、优秀的生物圈管理者和优秀的公共服务者[2]。三是在人才培养内容上更加丰富和多元。第三次工业革命,知识趋向数字化,这必然要求提升人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注重终身学习,打造学习型劳动者。四是在人才培养的途径上方法上突破了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批量化生产模式,更加注重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加关注课堂外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其次,我们来分析公共艺术教育特质与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人才培养要求具有许多方面的耦合性。一是公共艺术教育对人的创新意识、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大家都知道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左脑主要以逻辑推理思维为主,而右脑以形象思维、情感思维为主,过去我们过分强调学好数理化,而忽视了艺术教育,强调数理逻辑与推理,任何事物的答案是绝对的、唯一的,这种教育模式和第一次、二次工业革命的机械化生产是密切相关的。而艺术教育对大脑的开发和人的潜能的发挥至关重要,正如郑勤砚博士认为的那样,艺术教育能促进大脑视觉认知系统方面的发展,艺术教育能促进大脑平衡方面的发展,艺术教育帮助大脑处在最佳的学习环境中[3]。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创作美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艺术教育能有效地培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这正是培养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需求的人才所要求的。二是在培养方式上,公共艺术教育更加强调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实践性,让他们在体验、互动、实践中学习,强调个体的参与性与愉悦性,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主动获得知识动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个性化、主体性、差异化都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人才培养的理念要求。三是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从基于学科的艺术教育、从以教师、课程为中心的艺术教育转向基于社区、基于生活的艺术教育,从短期的、封闭的艺术教育转向终身的、开放的艺术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也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人才培养所倡导的。四是公共艺术教育是情感的教育,通过艺术教育提升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使教育真正做到育人而不是育分数,使人能懂得自己是生物圈的一个密不可分的部分。艺术教育还具有立德的功能,通过艺术教育唤醒同情心,培养出具有高尚的德性,善于合作,有良好的社会情绪能力的人,这也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对艺术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二、当前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国民的艺术素养有了很大提升。但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来临,对艺术教育特别是公共艺术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共艺术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不明确。由于缺乏顶层设计、管理者的认识不到位以及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长期以来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曲折,甚至流于形式。在中小学阶段,由于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和相关部门学校领导者认识的偏差,公共艺术课程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大部分学校没有开设足够的课程和课时,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在很多学校,公共艺术教育让位于应试教育,改成了自习课和文化补习课。而大部分高校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有些学校虽然设立了公共艺术教育系,但这只是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事实上并没有将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加以建设,也没有与整个学校的课程体系相融合,课程定位模糊,课程设置随意,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科建设缺少统筹规划。在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一些学生选修公共艺术课程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不是为了提升美育、艺术修养、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仅仅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而一些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师一方面是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受专业艺术教育思想的影响,过于侧重学生技能的提升和训练,热衷于在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各类艺术竞赛,从而获得奖励和名誉。

(二)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缺乏、素养欠缺。

充足的师资和良好的艺术素养是进行改革艺术教育的保障,正是由于学科定位不明确,认识不到位,导致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缺乏、素养欠缺。即使是在一些城市的中小学也仅仅1-2名艺术教师,而且这些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艺术特长生的教学与辅导上,公共艺术教育处于应付状态。而在广大农村特别是一些僻远地区的农村学校师资队伍状况更为严重,许多学校的艺术课程是由语文、历史甚至是数学老师兼任。在艺术教育资源上,农村学校和僻远地区的学校无法与城市媲美,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那里没有艺术博物馆、画廊、图书馆、剧场、艺术中心等艺术设施,师资也相对缺乏和参差不齐,很难给农村学生提供与城市学生同样的艺术资源与服务。而在高校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有艺术类专业的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一般是由专业艺术教师兼任,这保证了师资队伍的数量问题,但一般来说,专业艺术教师本身教学任务已经非常繁重,一些高校在计算工作量的时候,又没有将公共艺术教育课时计算在内,导致大部分专业艺术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承担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另外一些专业艺术教师过分强调艺术技能,而忽视了艺术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

(三)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方式手段落后、具有封闭性。教育过程本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生成的时空[4]。然而由于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学科定位不够清晰,重视不够,师资缺乏和素养欠缺,导致了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中心,以单纯传授艺术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课堂讲授为主;教学空间仅仅局限于教室,没有抓住艺术学科的本质与特色,没有利用好当地的、社区的有特色的、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学评价上也非常单一,只注重结果,而不看重过程,主要是以考试、论文、报告等作为对学生评价的依据。可见,传统的公共艺术教育具有封闭性,一定程度上窒息了艺术的生命力,这与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人才的培养要求背道而驰,在这样的环境下,公共艺术教育必然僵化走入死胡同。因此,必须对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从而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加强与改进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路径

(一)对公共艺术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进行正确合理定位。

当前,影响公共艺术教育作用发挥的因素较多,但学科定位是最根本的问题,定位不合理,公共艺术教育就会南辕北辙,误入歧途。我们必须意识到公共艺术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教育不是培养从事艺术理论与创作的专门艺术人才,它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与主要内容,通过实施公共艺术教育使学生从小就接受艺术的体验和熏陶,其目标是培养、促进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公共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谋划教育改革,抓住战略机遇,公共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要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核心,满足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人才的需求,从而推动工业革命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升级。

只有定位准确,才能引起和促进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负责人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为了确保公共艺术的健康发展,一是加快公共艺术教育的法规和制度建设,把公共艺术教育纳入到整个课程体系中加以建设,确立公共艺术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确保公共艺术教育的经费投入,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条件提升打下坚实基础。明确规定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计划,各个阶段的学校教育必须开足开齐规定的艺术课程。二是要对公共艺术教育进行顶层设计,根据公共艺术教育的特点与规律,并结合当地的艺术资源,建立一套从小学到大学相互衔接,既有公共艺术的普适性又有地域、民族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

(二)建设一支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要求的公共艺术教师队伍。

培养和造就符合第三次工业革命需要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离不开一支符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过去,由于对公共艺术教育的不够重视,整体上师资队伍缺乏,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地区基本上没有专门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近年来,艺术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艺术类师资短缺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从而导致艺术教育依然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公共艺术教育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公共艺术课程开课率不足、艺术活动参与面小、农村学校缺乏基本的艺术教育,公共艺术教育的评价制度尚未建立,这些问题制约了公共艺术教育、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发展,而发展的关键和根本保证首先是有足够的艺术教师。根据我国艺术教育城乡发展不均、地区分布失衡的现状,要解决艺术教师短缺的问题,必须坚持协同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内艺术教育的统筹力度,多渠道解决公共艺术教育师资短缺问题。最近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其中的艺术教育主要是指公共艺术教育,针对目前师资缺乏的情况,文件指出要有计划、分步骤配齐专职艺术教师,重点补充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镇学校的艺术教师。实行区域内艺术教师交流制度,鼓励艺术教师采取“对口联系”“下乡巡教”等形式到农村学校任教。要依托高等学校,特别是师范院校订单式培养合格的中小学艺术教师,在农村学校设立艺术教育实习基地,积极开展顶岗实习[5]。此外,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具有非常丰富的优秀传统艺术与文化,在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时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民族、地方艺术教育资源,一方面,在专职艺术教师不足的地区和学校,可由具有艺术特长的教师和管理人员经必要专业培训后担任兼职艺术教师;另一方面,鼓励聘用社会文化艺术团体专业人士、乡土文化艺术能人、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学校兼职艺术教师,积极开展传统艺术、乡土艺术进校园、进课堂活动,积极开展各种艺术文化活动。

在保证师资数量的前提下,还必须提升艺术教师的素养,建立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知识广,能胜任培养第三次工业革命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第三次工业革命对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通过物联网形成了一个全球化、交互式、体验式的教学环境,这对公共艺术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开放灵活的艺术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以国家实施“宽带中国”战略为契机,通过专业的培训,努力提升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数字化能力、信息化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支持和辅导艺术教师用好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使他们具备较强的信息资源的整合和运用能力,共享优质艺术教育资源,加强艺术教育网络资源建设,使公共艺术教育教师能开发有特色的网络课程,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另一方面,由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不仅要掌握艺术学的相关知识、技能,专业性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厚度,而且要掌握一定的文学、哲学、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建筑学等学科知识,综合知识具有一定的广度,打造一支艺术与科学融合,一专多能的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

(三)坚持开放式办学,积极利用好各种新技术、拓展新资源。

公共艺术教育不同于学科教育,其根本目的不在于提升学生的智力,而更多的是在于通过营造良好的文化艺术氛围,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动手能力等,说到底是一种素质教育。因此,公共艺术教育要坚持开放式办学,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技术,做好互联网+艺术教育资源这篇大文章,拓展校内校外、国内国外艺术教育资源,这应该是公共艺术教育在教学方式、手段、资源上进行改革的一个方向。

在全球化时代,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推动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这必然要求在进行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要合理利用好各种新技术,拓展各种新资源。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传统的公共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机遇,网络远程教学、游戏化体验教学、混合式教学①、虚拟社区、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扁平化的交互式平台等新型教学方式不断涌现,消解了传统公共艺术教育的时空观。未来,随着智慧校园、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在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中应该更多地采用基于物联网+的教学模式与手段,有世界眼光和全球化的视角,充分利用好世界优秀艺术文化资源。同时,注重从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转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以资源整合为中心;注重从固化的、封闭的教育理念转到动态的、开放的教育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不再是书呆子、老学究,教育必须回到社会,融入社会。因此,公共艺术教育必须是基于社会、生活的艺术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正如美国著名作家、社会批评家杰里米·里夫金所说的:“专业技能和技术对于向第三次工业革命过渡至关重要,但如果教育过分强调技术和技能,而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改变,那将是本末倒置。”[6]公共艺术教育如果脱离了当地的社会环境,就无法解决社会成员的疏离感和孤独感。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人口的流动和迁徙,其中大量人口从农村迁徙到城镇,或者从一个城镇迁徙到另外一个城镇。人口的流动使得人脱离了原来固有的社会网络和亲情关系网络,把人带入一个相对陌生的社会环境。现代信息社会,发达的大众传媒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撕裂了人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越来越疏离,人越来越觉得孤独,没有归属感、责任感。学校传统的公共艺术教育在内容上强调对抽象艺术理论的学习,离开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方式上强调讲授,不注重人人参与的艺术实践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从而不能有效应对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迁移带来的不安及疏离感[7]。因此,在公共艺术教育应该要有更宽广的视野和根基,面向社会和我们的实际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中强调文艺创作要紧扣时代主题,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吸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积累和艺术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创造。

传统的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往往是一种通识艺术教育,主要传授的是普世的艺术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样的公共艺术教育往往关起门来就可以进行教学,而往往与传统优秀文化艺术资源特别是与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地方艺术脱节,忽视对这些现存的活态的文化艺术教育资源的利用。例如,在艺术鉴赏中,主要是介绍世界艺术史上家喻户晓的名家名作,而对基于地方的,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工艺很少涉及。这种公共艺术教育方式一方面不能很好地保存与传承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遗产与传统;另一方面也不能有效促进既有本土、民族艺术文化根基,又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培养,也不利于多元艺术文化的融合发展。在实施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学校艺术教育,开发利用校外艺术教育资源,将更多的文化建设项目布点在学校,并尽可能向当地群众开放,实现艺术教育资源共享。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指导学校充分利用当地各种文化艺术场地资源开展艺术教学和实践活动,鼓励学校与社会艺术团体及社区建立合作关系。

(四)改革公共艺术教育的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体系教育教学的核心要素,评价体系是教育改革的指挥棒,没有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教育改革就很难顺利进行和取得成功。公共艺术教育有自身的特色和教育规律,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更应该改革过去单一的评价方式。公共艺术教育的评价体系应该包含两个部分,即对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行评价,也包含对整个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情况进行评价。

从对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的评价来说,要从过去的静态评价转向动态评价,从结果评价转向过程评价,从现实学习评价转向网络、虚拟学校评价,从中性评价转向鼓励性评价。从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评价来说,要从艺术技能评价转向艺术素养评价,从艺术理论水平评价转向艺术综合能力评价。因此,在教学评价中,除了要注重学生艺术技能、理论知识的认知水平和把握外,更应该注重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审美能力、创新精神与意识,注重评价学生与自然的和谐意识,注重评价学生的社会情绪调节能力。根据这些原则、结合地域特色,制定具体的公共艺术教育的测评指标和可操作的办法及实施方案,学生的艺术素质评价要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并作为综合评价学生发展状况的内容之一。

从对整个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评价来说,要将公共艺术教育纳入学校办学水平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教育现代化和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要从公共艺术教育的经费投入、课程开课率、课外艺术活动的学生参与度、艺术教师队伍建设、教育信息化程度、教育方法与手段的革新、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公共艺术教育的环境与设备设施、学生艺术素质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将对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评价结果进行公示,从而促进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

注释:

①根据美国Learning circuits的解释,混合学习被认为是一种在线学习和面授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它集成了在线与面授两种不同学习方式的优势,对于提升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水平,改进学习的绩效具有积极作用。从本质上来讲,我们可以把混合学习视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或学习理念,其基本内涵是在E-learning和企业培训中,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和绩效方法,恰当结合传统学习手段和在线学习手段的学习方式,目标在于使学习更容易、更便利,从而实现更佳的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工业革命艺术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历史教学初探——以《面向未来的工业革命》一课为例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历史教学初探——以《面向未来的工业革命》一课为例
纸的艺术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汽车行业有何意义?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