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组通”决战“最后一公里”

2018-01-24江婷婷

当代贵州 2018年3期
关键词:小康公路贵州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江婷婷

贫困地区路网结构得到极大改善,只要村寨能跟外界实现快速联结,边远地区就能发展商品生产,农民就可调整种植结构,生产的东西就卖得出去,从而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当前,贵州正全力以赴打好基础设施建设硬仗,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深入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个小康行动计划,加快深度贫困县加密高速公路网建设、极贫乡镇快速通道建设、深度贫困村通村沥青(水泥)路建设,为持续脱贫创造必要条件。

自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路行动计划、贵州省农村公路建设三年会战和“四好农村路”建设以来,全省农村公路发展效果显著,成为西部第一个“村村通水泥(沥青)路、村村通客运”的省份。

2017年8月,贵州启动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计划用两年半时间,对39110个30户以上具备条件的村民组实施9.7万公里通组公路硬化建设,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别了,驾着马车的日子

1月10日,长顺县代化镇麻响村阴雨绵绵,可村民们修路的热情丝毫未受影响。

村民梁正玉告诉记者,1.5米宽的乡村土路,马车是最好的交通工具,坐在马车上,人晃来晃去,从出发到归来,心一直悬着。父母要看到孩子平安归来,悬着的心才能放下。

现在,一切都在改变。

2017年12月,麻响村打锄坝通组硬化道路开工建设。“道路总长1.083公里,预计工期3个月,在修建过程中,我们通过组织当地贫困群众组成劳务队参与通组公路建设。”项目负责人何启文告诉记者。

吃尽了行路难苦头的村民,都期盼着来年3月的春天。

长顺县交通运输局常务副局长杨玻介绍,为确保“组组通”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交通运输局成立了技术指导、质量安全监督小组,对乡镇通组路建设提供技术指导服务。

目前,长顺县已完成2017年通组公路建设265.06公里,实现了交麻、茅山、翁拉、新关、湾河、牛坡等24个深度贫困村和板沟村、石板村等6个出列村“组组通”硬化路的目标。

成绩来之不易。贵州省公路局局长、省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办公室主任张胤认为,艰苦奋斗、会战攻坚、真抓实干,是取得突破的根本保障。在“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中,贵州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工作机制,省交通运输厅成立了省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办公室,各市(州)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县(市、区、特区)成立攻坚队,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并按照“工程总承包、不准转包、可劳务分包”的要求,通过公开招标选择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整乡推进”通组公路建设。

截至2017年12月26日,全省已开工建设4.03万公里,开工率是当年规划的161%。

创新融资模式

根据《贵州省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实施方案(2017—2019年)》 (以下简称方案),全省将规划建设通组公路9.7万公里,按每公里补助资金40万元标准测算,共需投入资金388亿元。

规划好了,资金哪里来?2017年,贵州省在继创新筹资、建设、养护三位一体的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模式之外,探索出了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投融资模式,即发挥地方性金融支持脱贫攻坚的政策,从2017年起,由指定省、市、县三级融资平台公司向贵州银行、贵阳银行分三年贷款388亿元,用于全省农村“组组通”公路大决战项目,两家银行各占50%,贷款利息3.6%,贷款期限20年,宽限期3年。

“资本金由贵州茅台集团有限公司等省内重点企业将新增存款存入两家银行,利息和本金均由省级财政和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解决。”张胤说,这样既可以减轻地方政府的负担,又能快速推进项目建设。

“《方案》出台后,我们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公司、银行、授信评审和风险管理多部门协调配合,上下联动,评审前移,一周内便完成了全省‘组组通’授权审批。”贵州银行交通金融部主管李翔说,“以安顺市普定县为例,2017年就有158个农村‘组组通’项目要落地,去年8月,贵州银行开始对普定‘组组通’项目融资设计方案,不到一个月就将5228.75万元的信贷资金全部投放到位。”

此外,贵州省级财政将继续把小康寨行动计划原用于村以下通组公路建设的资金及其他涉农资金,投入通组公路建设,市、县两级政府将按照每公里1500元左右的标准,落实通组公路养护资金并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本级财政养护投入资金到位。

截至去年底,全省完成投资168亿元,建成了通组公路2.8万公里,实现了1.3万个30户以上村民组通硬化路的目标。

脱贫路越走越畅

一条通村路就是一条民生路。自去年8月以来,全省直接参与通组公路建设的农村群众约20万人次,带动群众增收23.76亿元。

张胤说,大交通被赋予大扶贫重要意义。“组组通”的建设,既是全省人民的愿望,也是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部署。我们优先安排14个深度贫困县、20个极贫乡镇、2760个深度贫困村通组公路建设项目。贫困地区路网结构得到极大改善,只要村寨能跟外界快速联结,边远地区就能发展商品生产,农民就可调整种植结构,生产的东西就卖得出去,从而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随着镇宁自治县简嘎乡通村公路的正式通车,原本在外打工的村民王超决定回家种植火龙果:“道路建成后,水果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运往安顺、贵阳等地,这将大大提升水果的保鲜度,减少运输成本,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

地上的路通了,村民们心里的路也通了。

黄平县谷陇镇岩英村离宝老山火车站最远不过5公里的路程,在通村公路没修好前,村民们养殖的稻田鱼、采摘的松树菌等农特产品,只能拿到镇上去卖。村民龙海增告诉记者,“以前主要是路不好,等到蔬菜拉出去已经不新鲜,卖不出好价钱,现在,道路直通火车站,大伙儿更喜欢坐火车把产品运到凯里市去卖。在镇上,松树菌一斤最多只能卖30块钱,到凯里后,一斤能卖70元以上。”

“物流的最后一公里被‘组组通’公路彻底打通了,村民买东西更便利了,卖东西也更方便了。只有帮农民拓宽路子,他们致富才有希望,才是贯通的作用所在。”黄平县副县长游美昆说。

自贵州提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4年多来,全省各地各部门以明确的思路、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加快推动基础设施向乡镇以下延伸,“三农”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小康路进村串户,小康水翻山越岭,小康房经济美观,小康电安全可靠,小康讯连接山外,小康寨洁净优美,为贵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

贵州正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图为长顺县坝岩路口至老寨院混凝土路面施工现场。(长顺县交通运输局供图)

猜你喜欢

小康公路贵州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公路自行车:追风赤子心
公路自行车:追风赤子心
我家的小康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不负韶华 逐梦小康
小康之路
新时代的贵州值得期待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