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卫新:微信煮词 第二十三辑

2018-01-24任卫新

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马季同质化草原

必须要有专业的训练

可以这样说,歌词创作专业人员尽管有时歌词写的再不好,但一看手法就是专业的。这就和到餐厅宾馆吃饭一样,尽管自己在家里的厨艺再好,但你还就是做不出人家专业厨师做出来的味道。

所以,写歌词你可以当作爱好,保持业余。但是,你必须要有着专业的训练,具有专业的素养,那才叫高人。很多的著名京剧演员原来都是票友,但也有很多的京剧票友并没有下海,而成为名票,其内行与专业水准可并不比专业的差。就是这么个道理。

对文艺工作者的尊重

本人干这个行当多年,有些地方领导对文艺工作以及对文艺工作者的重视与尊重还是有感于心的。在本人的经历中,曾经就有在一位省部级书记的办公室里,仅彼此二人面对面零距离在其办公桌上一段一段地推敲主持词,非常内行,并且尊重你所提出的不同意见。

下飞机进入宾馆,一进房间就可以看到,在主创人员和主要演员的房间的桌上,摆着带有书记名片的花篮,立马感觉到了对文艺工作者特有的尊重。说到歌词,更有敢于原公安部督察长祝春林先生,别看你自己写的歌词却背不下来,但是他却居然能把晚会中本人及其他作者写的歌词一首一首流畅地背下来,很是令人钦佩。

很可怕很可怕很可怕!

一位作者写了一首《对岸》的歌词,原稿本来很好:海这边,海那边,两条海岸线。海水蓝,海水咸,装满了思念。你那边夜晚,我这边白天,我看见你梦的画面。海浪翻卷替你回到我的身边。

大家群起一提意见,坏了。

这个说,要点明海峡,那个说要指明台胞,还有的要说明是太平洋和游子心,实在受不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哪首里有海峡呀,台胞呢?但是,全世界的华人不是都指着它来思乡抒怀么?

本人原想要收藏这首歌词,但是,根据大家的意见所谓集体的智慧改过之后一看,真币变假钞,连标题都改成《大洋两岸》了。很可怕很可怕很可怕!还是把原稿给我收藏吧。

即兴创作能力的退化

马季生前和本人讲过,一次正在乡村的土台上表演《百吹图》这个相声段子,突然台上的汽灯爆了,现场观众立刻发出一阵骚动。马季于是临场即兴发挥:还是你能吹,都把灯给吹爆了,台下就立刻发出一片笑声。马季说,这就是相声的“现挂”技巧。也就是即兴发挥当场抓包袱造成意外的喜剧效果。

拿到文人这里来说,应该就是即兴创作。我想曲水流畅王羲之写出著名的《兰亭序》应该就是这样的典范,李白的《将进酒》根据诗中的气韵分析也应该说是这样的典范。而那些民间歌手,都能够根据当时的情景与情境,即兴编词演唱。能够达到这种即兴,一定是具有烂熟于心的丰厚积累。可惜我们的当今词人,如今这种即兴创作的能力基本退化的差不多了。

歌词越短音乐的空间越大

没有经验的歌词作者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一写一大篇。就像毛主席针对有的文章说的,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有经验的一看就知道作者对于歌词与音乐的关系,没有基本概念。

别以为歌词里用墨多了就值钱了。就像有位朋友,买鞋专门挑大号的,买与自己的脚合适的就觉的买小的自己亏了。结果,因为鞋太大不跟脚,每天趿拉着。这是何苦来呢?

有时间去看一下八大山人朱耷的作品。大量留白,极其洗练,堪称绘画中的逸品之作。歌词的道理也是如此,短小精致,留白就是给音乐留下施展的空间。歌词越短,音乐的空间越大。

草原歌曲的同质化倾向

就目前的草原歌曲而言,也已经出现同质化甚至烂俗化倾向。几年前本人在内蒙古采风,最后研讨会做了一个发言,其中谈到:尽管目前很多的草原题材歌曲很好听,但是,如果汇集在一起,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一个味道。除了《我和草原有个约定》这首歌曲在节奏上有了些出新之外,其它大部分情绪相同,节奏相同。

还有的作曲家自己就和自己的作品同质化,自己的这一首和那一首从情绪到节奏没啥区别。还有大量的是,根本就没有草原生活,却根据别的词曲作家们创作的草原歌曲进行模仿来创作带来的同质化。如果究其原因,还是在草原题材的歌曲创作上,形成了一个新的概念化与模式化问题。虽然发言兜头一瓢凉水,现场表示高度赞同。

写歌词要有美学品味

写歌词要善于造境,或者意境,或者情境,整体布局上在心里要有一个“境”的概念,很多优秀的歌词莫不是如此。

很多歌词从来就没有这个“境”的意识,完全是概念的铺陈,流于一般化那就不可避免了。境,也是一种修养,一种节制,那就是元素不可多用,太多太杂了就散神了,就冲淡了。

按图征词的照片,缺水的大山里,崎岖的山路上,老娘背水艰难行进的这个情境,有人问,是否可增加老爹?不可以。绝对不可以。一个老娘的身影,最聚焦。越孤独,越扎心。不可以冲淡。美学的品味,就在于此。

死不认错那就不可救药了

有个歌词微信群里展开《同题创作》歌词征稿点评,为了点评时方便与公平起见,作者一律隐去姓名。但是,编者公布作品却用了【匿名版】这个说法。于是本人提出此种说法不太准确,其原因是:隐匿、藏匿、匿名,都基本带有匿者本体主观不想暴露的意愿。而所有来稿者全都是署名上传的。如果是【匿名版】那就成了参评者自己要求不署名的意思了。因此,建议以【署名暂略】更好。

没想到,这位女编者因为触动了她的无知勃然而怒发言:管它主动被动,都明白就行。已经用了两年了,不碍什么事。至于怎么用,各自衡量吧。本人惊叹,这岂是用了两年的问题,而是你这些年从来就没明白这两个字的本意问题。死不认错,那就无可救药了。

本人以为:歌词因短,更一字千金。这是一个歌词作者基本语言文字的素质问题。既然以错为对,那就请勇往直前吧,没人阻拦。

写歌词注意顾此失彼

大家在微信里评论各自写来的叙事歌词,有人说喜欢《巡逻路上的鸟窝》这首,还有人说这首词太有感觉了,然后继续有人说这首歌词叙事很成功。就本人来看,对于展评中的很多不是叙事歌词的作品来说,确是有叙事性。但没有看到歌词中的硬伤,那就是一队边疆的巡逻士兵,不专注巡逻而全关注在鸟窝上?这就违反军事条列了。因为他们是保卫边疆的战士,而不是上下学路过的孩子。

战士可以爱鸟,战士也确实爱鸟,与鸟做朋友、在军事题材中这方面的故事也确实不少。如果不是在巡逻时而是在休闲时,这个题材的表述就成立了。我们的很多歌词作者经常容易顾此失彼,所以,这个问题一定要注意。

很多小感悟写出来积累多了就成了规模

家住的院子里,天然生成的一些蒲公英,没有打理它,不久,黄色的小花儿却蓬蓬勃勃地居然长成硕大规模了。之所以没有把它当做杂草拔掉,那是因为它每年春天最先绿,甚至在雪后未消时,它就已经滋生绿意了。

于此,就留下了词道的感悟和生存的感悟,就像这不起眼儿的但有生命力的蒲公英的小花儿,平时的很多小感悟,不可忽略,写出来积累多了就成了规模。花儿在每个人眼里自然都是花儿,重要的是有没有对它的感悟。

猜你喜欢

马季同质化草原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怎样看待农产品电商的同质化
同质化叙述中的价值重构——从韩剧《太阳的后裔》说开去
可可托海的草原
大师风范
“规培”同质化与医生“精英化”
电话里的单口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