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文化自信的人民性价值取向

2018-01-23姜艳

读天下 2018年15期
关键词:人民性价值取向文化自信

摘 要:文化自信的人民性价值取向,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诉求。文化自信在价值主体、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和价值实现等维度上体现了人民性。从价值主体维度看,文化自信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的辩证统一。文化自信价值目标以人民的幸福为落脚点,这一价值目标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标准的考量。人民是实现文化创造力的主体,也是文化成果的价值享用主体。

关键词:文化自信;人民性;价值取向

一、 文化自信的人民性价值取向的依据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与以往形形色色的文化观相比较而言,它有着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文化发生了异化,这种异化了的文化奴役了人们的思想,使的占主导地位的资产阶级文化成了巩固统治阶级的工具与手段。马克思、恩格斯立足社会现实深刻揭示了资产阶级文化的实质,形成了反映无产阶级意志、利益和要求的思想体系,要求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实现无产阶级乃至人类的解放,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的最高价值追求。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马克思、恩格斯把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未来新社会的价值追求,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的最高价值旨归。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坚持人民群众是歷史的创造者思想,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的作用,在实践中促成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价值追求的实现。

二、 文化自信的价值主体的人民性

在价值活动中,价值生成源于主体的需要,所以对价值活动的理解首先是从价值的主体维度出发。从价值主体维度而言,文化自信不是文化的自信,而是中国人民的自信。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翁,文化自信反映了新时代人民在文化方面的价值诉求。同时,文化自信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自信,正如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由此可见,文化自信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的辩证统一,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责任担当。

三、 文化自信的价值目标的人民性

价值目标是人们对价值关系的一种理想性、观念性把握,体现了人们所从事实践活动的目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三方面的内容,即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从国家层面而言,中国将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使中国再次发出耀眼的光芒。从民族层面而言,中华民族曾在历史上是多么的璀璨,是多么的自信,鸦片战争的爆发使的中华民族陷入重重危机,出现了民族自卑的现象。如今,中国已进入了新时代,复兴中华民族是题中之义,使中华民族牢固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为世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从个人层面而言,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最后价值旨。而人民幸不幸福除了得到物质上的满足以外,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因此文化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了。文化自信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它从精神层面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因此,文化自信内在的包含了人民幸福的使命与责任。

四、 文化自信的价值标准的人民性

价值标准是价值主体进行价值评价的依据,也是衡量价值取向的依据。文化自信的价值标准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的最高价值旨归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他们把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未来新社会的价值追求。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过来化人,即解放人、塑造人、发展人。文化自信反映了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内在的蕴含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凸显了人民自由全面发展的需求与愿望。但由于生产力等因素的限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还不成熟,但对于文化自信而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应该坚持并为之努力的奋斗目标,也是作为价值判断的终极标准,体现文化自信价值标准的人民性。

五、 文化自信的价值实现的人民性

价值实现是价值主客体之间满足关系生成的关键环节,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文化自信除了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以外,还包括人民的文化创造力。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为了维持生命的有机体,需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精神财富,即文化。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人类的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人民是文化的创造者。国家要采取措施激发人民的主体意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让人民在文化创造中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此外,人创造了文化,文化成果也应由人民共享。文化的最终价值指向是人民,即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使人民在发展中感受文化的力量,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因此,要在文化创造中和文化享用中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强大的力量,以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习近平.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高峰.邓小平民生思想初探[D].重庆:西南大学,2012.

[4]李庆云.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及其当代价值[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5.

[5]刘建涛,闫博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特质[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

作者简介:

姜艳,四川省南充市,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人民性价值取向文化自信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廓清党性与人民性关系的认识误区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内在统一